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兴祥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8月份银行居民储蓄增至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引人注意的是,该月增长幅度达到了12.3%,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高了6.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这与当月股市出现持续下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回顾居民储蓄近两年的走势,不难发现,在过去两年间,银行里居民储蓄的增减与股市行情的高低密切相关。随着银行利率不断下调、股市行情节节攀升,人们更多地将资金投入到股市中,居民储蓄和1998年相比一直处于增幅减缓甚至下降的局面。尤其是在发行新股比较多的月份,由于冻结的申购资金数额巨大,有时还会出现居民储蓄的负增长。
然而,今年以来股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监管部门对市场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背景下,股票过高的市盈率开始回落。受股市行情的影响,人们投资股市就显得比过去谨慎,今年以来的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过去两年,终于在8月份超过了7万亿元。
此间分析人士表示,不能忽视的是,在储蓄总额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仍然会十分明显。随着全球掀起新一轮的降息潮,国内居民对国内银行利率走势的预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从1996年5月1日以来的连续降息结果表明,由于储蓄的名义收益率大大降低,储蓄增值的吸引力减弱,促使居民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方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今年二季度城镇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储蓄存款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品种的家庭比例继续下降,而以国债、股票为最主要金融资产品种的家庭比例呈上升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居民储蓄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居民投资渠道不畅所引起的。随着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增多,储蓄分流的力度不可小视。专业人士着重指出,从中长期来看,股票、国债、开放式基金、保险业等将是未来投资热点。
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经过最近一轮的市场调整,自7月份以来已出现较大降幅,同时,证券市场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将显示出积极意义,投资者重新树立起信心也是迟早的事,从而对居民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也不足为奇。因此,7万亿元的巨额储蓄将有部分会逐渐分流至股票市场。业内人士据此认为,目前深沪股市流通市值已经缩减至1.4万亿元,显然,7万亿元的储蓄存款足以支持这样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债市场一直非常火爆,国债成为居民投资的最大热点。屡次出现的居民排队购买国债现象表明,在当前的物价与利率水平下,国债无疑是居民在目前投资方式的较佳选择之一,需求较为强劲。随着记账式(十期)国债开始上网发行与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居民的投资需求将得到更大满足,分流部分储蓄资金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对储蓄资金产生更大分流影响的很可能是开放式基金。专业人士认为,华安创新、南方稳健成长等开放式基金的发行网点均是通过银行进行,其认购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储蓄资金。显然,开放式基金在发展初期已对储蓄产生了压力。
如果从中长期来看,一旦开放式基金形成了成功的运作经验与模式,即如同新股认购与封闭式基金一样均使投资者产生了较明确的盈利预期,那么,投资者的参与热情将得到充分激发。尤其是与银行较低的储蓄利率相比,开放式基金的比较优势将充分体现出来。随着开放式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力量,储蓄资金源源不断地通过开放式基金进入证券市场将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点,在国外已经体现得很明显。
有关人士提醒,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迎合了不少居民对新的投资品种的需求,也会吸纳部分储蓄存款。
从根本上来说,储蓄分流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它是近几年来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连续多次降息、鼓励居民金融投资多元化的政策效应的体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