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大豆研究:摇摆于美元势与天气市的翘翘板之中(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10:48 中大期货

  (二)利多因素

  1、美国中西部产区天气进入炒作季节

  天气状况无疑是未来几个月影响美豆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天气市”往往对不利天气较为敏感、甚至夸大炒作,期价在这个时期通常表现为易涨难跌。

  据美国行业专家近期指出,近几周来,美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急需的降雨,显著缓解了市场对干旱的担忧。但是长远来看,大部分地区的降墒依然面临短缺的风险;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持续干燥,土壤亚层土墒情下降,在部分地区,缺雨量多达10 英寸,且不同的长期天气预报显示,今年夏季将比往年干燥;如果5 月底到7 月期间天气开始变得干燥炎热,那么单产将会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因为届时大豆幼苗尚未长出稳固的根部。

  有气象机构分析,2006 年至少美国平原部分地区及中西部玉米地带气候相对过去几年偏干。虽然干燥天气不会持续整个作物生长期,但预计夏季干旱现象将最为严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大西洋飓风季节将从6 月1 日起登陆美国,将对大豆生长构成不利影响。天气题材将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并有可能会成为推动美盘豆价上行的动力之一。

  大豆研究:摇摆于美元势与天气市的翘翘板之中(5)

美国最近干旱监测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全球大豆播种面积预估下调

  随着美国大豆主产区播种的进行,已经有迹象显示美国农业部的预估的大豆播种面积可能难以兑现。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良好种植天气有望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挤占部分大豆播种面积。此外目前大豆价格濒临低点,在低位区域运行,使得种植农场主利益受损失,也是导致播种面积不能兑现的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的私人分析机构,田纳西州曼菲斯城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了更新后的播种面积预估数据,预计2006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为7530万英亩。

  南美下一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也有望下降。连续几年南美大豆产量由于遭遇干旱和亚洲锈菌等灾害的影响,收成始终不如预期,特别是当前南美巴西由于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本国货币汇率走强,化肥价格上涨而大豆销售价格偏低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农民种植大豆基本无利可图,下一年度的播种面积有望大幅下降。据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油籽分析机构油世界的预计,今年秋季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减少140万公顷,巴拉圭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0 万公顷,只有阿根廷大豆面积仅会温和增长30 万公顷,南美播种面积总体下降。这将对远月大豆合约提供支撑。

  2006/07 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已成定局。近期来,黑龙江产区持续晴好天气,产区各地的大豆播种进度明显加快,据悉东部地区已经基本接近播种完毕,而东北地区大豆春播仍在进行中。由于前期的低温干旱导致产区整体播种较正常年份偏晚5-7 天,预计整体播种完毕要到5 月底6 月初。据调查,2006 年黑龙江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将比上年至少减少10%,部分地区减幅还将会接近20%;而今年东北地区国产大豆播种面积的初步预测降幅将达到400万亩左右。大豆价格下跌、燃料、化肥农资价格上涨是导致大豆种植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2005/06 年度以来,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价格持续振荡下跌,使得农民种植2006/07 年度新季大豆的积极性大受打击。据估算,黑龙江农民每亩大豆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15 元以上,亩均收益只有75 元,明显低于稻谷和玉米,农民种植意向减弱。

  3、南美锈菌病抬头

  巴西政府农业研究机构Embrapa称,受亚洲锈菌病影响,截止目前巴西05/06年度大豆产量将减少150 万吨。Embrapa 大豆研究人员称,这是亚洲锈菌病最严重的一年,是流行疫情。今年病菌爆发范围达到巴西大豆总面积的80%。巴西政府下次大豆产量预测可能将反映因病菌影响造成产量进一步大幅调减。

  经风传播的锈菌会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衍,病菌会造成叶子提前脱落,产量损失幅度会达到80%。亚洲锈菌病于2002年首次出现在巴西,尽管采取了保护性的农药喷洒措施,但疫情仍在继续蔓延。

  美国农业部(USDA)称,今年到目前为止佛罗里达有12 个郡发现此病。 另外,阿拉巴马州也有5个郡、佐治亚有4个、德克萨斯州有1个郡发现了大豆锈菌病。

  4、生物燃料需求强劲的推动偏多大豆价格

  随着原油及汽油价格大幅攀升,乙醇这种替代型绿色燃料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受原油价格大幅飙升的驱动,今年全球生物柴油市场出现了强劲需求,其中欧洲以及北美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07 年底,美国生物柴油需求预计增长一倍,从目前的600 万吨增长到近1400 万吨,而欧洲诸国的生物柴油需求也将显著上升,由于欧盟的压榨产能都忙于压榨菜籽油,因而大豆的压榨量可能下降,相应的会减少大豆进口。然而如果欧盟增加豆油进口,有利于其他大豆出口国增加大豆压榨量;在生物柴油的原油之中,豆油占有巨大的比重,这也成为了基金大举介入CBOT 豆油期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前期豆油的强势也给大豆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支撑,因而总体来说,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对大豆的走势偏多。

