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内期货评论 > 正文
 

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 17:18 新浪财经

  郭峥嵘

  今年春节过后,农产品的各个品种普遍出现了快速的上升行情,涨幅之大、势头之强是近期少见的。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急速上涨,又重新回归到横向的震荡整理状态,上下起伏、去向不定的调整使市场的参与者对行情的预测和持仓的心态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市场会向什么方向演变?

  随着2004年上半年牛市行情的结束,农产品市场的下跌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下跌的幅度相当地大。以CBOT商品市场为例,大豆(资讯 论坛)价格(从2004年的最高点算起)最大下跌幅度达到了53%,豆粉为58%,玉米(资讯 论坛)为43%,棉花(资讯 论坛)为52%,小麦(资讯 论坛)为33%,总体上农产品的价格都被拦腰一截。如此大幅度的下跌是否意味着跌势已尽?是否意味着市场将会转势,牛市即将来临?

  答案并非如此简单。上涨幅度大,并不意味着不会继续上涨;同样下跌幅度大,并不意味着不会继续下跌。目前,基本金属市场持续的上涨就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并且在未来的行情中还会让市场的参与者记忆更加地深刻。金融市场从来就是一个动态的市场,它并不是以某个适中的区域作为上涨或下跌的理性范围,极端化和非理性的倾向是金融市场的常态,在金融市场多空双方的对立状态没有因为极端行情的出现而矛盾激化时,通常这样的较量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也就是说趋势暂时没有得到逆转。因此,在判断行情的走向时,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基本面的数据,另一方面则要辩证地面对行情的涨落。

  当然,农产品还有一些自身的属性特征。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农产品消费量变化的幅度小于有其所引起的价格的变化幅度,因而会导致价格的急涨急跌;其次,农产品的种植周期相比于工业品的投资周期较短,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调整会比较迅速,每年的耕种期农户都会根据上一年的行情做出调整,从而农产品的价格也会跟随波动。

  我们来观察一下以大豆和棉花为代表的农产品走势图,从中可以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一)农产品价格曲线的顶部呈尖锐形态,波动异常地激烈,并且持续的时间不长。这是由于农产品呈刚性需求,在产量大幅下降的年份,供需缺口不会因价格的上涨而大幅缩小,从而导致价格的激烈波动。

  (二)农产品价格曲线的底部呈现圆弧底形态,并且延续的时间较长。同样由于农产品的刚性需求,在价格大幅下跌后,需求量并没有显著的上升,因而对价格的支持力度有限;另一方面,大部分国家通常对农产品采取保护性的补贴政策,一旦农产品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国家补贴可以减少农民的损失,农民就不会因为价格的大幅下跌而过度削减产量,从而对农产品的价格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棉花的形态有所例外,棉花的底部呈较尖锐的形态,说明棉花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其它农产品大。其原因是棉花与化纤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强,并且棉花的用途更加地广泛,这些都是造成价格弹性较大的原因。

  (四)农产品的周期的规律性并不明显,牛市的间隔呈现延长的趋势,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牛市顶点的间隔在3-4年,九十年代以来牛市顶点的间隔延长到6-8年,并且大部分时间里价格是停留在底部区域。虽然可以用周期的平均值来描述行情的间隔,但这种方式并不科学,掩盖了真实的市场情况。

  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商品循环周期分析:CBOT大豆完美的牛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美棉30年月线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们再分析一下农产品的基本面的数据。

  USDA在4月份的全球大豆月度供需报告中,预测全球大豆产量减少490万至2.192亿吨,在三月份的报告中,全球大豆产量预测调低450万吨至2.241亿吨,可以看出在短期内全球大豆产量的预期在持续降低。尽管产量不断被调低,但目前的产量仍较2003/2004年度增长超过20%。巴西大豆产量4月份的预测调低了500万至5400万吨,反映了巴西旱情的影响,尤其是南部产区的旱情,而3月份的供需报告将巴西大豆产量调低400万至5900万吨。不过,尽管干旱造成巴西大豆产量预测调低,但是2005年巴西大豆产量仍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阿根廷的产量预计未变,仍然为3900万吨,也同样创出了历史的纪录。中国大豆产量的预测没有变化,为1800万吨,较02/03年度和03/04年度的产量均有所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04/0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的预期因为干旱的原因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从2.3077亿吨连续调低到2.1923亿吨,但是与去年和前年的产量相比仍然有10-20%的增长。再与过去十年的产量数据相比较,各个主要产豆国的大豆产量都创出了历史新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技术的创新,这种增长的趋势似乎并没有因为价格的波动而停滞。

