本报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曲哲涵报道: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今天在2001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了题为《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的演讲,他在介绍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十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后,强调指出,中国在新世纪要实现新发展,必须采取新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他谈到,调整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二是地区结构,三是城乡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是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突出问题。中国将针对农业生产率低下、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0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33%提高到36%,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6%降到13%。
他说,在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到2005年,将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7.5万公里。新开工电站规模7700万千瓦。以实现全国联网为目标,建设骨干输电线路6万公里。以改善农村电网的输电能力为目标,建设低压输电线路13万公里。计划新增加石油开采能力9500万吨,天然气开采能力370亿立方米。新建或扩建400万吨的乙烯生产规模。
改善地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目前,西部地区人均GDP约5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多美元,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因此,我们要加快西部开发,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6%,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今后,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曾培炎强调,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积极推进电力、通信、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9日第五版)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