  按照美国能源署的要求,到2010 年,美国生物柴油的产能要从2004 年的100万吨提高到1200 万吨,如以五成生物柴油的原料取自豆油计算,以豆油制成的生物柴油的产能在未来的6 年内,将会逐步增加到600 万吨以上,相比之下2005 年美国豆油的产量仅仅是909万吨。同样在欧洲在南美生物柴油的产量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以数倍的速度递增,这对大豆市场的利多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5、全球大豆下年度供给将紧俏

  分析机构油世界表示,2006/07 年度全球大豆供给要比当前年度大量过剩的情況紧俏,因为大豆产量预计仅会微幅增加,而消费量却会凌历上升。初步估计2006/2007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增加约300 万吨,总量达到2.33 亿吨,但全球总消费量将“急剧“增加约1,200-1,300 万吨。

  6、亚洲船运费微涨继续支撑大豆升水

  近期,亚洲航线巴拿马型船运费率出现微幅上扬行情,主要是由于谷物等船货流动性较大,且铁矿石和煤炭运输需求的增加也支撑了大型船舶的运费,进而为整个航运市场的运费提供了支撑。而目前倍受关注的全球最大铁矿石厂商--巴西淡水河谷同部分国家钢铁厂的谈判已经结束,但尚未同中国达成协议,不然向中国运输铁矿石数量的增加将会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船运费率的上扬。而亚洲船运费的走高,直接将会带动提供给亚洲地区进口大豆升水价格的上涨,目前CBOT 大豆期价处于天气市的振荡行情中,而升水价格的居高不下,无疑将会支撑近月到港进口大豆成本的趋高。

  大豆研究:摇摆于美元势与天气市的翘翘板之中(5)

波罗的海船运费BPI指数日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7、通胀严重,农产品低价吸引基金进驻

  当前,因美元过度发行而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苗头越来越明显,这已经引起了全球商品投资者的高度重视,金属价格和能源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加重了初级产品成本向下游产品传导的压力,令投资者增大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豆类商品虽然本身供应宽裕,但也要受到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商品需求有两类,一类是众所周知的“消费需求”,比如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另一类是不引人注意的“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有的人购买大豆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保存下来以供高价出售。投资需求在商品常态环境中不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或者市场普遍预期这种商品价格会上涨,则“投资需求”会迅速增加。在现货市场上这表现为“囤积现象”,在期货市场则表现为基金大规模购买。“投资需求”一旦被激发,会迅速改变商品供求现状。2003 至2004 年的国内大豆牛市运动过程中,贸易商囤积就对牛市拓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工业品价格连续暴涨,已经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商品市场。据标准银行的估计,到2006年年底,将会有1200 亿美元的资金将会投资与商品指数基金;而麦格理估计,目前流入商品市场的基金投资额达900 亿美元,而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升至1300 亿-1400亿美元。

  大量热钱流入商品期货市场寻找投资渠道,使得期货品种的金融属性增强,带动了整体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处于低位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有理由继续成为指数基金觊觎的目标。

  四、分类市场简述

  大豆市场:

  周初,气象机构预测,未来一周到十天里,美国中西部地区将会出现比正常更为干燥的天气,可能影响到大豆作物的早期生长,从而支持大豆期货强劲上扬。当14.25 美分,报600 美分/ 蒲式耳;8 月大豆收高14.5 美分,报607.25 美分,9 月大豆收高15 美分,报614.5美分/蒲式耳,创下了一周来的高点。其后,由于天气威胁减,加上外部商品市场黄金、金属、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给农产品市场带来了压力,7 月合约跌破了600 美分这一关键价格。周末,7 月大豆合约报收600.25美分/ 蒲式耳,8月报收606.5美分/ 蒲式耳。

