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手入市 > 正文
 

面对喧嚣的商品期货市场应当改变原有思考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 17:39 新浪财经

  郭峥嵘

  2005年的商品期货市场热闹非凡,多空双方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其激烈程度不亚于2003年的单边市场和2004年的震荡市。市场的结局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而这个结局似乎越来越像一个悬念,谜底难以揭开。

  在激烈的争辩中,似乎越来越思路模糊,方向不清,分析师干脆“涨时说涨的话、跌时说跌的话”更加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人缘。但是,市场毕竟不是课堂或者实验室,而是真刀真枪的战场,任何含糊其辞、推卸责任、投机取巧的做法都会在市场中曝露无疑。国内的投资者在市场的方向性问题上显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中航油”、“中盛粮油”、“期铜反套盘”等失败的事件都是国内投资者从中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案例。

  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首先我们不能选择逃避,用套利、套期保值、仓单买卖等做法来掩盖自身对行情判断的缺失。如此下去,我们还能有什么进步呢?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对冲基金能够抛弃对冲的做法而选择单一方向?只是因为它们资金庞大、信息灵通?如果他们不能做到顺大势而为,一样会被市场的大风大浪给颠覆。而对大势的顺应并不需要灵通的小道消息、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紧贴市场的操作方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我们要加以忽略、而什么又是我们需要加以明晰的?市场中的传闻、供求数据、技术形态是大部分投资者最容易接触到的东西,这些参考依据恰恰因为最容易得到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特别是在投机气氛浓厚的时期。而市场表象背后的本质性的东西是我们国内投资者目前最少思考的东西。本文就市场中一些习以为常的概念提出一些新颖、独特、质疑的看法,供商榷。

  什么是超级大牛市

  “超级大牛市”的概念喊了一段时间,最近似乎已经沉寂下来。最先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可能是美国的投资家吉姆﹒罗杰斯。他当时说道:“商品价格将走得更高。没有人投资在产能上,所以10年或15年以上的时间内,价格将更高。”“如果历史是指引,我所能找到的商品上最短的牛市走了15年,最长的走了23年。如果真是这样,牛市将延续到2014年~2022年之间的某个时间。这是历史所描述的。这轮商品牛市开始于1999年,还有至少10年可走。”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中国的生产厂商已经被高启的商品价格搞得头痛不已,投机空投也因为不断上涨的价格而砍仓割肉,再有个10年的牛市,岂不要让大家死无全尸?再者,众人期盼的抛空机会不是遥遥无期?因此,市场上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这个

神话。或者说,在面对投资大师的分析时,国内的投资者甚至已经丧失了辨别的能力,无法剖析其中的原委与是非,不愿相信但没有充分的理由也不敢轻易否定投资大师的分析。

  我们所谈论的周期是一个宏观的周期问题,依据的是路透的CRB商品指数,而吉姆•罗杰斯所依据的是其在1998年创立的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总体上,全球六大商品指数的含义大同小异,反映的是全球商品的总体的走势情况。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指数作为单个商品走势的一种参考指标,否则会出现局部严重背离的现象。例如,农产品从2004年就出现了大幅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已经不能用“整固”来定义,但不能以此而否认商品市场整体的上涨空间。

  全球大约400-500美元的资金是投资到与这六种指数相关的金融工具上,其中大部分资金与高盛商品指数(GSCI)挂钩。指数回报率的测算是依据全部资金投资该商品指数的全部期货品种,不仅包括期货合约价格变动的收益,还包括间接收益及迁仓收益,不采用抛空,也不使用资金杠杆。也就是说,商品指数的投资策略是与股市相同的“买入持有”的原则。因为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往往将商品作为其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散投资达到降级风险的目的。因此,基金所关注的是商品指数的走势,而不是单个商品价格的波动。而从CRB指数的历史走势看,牛市的周期还远远没有结束。

  另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牛市的上升周期中,不同的商品在不同时期存在着“整固”过程。在我跟吉姆•罗杰斯交流的过程中,他反复强调牛市期间会出现“整固”,而他这个基于宏观面的“整固”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国内投资者原有的感觉范围。其“整固”的空间和周期已经足够为空头带来一次很好的盈利机会。

  谨慎参考商品市场的数据信息

  虽然商品指数还远远没有结束牛市的周期,但对于个别商品如金属、原油正处于阶段性的高位,创出了历史的新高。在这样一个极端的市场里,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扭曲。我们如何辩证的看待市场的状态?其重要性显然要超过市场表象本身。

  通常,分析师在分析行情时会先罗列出一大堆数据,在从数据中推导出市场的方向。表面看来似乎是合理的方法,但仔细推敲难免让人感觉到其中存在教条和机械的观点和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数据的收集和推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皆可入门进阶,而金融市场有效的分析方法似乎越来越难以逾越,其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只能说明在方法论方面存在问题。

  就目前的商品期货市场而言,基金的持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多头、空头的持仓分析的文章头头是道,其间不乏有很多分析师自身想象的成分,而基金的持仓恰恰就像基金嘴里含着的“葡萄”,可以吐出来也可以吞下去,结果往往在事后才会知见分晓。库存、升水同样是与持仓相关的数据,其变化经常是联动的,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参考指标。从历史的数据看,库存的变化与行情的变化并非同步的,而且滞后于行情转折点,无法作为先行的参考指标,那么我们津津乐道的数据对我们预测市场还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

  在行情的极端状态,人为的因素是非常大的。在博弈动机的驱使下,为了使利益最大化(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拥有更多的资源的博弈方会操纵市场的局部信息,以达到掩人耳目、制人死地的目的。当然,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改变市场的全部状态,而且一旦失误有可能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市场信息的异化是投资者目前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商品的供求方面,生产的数据也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变得捉摸不定,作为生产商这个群体总是希望商品的价格能够在高处停留更久的时间,不管是OPEC组织还是世界最大的几个矿产商,都表示对增产无能为力,其言行令人深思和回味。作为局外人是无法清楚其中的奥妙,甚至世界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对幕后所发生的剧情一览无遗,总之全球的商品供求市场是一幅以许多利益中心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图景。这样的图景只适宜貌看,而不适宜细描,过分仔细的挖掘供求的详细数据,往往会被引入误区。

  从表面上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需的差距。但这仅仅是一个表象,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经济周期以及在经济周期中体现出的产能和需求周期性扩张的特征,产能的弹性较小,而需求的弹性相对较大。目前,产能似乎有超越需求量的可能,但这并不能马上在商品价格中体现出来。因为经济周期仍然处于上升阶段,需求的增加仍然会被当作一个重要的利多因素而加以利用,只要经济还处于扩张阶段,商品价格的上涨就不会嘎然而止。关注经济周期的变化比关注供求数据的变化更加行之有效。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