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金融衍生品市场往事(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5:02 《理财》

  中航油事件

  经典话语 “陈久霖的案例仍然是一个经典,负面的经典。正如每一次银行危机来到时,人们总要拉出已死去多年的巴林银行问斩一次一样,在衍生品交易界,以后凡有点风吹草动,人们必会提到陈久霖当年如何如何,也会拿来不断地问斩。”2005年9月,一位资深期货业界人士在《期货日报》上撰文如是说。

  核心人物 陈久霖,现年45岁,湖北黄冈人,1997年赴新加坡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履新,后被任命为该公司的CEO,因中航油从事衍生品交易造成5.54亿美元巨亏未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而涉嫌欺诈被新加坡警方拘捕,2006年3月21日被新加坡初级法院判处监禁4年3个月,罚款20.74万美元。

  事件回放 中国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控股公司,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1999年,

中航油开始进入石油期货市场做衍生品交易。2003年,中航油仅靠投机衍生品交易赚了3400万新加坡元,占公司当年收入的60%。2004年,中航油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的损失:第一季度为580万美元,第二季度为3000万美元,同年10月则急剧攀升至1.8亿美元、3.81亿美元,到12月1日最终亏损5.54亿美元。最后,中航油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戏剧性场面 中航油事发后,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指责,陈久霖曾自写诗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人生本有终归路,何须计较长与短。”这首诗,大有“20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的味道。

  从巴林银行猝死到中国第一个金融衍生品期货被暂停,从亚洲金融危机到中航油折戟新加坡,4个充盈着财富“血腥恐怖”、早已被全球各大传媒与专家学者“开刀问斩”过无数次的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的经典案例,时刻在提醒正在进行中国金融衍生品期货市场的建设者:可持续的金融创新与市场培育,并不是挂牌成立一个或几个交易所,随即再推出几个金融衍生交易品种那么简单。如果缺失最基本的衍生品交易市场基础、完备的现代市场法治监管体系与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这把双刃剑那极具杀伤力的一刃将是极端“血腥恐怖”的。

  “老调重谈”完有关金融衍生品的“血腥恐怖”这一面的同时,也非常有必要提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米勒对金融衍生品“血腥恐怖”的看法。米勒认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所谓利得与损失并非社会总财富的变化,而只是经济学家所称的那种社会成员间的财富净转移。与神户大

地震或者安德鲁飓风不同,人类社会千辛万苦积攒下的财产在上述事件中的损失微乎其微。准确地讲,在大多数情况下,金融衍生工具最令人恐怖的地方就是财富的转移。因此,对于因金融衍生品交易而导致企业破产或并购重组,不能反应过敏。他说:“走在芝加哥的密执安大街上,你会看到许多经历过破产的旅馆和写字楼,有些甚至几经破产。这些建筑物仍然屹立在原来的位置上,而且还像往常一样开门营业。原来的股东和经营者都已经不在了,但这些财产却仍得以保留。”

[上一页] [1] [2] [3] [4]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