  根据美国气象专家预测,尽管在播种期间美国大豆产区的天气情况总体良好,但是随着6 月份美国作物生长季节的来临,天气出现旱情的可能性增大,专家预测今年美国产区的气温将高于往年平均水平,且上周末曾一度出现创记录的高温天气,干旱的苗头已经隐现,从小麦前期受到天气干旱的影响而劲升的行情中可以看出,若美国中西部大豆产区一旦出现不利作物生长的干旱或者病害,大豆走势会很快发生变化。可见国际大豆天气市的炒作即将展开,CBOT 大豆期价的下行空间将受到限制,若干旱气象确认,则大豆期价被拉升的可能性增大。

  豆粕市场:

  截止6月19日一周,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震荡下行。

  在周初期货价格走高的推动下,各地油厂普遍将豆粕销售报价在上周五的基础上提高了30 - 50 元不等。其中,山东日照地区有工厂豆粕销售报价在2150 元/ 吨,实际成交2130元/吨,较上周五提高30 元;当地也有工厂侧重出货,销售价格略低在2110元/吨,量大价格可以协商;烟台工厂暂不报价,合同执行速度加快;博兴地区有工厂在开市之初,以2060元/ 吨的价格签订了数量较多的订单。江苏张家港工厂没有明确对外报价,上午实际成交在2120 元/ 吨,少有订单,下午给贸易商大单出货价格调低至2080 元/ 吨。广西防城港地区豆粕报价提高至2160元/ 吨,实际成交在2110 元/吨左右;湛江地区部分工厂在周边报价提高的掩护下,以2050- 2060元/ 吨的价格出货。

  油厂方面,在压榨利润不高的情况下,借助期价走高这一题材,提高销售价格的心情较急切。但是由于,连续两周来市场出货滞缓,油厂豆粕库存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销售压力较大,因此,工厂对于大幅度提升报价存在顾虑,促进出货、消化库存应该说是他们目前最迫切的希望。

  需求面看,养殖基本面没有太大的改变,饲料企业对豆粕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来自需求面对豆粕行情的支撑力度不足。禽流感的滞后影响仍然存在,我国冻禽出口仍陷入困境。山东、广东、辽宁、吉林、河南、北京、上海、河北、黑龙江和天津是我国禽肉及产品出口额排名前10 位的省市,根据我们的调查,国际市场对采购我国的禽肉及产品仍有抵触情绪,上述省市的冻禽库存量较大,养殖企业不得不减少养殖量。本周山东鸡苗价格由0.4 -0.5 元/ 只提高到0.8 元/只,原因是鸡苗供应量减少,种鸡淘汰率高。畜类养殖亏本经营,不少地区母猪淘汰率较高,存在空栏现象。有饲料企业反映,6 月份的饲料销量预计将比上月减少30 -40%。

  综合以上,由于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期货市场天气市的炒作给了油厂提高销售报价的机会,但是被动上扬的趋势往往不够强劲。本周随后的几天,各地豆粕现货价格震荡下行,截至周五,各地豆粕实际成交普遍跌至2050-2080元/ 吨一线,饲料企业普遍放低库存,贸易商出货缓慢,市场采购清淡。珠三角地区豆粕价格在2080- 2110 元/ 吨这一区间已持续近20 天。油粕价格低迷、出货滞缓,使得压榨企业利润微薄。我们以2450元/ 吨的进口大豆成本来测算,沿海油厂的压榨利润预计在10- 40元,而内陆工厂预计已处在盈亏的边缘。需求疲软依旧,但成本支撑价格,预计6 月份国内豆粕价格将在2000 -2150 元/ 吨区间内徘徊,部分地区没有库容,大豆到港口没法卸货,不排除当地豆粕价格逼向2000 元/吨的可能,外盘的动向将是本月国内现货价格变化的风向标。基于以下的原因,市场对7月中旬的豆粕行情有谨慎看好的情绪。

  1、今年大豆进口高峰期较去年提前近3个月,预计7月份大豆到港量将明显减少。据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2005年6月份开始,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连续3个月超过250万吨,其中,6 月份266.8 万吨,7 月份285.9 万吨,8 月份277.8 万吨。而今年,3 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43.1万吨,当然这与2月份进口量萎缩至111.6万吨不无关系。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在256.8 万吨,较上年同期提高34.6%。市场预计5 、6 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总量在600万吨左右,单月到港数量均在300万吨以上,如下图所示。以往年规律,进口高峰期过后,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大豆到港的相对低谷期,加之,6月份豆粕、豆粕需求较弱,油厂采购原料的积极性减退,预计7 月份进口大豆实际到港量将明显减少,目前预计在200-220 万吨。