  4月份预测的世界大豆期末库存为5259万吨,较前几个月出现了小幅度的降低,但是较02/03年度的4075万吨和03/04年度的3741万吨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如果巴西大豆产量为5400万吨,阿根廷产量为3900万吨,在美国新豆上市之前,西半球供应总量仍然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因此在南美大豆上市以后,全球大豆供应的压力更加地大。

  4月份预测全球2004/2005年度油籽产量为3.8279亿吨,较上月预测减少372万吨,但较02/03年度的3.2967亿吨和03/04年度的3.3638亿吨仍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同时,油籽期末库存较上月预测减少341万至5902万吨,库存调低主要是因为南美大豆产量调低。而02/03年度的期末库存为4522万吨,03/04年度的期末库存预计为4224万吨。

  4月份预测2004/200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7.0586亿吨,而02/03年度为6.0185亿吨,03/04年度预测为6.2311亿吨,今年较前两年的产量有明显地增长,原因在于玉米播种面积的提高,生长季节天气良好,令许多国家的玉米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或者接近最高水平。与过去十年全球玉米的产量相比,玉米的产量似乎呈现一种平稳的上涨态势,产量上超过了稻谷和小麦,成为世界粗粮生产中最大的品种。

  4月份全球玉米期末库存的预测值为1.2468亿吨,较前两月有所调高。02/03年度的期末库存为1.2243亿吨,03/04年度的期末库存预计为0.9794亿吨,均比今年的库存量低。截止到3月1日的美国玉米库存报告显示玉米饲用需求低于预期,本月将美国玉米饲用及调整用量调低7500万蒲。因乙醇增产幅度低于预期,本月预测美国玉米食用、种用及工业需求量减少3500万蒲。而美国玉米出口持续疲软及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导致本月预测美国玉米出口减少5000万吨。

  4月份预测的世界全球小麦产量为6.2371亿吨,而2002/2003年度的全球产量为5.6696亿吨,2003/2004年度的全球产量预测为5.5303亿吨。可以看出,今年的产量出现了10%以上的较大幅度的增长,与过去的十年相比,全球产量首次突破了6亿吨大关,创出了历史新的纪录。

  4月份预测的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1.4768亿吨,虽然较02/03年度的1.6762亿吨低,但是和03/04年度预测的1.3128亿吨相比还是有所上升。全球04/05年度小麦贸易量和需求量小幅减少,但库存量略高于上月预测。同时预测全球小麦产量略微减少,但仍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比去年产量增加7100万吨,而全球小麦消费量较上月预测减少不到100万吨。

  4月份预测的世界棉花产量为1.1922亿包,较2002/2003年度的0.8830亿包和2003/2004年度预测的0.9509亿包有着20%以上的增长,与过去十几年的数据相比,今年的世界棉花产量突破了1亿包大关,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4月份预测的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为0.4783亿包,02/03年度的库存为0.3813亿包,03/04年度预测的库存为0.3562亿包,04/05年产量预估上调导致库存较03/04年提高32.3%,美国库存比例失调较大,预期增加119.6%。

  从以上枯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在2003-2004年期间,农产品期货市场经历了一轮各品种普遍上扬的牛市行情,周期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正是由于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显著的上升,从而导致了农户种植意愿的增强,种植面积的增加,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在2004/05年度产量的大幅增加,主要的一些品种的产量都创了历史纪录,并导致期末库存的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农产品多数品种的丰产局面基本已定。在东西半球全部完成收割到上市还有一段时间,因此还有可能存在一定变数。但是,只要不出现特别异常的恶劣天气状况和重大自然灾害,创纪录的丰产局面是很难被扭转的。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

  2000年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调整阶段,经济增长前景愈加地不明朗,衰退迹象比较明显。代表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美国,失业率一直在5%以上的水平,这一点比欧盟仍然要强很多,人均收入水平停滞不前,制造业指数勉强维持在50以上,并没有出现较大提升,工业订单、采购经理人指数、设备利用率、零售销售指数等指标乏善可陈。这些说明了整体经济都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并且维持目前差强人意的现状依靠的是巨额的财政赤字、庞大的减税计划、以及惊人的军事开支,一旦这些刺激性的短期行为的影响消退,经济将会重新回到下降的通道,因而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农产品需求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

