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棉市盘整观望气氛很浓 期价难打破大震荡箱体(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8:33 北方期货

  三、纺织经济运行状况:

  纺织品贸易继续保持增长

  2005年9月,我国纱、布产量继续增长,纱、布产量分别为124.16万吨和32.17亿米。1-9月,累计纱产量988.22万吨,同比增长26.18%;累计布产量264.9亿米,同比增长19.32%,其中棉布140.63亿米,同比增长24.07%。

  9月份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2005年1-9月, 我国累计出口棉纱线36.2万吨,同比增加10.4%,出口金额10.8亿元,同比增加4.08%;出口棉布39.9亿米,同比增加18.9%,出口金额43.1亿元,同比增加17.81%;出口棉制针织服装55.2亿件(套),同比增加20.05%,出口金额94.2亿美元,同比增加36.9%;出口棉制梭织服装25.8亿件(套),同比增加30.44%,出口金额102.6亿美元,同比增加45.07%。

  中美纺织品贸易7轮磋商未果:11月1日,中美第七轮纺织品谈判在华盛顿结束,双方仍未达成全面协议。美国纺织界人士透露,中方希望2007年及2008年进口增幅分别为两成和三成,但美国只同意在12.5%,以及14%。美国今年以来,对中国输美的九类纺织品设暂时性配额,并持续调查另外十多类中国纺织品是否也扰乱美国市场。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10月5日宣布考虑对13个类别的中国纺织和服装产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并于明年1月做出裁决。这13个类别包括将于今年底配额期满的9个类别以及4个新的类别。美国希望能像欧盟一样,与中国达成全面性的纺织品协议,规范从现在到2008年,每年输美纺织品的数额,好让中美进出口及纺织业界有规则可循。

  广交会纺织品贸易成交统计

  10月15日,第98届广交会开幕,由于美欧设限及中美第6轮纺织品贸易磋商失败,不确定因素增加,美国到会客商明显减少,客商和企业下单和接单都十分谨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截止10月20日,纺织服装馆共成交45.08亿美元,比97届下降3.35%。其中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20.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1%;家用纺织品成交10.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7.99%;服装成品类成交23.18亿美元,比上届下降9.84%。

  主要成交地区中,对欧洲成交19.21亿美元,占纺织品服装总成交的42.63%,与上届同比(下同)增长1.26%,居成交首位地区。其中,对欧盟成交1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列第二位的是亚洲,共成交13.66亿美元,占比30.31%,同比增长13.9%。其中对中东地区成交3.37亿美元(不含非洲),同比下降0.71%。对东盟成交1.24亿美元,同比下降1.74%;列第三位是美洲,对美洲地区成交8.71亿美元,占比19.33%,同比下降29.8%。其中对拉美下降15.29%,对北美下降32.47%;对其它地区的成交情况是,对非洲成交1.75亿美元,占比3.89%,同比下降1.43%;对大洋洲成交1.73亿美元,占比3.85%,同比增长17.87%。

  在纺织服装馆成交的45.08亿美元中,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成交19.41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43.06%,所占份额比上届下降,但依然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一主力;外资企业成交4.82亿美元,占比10.69%;集体企业成交1.50亿美元,占比3.32%;私营企业继续上届的发展势头,成交10.56亿美元,占比提高到23.44%,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生力军;其他企业成交8.78亿美元,占比19.49%。

  从企业类型看,生产企业成交18.58亿美元,占比41.21%;外贸企业成交23.4亿美元,占比51.91%;工贸企业成交3.07亿美元,占比6.8%。

  国有纺企利润降幅减缓

  据国资委信息中心统计,今年前三季度,36户纺织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0.5亿元,增长4.8%,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468.4亿元,增长6.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3.1个百分点。收入成本增速差由上半年的2.2个百分点缩小为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9.6亿元,下降20.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8.2个百分点。

  替代品及纱线价格走势: 节前国内328棉上涨后出现回落,随着秋冬服装旺季来临,棉纱、棉布价格开始回暖,逐渐将补回前期棉价的涨幅。涤短价格受油价回落的影响而继续下滑,需求不旺。

  棉市盘整观望气氛很浓期价难打破大震荡箱体(2)

国内棉涤价格对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棉市盘整观望气氛很浓期价难打破大震荡箱体(2)

