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手入市 > 正文
 

面对喧嚣的商品期货市场应当改变原有思考模式(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7:39 新浪财经

  国内生产商和贸易商的窘境

  国内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在此轮商品价格暴涨的过程中,相比市场中的其他群体面临更为尴尬的境地。期货市场中的投机商可以进入市场,也可以退出市场。而生产商完全停产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失去利润空间的生产商,为了平衡最基本的固定成本开支,尽量减少铜的采购量;对于存在微薄利润空间的生产商,在经济处于景气周期的情况下,仍旧会选择开足
马力、赚取最大的利润。总之,生产商的步调是不一致的,而且是被动的。由于中国铜的进口量庞大,国外的矿产商紧盯着中国的需求,虽然由于宏观调控和高价的抑制作用,中国2005年的铜消费量增长有所降低,但仍然是全球最高的。除非中国的生产商能够步调一致(比如集体停产,但这在越来越市场化的过程中是很难做到的。),否则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生产商处于劣势并成为输家的可能性非常大。

  贸易商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在2004-2005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内的现货价格与国外相比都处于倒挂的局面,也就是说贸易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亏损。在7、8月份的消费淡季,国内现货铜的价格滞涨,而伦铜却表现出强劲的势头,高达200美元/吨以上的现货升水使得国内贸易商在此期间面临进口一吨即亏损3000元的尴尬局面,对此进口商更多的选择推迟或者部分取消之前的进口合同,甚至于将进口的铜再转售至国外市场。

  中石油、中石化同样面临炼油亏损,由于国家为了控制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通货膨胀的程度,调控国内汽、柴、煤油的价格,使国内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最终导致进口量减少、国内

成品油市场供应紧张。作为上市公司的中石油、中石化从股东利益出发,其行为无可厚非,即使这样国际的
原油价格
依然没有回落,一旦进入年底的消费旺季,进口量增加,油价一飞冲天的情形很可能会再度出现。

  首先,我们的生产商和贸易商很难联合起来,做到步调一致;其次,生产商和贸易商大部分规模较小,在贸易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制约国外矿主的提价。有人说,为什么我们是最大的进口商却没有定价权?仔细想想,我们国家正在处于转型时期,国民经济基础并不稳固,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市场还处于幼稚阶段,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在此状况下如何能够为全球定价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全球的矿产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并且这些资源逐步的被一些垄断寡头所控制,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矿产资源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定价权掌握在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手里。

  改变这一处境的办法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而是长期的战略规划。只有当我国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间的协作能力增加,企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性减弱,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和市场化,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市场地位才会得以提高,中国企业才有可能改变如此被动的局面。

  投资还是投机?

  关于市场中是否存在过度投机的话题由来已久。实际上,这样的讨论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也不能改变市场的现状,而更像是两种对立观点和情绪的对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带有不同的动机,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动机组成了金融市场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些动机之间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无法用对错优劣来评价投资和投机的动机。只有投资、或者只有投机,这个市场都无法正常的存在下去。在市场的投机成分较多的情况下,市场中会出现一些极端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会对很多投资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刺激和干扰,引起投资者情绪上的强烈反应。

  在金融市场中,不确定性和放大效应表现得较实体经济更为明显,这不是因为某一小撮人造成的,这是市场运动的客观规律。用更为学术一点的词语来描述就是,市场是不均衡的。均衡只是很多投资者面对变幻不定的金融市场的一种期望,或者是利用数理推导得出的一些想象的点和区域,而这些点和区域的存在令人怀疑。波动、甚至是极端的状态下的波动是形成稳固的市场结构的一个必要条件,金融市场的结构从来不会在平稳的状态下升级为更为复杂的形态。因此,面对投机我们应该采取更为宽容和接受的态度,我们的重点不是分析有多少投资还是有多少投机,而是要对金融市场内在的运动方式和规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只有这样才不会舍本求末、一味地埋怨市场的非理性。

  回避市场传闻

  在很多网站上,总有一栏“市场传闻”,网站的编辑从职业角度出发是为了迎合投资者心理,而大众的心理则是希望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轻松获取收益。追逐传闻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即使投资者无法从中获取长期绝对的收益和有效的方法,但这并不足以摧毁对市场传闻迷恋的热情。

  市场传闻到底是些什么信息?也许是机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透露出来是为了诱敌深入;也许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也许是好事者热衷追逐信息的结果;也许也是某些人对市场的想入非非;总之,市场传闻的真假无法区分,那么又如何能够运用这样的信息而不被伤害?人们往往明明知道有可能受到伤害,而经不住某些事物的诱惑,这也是人性不可避免的弱点。办法只有一个,在我们无法确定信息的真伪时,回避它!