  中国的情况似乎比西方国家好一些,经济一直维持着平稳增长的格局。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而消费向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较弱的一项。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上,资产泡沫比较明显,需要加以控制和引导,继续加大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出口增长的速度在加快,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其中很重的因素是西方国家将制造业的加工基地直接向中国迁移,或者将国外的加工订单转向中国公司以取得成本上的优势,实际上可以将“中国现象”视之为全球的范围内的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转移,因而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现象是无法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整体趋势直接挂钩的,中国长期地、持续地增长也无法改变世界经济自身运行的节律。反过来,世界经济的萧条一定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影响到全球对中国商品的消费需求。再者,美国和欧盟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纺织品贸易的问题上采取了各种非关税的手段阻挠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因而,“中国因素”能为市场带来多大消费需求的问题上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回到农产品上,农产品市场的特点是消费的刚性和需求价格缺乏弹性,农产品的消费量很少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因而短期内很少会因为需求的大幅增加从而推动价格的大幅上涨。需求价格缺乏弹性,一方面会因为农产品减产而导致价格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农产品增收而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正是由于农产品消费量呈刚性增长,在价格下跌时,消费量并不会因此而出现大幅增加。

  4月份预测的世界大豆消费量为2.0347亿吨,2002/2003年度的消费量为1.9081亿吨,2003/2004年度预测的消费量为1.9051亿吨,需求增长的幅度是大大低于产量的增长。

  4月份预测的世界玉米消费量为6.7913亿吨,2002/2003年度的消费量为6.2731亿吨,2003/2004年度预测的消费量为6.4760亿吨,玉米的需求量增加的相对较快,这与其在工业方面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关系,被称为“工业黄金原料”。但在产量增长方面却大大超过了需求量的增长。

  4月份预测的世界小麦消费量为6.0731亿吨,2002/2003年度的消费量为6.0140亿吨,2003/2004年度预测的消费量为5.8937亿吨,可以看出小麦的需求量的变化比较迟缓,而产量的增长却比较迅速,这也是连续六年降低以来的首次增长。

  4月份预测的世界棉花消费量为1.0705亿包,2002/2003年度的消费量为0.9849亿包,2003/2004年度预测的消费量为0.9856亿包。其中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中国,从去年至今,中国的纱、布以及纺织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同比都出现了较大地增长,作为全球最大产棉国和最大消费国在2004/2005年度棉花的供销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了三个历史新高,包括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进口棉花数量创历史新高、棉纱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2005年中国纺纱产量将以10%的速度递增,同时由于2004年棉花价格走低,与化纤的价差缩小,导致纺织配棉比例有所增加。由于棉花与化纤之间的替代性较强,需求价格的弹性较大,因而棉花市场的需求量和价格波动都比较大。

  再从基本面转向技术面,来观察一下农产品各个品种的中长期波浪形态,可能对我们的分析和预测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中,农产品各品种的行情整体上都出现了相近的走势,特别是大豆、豆粕(资讯 论坛)、玉米、小麦的走势是如出一辙,而棉花由于自身商品属性较其它农产品有所差异,其走势在时间周期上提前大豆等商品见顶,但形态上仍然非常相近。因此,我们从中挑选大豆和玉米的走势图作为范例加以说明。

  在下列两幅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3月大豆价格见顶1064美分至2005年2月见底498美分,行情呈现出明显的5浪下跌的形态,其中3浪出现了大幅地延伸,时间从2005年的5月至11月整整半年,在2005年2月见底后出现了大幅的反弹行情。玉米价格的波浪形态与大豆完全一致,时间周期也完全一致,只是在2005年初第5浪下跌时没有创出新低。

  对于一波完整的A-B-C下跌浪,可以分为3-3-5或者5-3-5,或者将前两者用X浪加以联接,形成3-3-5(5-3-5)-X-3-3-5(5-3-5)的形态。对于农产品的5浪下跌,只能将之视为下跌浪中的A浪,那么按此推论,目前农产品的反弹行情是处于B浪反弹之中,而B浪只存在a-b-c三浪形态,在完成三浪的反弹之后,仍然面临C浪的下跌。至于会不会出现由X浪联接的复合型调整浪,现在还不得而知。

  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美黄豆连-周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农产品期货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

美玉米连-周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