国内棉纱价格对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政府相关政策

  防范棉价风险的《通知》:10月26日,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棉花收购等工作的紧急通知》。主要内容为(原文请参见发改委网站信息):受9月下旬部分棉花产区连续阴雨影响,价格上涨预期增强,部分地区出现抬高价格、盲目抢购等问题。近日来,棉花收购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持续上涨,棉花市场蕴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为切实做好新棉收购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引导企业防范市场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棉花资源是充裕的,棉花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因素,棉价水平偏高。二、切实加强棉花市场和质量管理,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防止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张。三、认真抓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美国削减棉花出口补贴:作为政府350亿美元一蓝子支出削减的一部分,美国参议院3日以52比47通过未来5年削减农业计划支出30亿美元。 此次参议院议案中农业补贴削减为对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及其它商品计划补贴削减2.5%。该法案还取消了2006年8月1日棉花第二步补贴“Step 2”,预计到2010财年将削减政府支出约2.82亿美元。“Step 2”为美国自1990年以来专为棉花设计的补贴项目,旨在保持国内棉花价格的竞争力。

  四、后市分析

  前文列举了美国农业部对全球产需的预测、我国纺织品贸易状况以及近期热点的政策消息,并对国内外棉花期货行情进行了简要回顾。简单归纳一下:一、2005/06年度全球棉花产需平衡。中国产需缺口放大,需要大量进口补充。二、截止第三季度,我国棉纱、棉布产量继续增长,棉纺织品、服装出口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三、广交会纺织成交略有下降,由于中美磋商多次谈判未果,实际负面影响出现。市场份额,由国有企业市场逐渐转向私营企业。四、近期棉纱、棉补有回暖迹象,纱棉差价基本平稳,而国内棉涤价差逐渐拉大。五、国庆前后棉价过快上涨已受政府关注,后市再急速上涨的可能性减小。六、美棉取消出口补贴,可能导致未来国际棉价总体重心上移。

  动态来看,同上月相比,前三点应是已被市场所预期的。全球供需平衡决定了棉价维持宽幅震荡的总体格局,而由于国内种植成本提高和新棉质量下降等因素,应是底部逐渐抬高,震荡的节奏将来源于进口棉资源对国内缺口的调节。中美纺织磋商尽管一直没有达成协议,但矛盾已经具体化,其利空效应基本消除,如果能在未来达成全面协议,有望出现短期的反弹。国庆以后棉价上涨后随后又出现回落,有发改委《通知》政策性的原因,但下游消费在服装旺季却没有购棉高峰确实值得重视。对于新年度的纺织用棉消费,保持增长毫无疑问的,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是喜人,但目前的速度明年能否保持还是未知,因为纺织成品提价较为困难,总是滞后于棉价上涨的。最近棉布行情开始回暖,前期棉价上涨逐渐终于传导到下游消费环节,应该说是有利于支撑近期棉价的。

  棉市盘整观望气氛很浓期价难打破大震荡箱体(2)

郑棉周线走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最近一周,郑州棉花和美棉几乎全线盘整,市场观望气氛很浓。国内新棉农民惜售,企业不急买是僵持的主要原因,另外,市场对于发改委控制风险的通知还是有所顾忌的。技术上,尽管本月前三周连续冲高回落收阴,但主力CF0603在15000大关处支撑较强,最近一周收出了小阳,由于下游消费回暖,后市继续震荡甚至回到箱体高点,但在全球供求平衡的大前提以及政策面的监测下,个人觉得05年的后两个月期价很难打破大震荡箱体,并在11月里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当然,美棉削减出口补贴不可忽视,因为它也将直接影响06/07年度美国棉农的播种选择,利好未来棉价。明年春节以后,当市场重点关注北半球新棉种植状况的时候有望成为刺激棉价上升的题材。操作建议,笔者在之前的9月月报以及几次周报(可参见北方期货网棉花月报、周报栏目)中基于当时下游消费不畅和形态考虑,曾建议冲高回落中短线沽空,但因15000强支撑收获不大,并于反弹突破5日均线后离场观望。维持上月月报观点,在棉花大量上市的季节,看涨需要谨慎,建议宽幅震荡思路操作。可以预计郑棉和美棉在连续盘整之后选择方向突破将非常猛烈,而目前多空交织方向不明,出于风险考虑,暂时观望,打破整理可顺势跟进(CF0603重要支撑位30日均线、15000、阻力位15350、15730)。市场焦点已从供给转向需求,重点关注企业购棉进度以及有关进口棉配额发放的信息。

  北方期货 王亮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