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记者 程勇〗
---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
北京消息 6月11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同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就中欧纺织品问题签署备忘录,中欧的纺织品贸易争端就此划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中欧双方签署协议的意
义何在?该协议对中美解决争端的借鉴作用又有多大?是否预示中美之间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就此记者专访了一直关注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国际贸易专家梅新育博士。
最大成果在于消除不确定性
记者:您觉得中欧就纺织品达成的协议的意义何在?
梅:从中国本身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双方签署的协议规定,对欧盟已经发起设限调查的十余种中国纺织品的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数量,这比设限后实行的7.5%的水平要高一些,也说明谈判还是有成效的。
除此以外,最大的成果在于除了上述十余种产品以外,欧盟并没有中国对其它类别纺织品出口进行限制,并且还承诺克制使用"242条款",承诺通过磋商来解决以后的纺织品摩擦。可以说,这非常明显地降低了我国纺织品企业出口欧盟面临的不确定性。
事实上,欧盟发起设限调查的纺织品只占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一小部分。据我了解,在谈判之前,中国纺织品企业最关心的并不是对已经启动设限调查的纺织品取消调查,而是关心欧盟将对其余的绝大部分种类纺织品如何处置,这次磋商的结果等于给我们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中欧的这次成功磋商也在客观上也为中美解决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提供了一个"样板"。
记者:有人认为8%到12.5%的出口增速相对还是低了,您怎么看?
梅:我不这样看。如果单纯从数字上看,8%到12.5%相比7.5%的设限后增长水平并没高很多,而同今年前几个月的出口增速相比反而下降了许多。但是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不能把8%到12.5%同今年前3个月的出口增速相比,因为这个增速是有着特定的原因和背景的。无论是我国的出口企业还是欧洲的进口商,在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之后,都预期欧美会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置障碍,因此都抓紧时间竭力生产、出口和运输,导致前几个月的出口增长率极高,但这种高增长率并不可能一直保持。从3月份以后,出口增幅一直呈逐月递减的态势。
第二,8%到12.5%的增长水平是在合理确定的基数基础上的增长率。至于如何确定合理基数,我个人觉得,应当高于配额制度取消之前的去年的出口额,否则取消配额、实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也就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了。另外,也应当考虑今年前几个月的增长情况。如果能实现这样,我觉得这个增速的结果是非常满意了。
不可过高期望中美产生"样板效应"
记者:您刚才说中欧协议为中美提供了一个"样板",那是不是说中美之间问题也可以类似地比较顺利地很快解决?
梅:虽然中欧客观上为中美提供了一个样本,但是考虑到美国的谈判作风以及美国愿不愿意在主观上借鉴"样板"方式来还是一个问题。我觉得对中欧的"样板效应"在中美上实现不能抱过高的期望。
事实上,据我所知,在纺织品的贸易争端上,欧盟面临的政治压力比美国还大。欧盟的纺织业就业人数超过美国纺织业的10倍,并且欧盟的25个国家,有许多就要求对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尤其是欧盟东扩后加入的10国,更是要求在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之后对中国单独设限。而美国作为一个单一国家,虽然面临着纺织业一定的压力,但相比欧盟来说,政治上的压力相对要少一些。因此,中美纺织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键的问题是看美国是否能够真正摆脱利益集团的控制。
当然,也应当看到,中欧通过磋商解决了问题使得中国面临的压力减轻不少,因而可以更加从容不迫地去面对中美问题。相反,美方面临要求尽快解决中美争端的压力可能会大起来。比如,美国的进口商、棉花出口商以及消费者等从进口中国纺织品中收益的人士将会以中欧的协议为底本,对美国政府提出类似的解决要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中美贸易争端的解决。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一点,虽然中欧的"样板效应"存在,但我们却不可对此寄予过多的希望,解决问题还是要靠中国增强自身的谈判地位。
深层原因导致欧美不同选择
记者:如果更进一步看,您觉得欧美在对待中国纺织品问题上采取的不同解决方式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
梅:同样面临着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冲击,欧美在对待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欧盟通过磋商达成协议,解决了贸易争端,而美国却是单方面对中国产品进行设限,短期内解决的希望不大。我觉得这两种措施都是有其深厚的背景原因的。
首先,欧美对中国的定位不一样。欧盟把中国当成是战略合作伙伴,我记得在协议签署以后,薄熙来部长表示,双方就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协议表明中国与欧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句空话,这句话是有深刻意味的,而美国,事实上把中国当成其战略地位的最大挑战者。
其次,虽然欧盟面临者空前的政治压力,但支持对中国进行纺织品自由贸易的声音也比较突出,比如英国、德国、瑞典和丹麦等就非常支持自由贸易。但是在美国,政府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为相关的利益集团所左右。
其三,欧盟的自有贸易,达成协议是因为双方的有着共同认可的国际贸易规则,这也就有了达成协议的基础了;而美国一贯把自己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强迫他国接受其制定的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双方谈判的基础。
当然,一些阶段性的因素可能也是造成欧盟不同选择的原因之一。欧盟启动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调查的时候,正是法国等国面临就欧盟新宪法进行全民公决的时刻,不能排除欧盟当时出台政策有"紧急做秀"的成分,而在这种政治做秀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以后,欧盟也就很可能做出和解的动作;而在美国,一部分人把纺织品贸易武断地同要求人民币升值联系起来,期望以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来力压人民币的升值,而中国的汇率改革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因此这也可能造成中美纺织品问题的长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