  2、后期大豆到港成本将走出5 月末6 月份的低价区。如下图所示,6月份港口大豆分销价格集中在2420-2450元/ 吨,这是今年以来进口大豆成本最低的阶段。进入5月份,外部市场(黄金和能源)期价走强,也吸引投机资金在农产品市场作多,美国CBOT 大豆期货走势好转。预计后期压榨的大豆成本将在2500-2530 元/吨,或者更高。

  3、疫情过后,国内禽蛋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加之,豆粕价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其他蛋白原料相比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因此,业内人士对后期需求预期较好。饲料企业和贸易商的豆粕库存持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也将成为行情启动坚定基础。目前广东地区肉鸭价已从2.1元/ 斤涨至2.6元/斤,结束了近一个多月亏损的局面。

  4、国际大豆市场在库存压力巨大、基本面沉重的压力下,市场人气难以聚集。但是,在大豆生长关键期,影响大豆未来价格走势的最重要因素还是天气。

  豆油市场:

  截止6月19日一周,国内豆油价格震荡略有走低。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里预测,2006/07年度美国豆油的用量预计达到202亿磅,高于当前年度的190.25亿磅,同比增幅高达6.1% ,这主要和生物柴油的需求增长有关。为了满足美国豆油需求的加速增长,美国豆油库存需要大幅降低。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测,2006/07 年度美国豆油库存为24.19亿磅,比当前年度的27.89亿磅减少3.7亿磅或者14 个百分点。基于以上的原因,CBOT 豆油走势相对强于大豆和豆粕。

  但是,外盘对国内现货市场促动不大,本周各地豆油价格震荡略有走低。广州地区一级豆油价格5400元/ 吨,四级豆油在5150 元/ 吨,较上周下滑20 元左右。华东地区一级豆油价格在5400 - 5430元/ 吨,较上周下滑了30 元左右。山东沿海一级豆油报价在5300元/ 吨,实际成交集中在5280 元/ 吨,四级豆油价格在5090- 5100元/ 吨,与上周基本持平。

  就山东口岸来说,本周及下周将是大豆到货高峰期,本周到货量在26.6 万吨,本月剩余大约21.1万吨大豆将在下周全部到港。天津一级豆油价格在5260- 5270元/ 吨,较上周下滑10 元左右。随着阿根廷毛豆油价格的降低,中国进口商询价有所增多。据悉,7 月船期9月到天津CIF 价格在506 美元/吨。

  虽然工厂豆油库存并不庞大,但是豆油行情难有起色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清淡。

  1、低度脱色棕榈油色泽透亮,可以较大比例地勾兑到一级豆油中,因此严重挤占了一级豆油的市场份额。目前天津港口24 度脱色棕榈油价格在4680 元/吨,18度脱色棕榈油价格在4900 元/ 吨;山东沿海18 度脱色棕榈油前期合同价格仅在4820- 4850 元/ 吨,市场需求量较大,导致目前工厂暂时没有现货。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得部分地区的18 度脱色棕榈油勾兑比例在50%以上。

  2、高速公路按里程收费、燃油价格上调等因素,导致公路运输成本大幅提高,油厂豆油销售范围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山东为例,沿海工厂的市场优势削弱,销售范围缩小。首先,省内济宁、临沂地区的客户不再远赴沿海地区,基本改为在本地采购,目前临沂、济宁地区一级豆油价格在5260 元/ 吨。其次,依靠汽运的省外客户也明显流失,来自河南、江苏北部的采购量明显减少。

  3、经销商多持观望心态,采购谨慎。综合供需两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外盘持续上涨的拉动,我们认为豆油在9月份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五、国际基金持仓追踪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持仓报告最新显示,商品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以及豆粕期货和期权上继续减持净空单部位。

  截至6 月13 日的一周, CBOT 大豆期货上总持仓共379960 手,基金继续增持多单,减持空单,净空单减至3229 手,而前一周净空单则为12484 手。

  大豆研究:摇摆于美元势与天气市的翘翘板之中(5)

CBOT大豆期价与基金净头寸关联图(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截至6 月13 日的一周,商品基金在CBOT 大豆期货期权上持有4946 手净空单,比一周前减少8159 手。其中多单数量为57,997手,比一周前提高1,469 手,空单62,943手,比一周前减少6,691 手,空盘量为484,407 手,一周前为480,847手。

  大豆研究:摇摆于美元势与天气市的翘翘板之中(5)

商品基金在CBOT大豆期货期权净持仓走势图(来源:CFTC)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