  金融市场中,长久生存是第一要素,赢利是其次。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经常让自己裸露在风险之中,那么不管你是否曾经赚得盆满钵满,在时间的考验下通常的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在市场中消失。

  技术分析的实用性

  到底技术分析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似乎还无法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本面分析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对技术面的依赖程度就更高了。最近有位分析师写文章谈论技术分析的可信性、有效性,其中写道:世上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的特点)。而“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我们常常所谈的“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从哲学的角度将技术分析与市场运动联系起来,并考虑其间一定条件下的相关性这是对的。技术分析是将市场运动的轨迹数量化,再将量化的公式指导市场未来的走向。但是,在运用技术分析时,我需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技术形态是所有市场信息的综合表现,所以只要掌握技术分析就可以把握一切。当市场处于常态范围内,技术分析通常会比较有效;而在初始的或者极端的市场中,技术分析常常表现的力不从心。第二,市场中存在着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技术分析是运用数理运算推导出来的,强调的是连续性、规律性,但是物质的运动、演化和新的结构的产生往往是在不确定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框架而产生的,因而,技术分析的失效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第三,市场运动路径存在着前后相关性,但是路径的轨迹并不是重叠的往复运动,规律性仅仅存在局部的空间和时间里,重复历史的运动是很难发生的。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方向时,仅仅依赖历史数据和统计的方法是不够的,甚至其中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必然性、规律性、相关性、客观性的描述都是相对的,不能用绝对的眼光和方法处理问题。

  为何国人总是如此急于抛空?

  战略性抛空的声音此起彼伏,时有耳闻,很多机构投资者为此而奋不顾身却折戟市场。包括中航油事件在内,都成为了教科书式的典型的失败案例。1998年,国际油价9美元/桶,2001年油价20元/桶,2003年底陈久霖认定50美元/桶是绝对的高位,义无反顾的沽空原油。期铜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3300美元的历史高位出现了战略性抛空的身影,最终结果导致不断地砍仓离场。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先不谈具体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于以下三点:

  投资者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只存在了10年,人才储备和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投资者以前经历的更多是在非市场化状态下的资金的操纵行为(就像股票市场的“庄股”时代),在面临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与国外机构博弈的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稚嫩,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缺乏风险防范措施,缺乏对市场方向的辨别力。可以说是,“不战而先败”。

  浮躁的心态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典型的、普遍的心理状态。转型的市场千变万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在追逐变化多端的市场方向时,人的心态自然会躁动不安,为了获取短期的最大利益,通常会忽略市场的中长期方向以及市场内在的运动规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浮躁会使投资者失去耐心,无法花费足够的时间研究市场、等待机会,从而导致投资行为的草率和失误率的增加。

  急于求成是浮躁心态的具体表现。在经济的转型时期,会出现财富的急剧增加以及向少数人汇聚的现象,人们很容易因为财富的相互对比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期货市场是一个资金杠杆的市场,通过保证金的杠杆交易使得投资规模扩大了10倍以上,但同时风险也将成比例的放大。很多投资者只关注到了收益率的放大,却忽略了风险,进入期货市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夜暴富”的情结。因此,当可能遇上大行情时,这样的冲动就更加地强烈,生怕失去“一夜暴富”的机会。“战略性抛空”的投资者便是此类心态的典型表现。

  猜测代替不了预测

  当商品期货市场出现了如此喧嚣的行情,大部分投资者由于不具备有效的市场分析模型,此时变得非常迷茫和无所适从。很多分析文章已经不像是分析预测,而更像是猜测。比如说,基金的运作方式、期货期权套作的手法、现货市场供求的逆转、库存的变化、商品价格的最高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等分析观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缺乏依据的,只能看作是分析师的想象和猜测。而猜测的随意性是很大的,主观性很强,很难成为市场分析的有效的组成部分。

  其实,市场中的很多数据是无法进行如此精确的计算和预测的。从宏观角度看,很多数据是模糊的,对数据的精细分析是徒劳的。为何有时数据分析似乎是正确的、与市场状态是相吻合的?这是因为在市场处于一个大的走向中,只要数据分析与大方向是正确的,数值的差异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是否分析得出的这些精确的数值与市场的真实情况确实相吻合?应该说无法即时验证。当市场出现极端现象或者转折时,数据分析常常会出现明显的数量上的差异或者方向性错误。

  因此,在我们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时,运用原有的分析模式似乎已经无法准确地描述市场运动的形态,向新思维、新方法的转变不可避免。金融市场所呈现出的开放性、非均衡性、不确定性、放大性等特征已经超越了数理分析的范畴,为了更加准确、客观地揭示金融市场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必须先从哲学上、物理上改变原有的观念,引入新思维,发觉市场运动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宏观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上一页] [1] [2]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