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理财模式解读(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4:57 《理财》 | |||||||||
两个案例 案例一:中国银行汇率损失百亿 据报道,5月3日,身为中国银行目前正计划在香港上市拟筹资80亿美元IPO项目财务顾问、主承销商的瑞银声称,因人民币升值,作为中国最大外汇兑换银行的中国银行2005年的
假如中国国内存在相对完备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中国银行上述因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总计124亿元的汇率损失,完全可以通过货币互换、远期交易、汇率期货或期权等多种金融衍生品对冲交易来避免。如此通过衍生品对冲交易规避汇率价格风险的措施,仅需支付少量的交易费用即可。在目前情况下,中国银行事实上也可以通过境外金融衍生品对冲交易来实现这一目标,不过其前提条件是国家要放开有关外汇管制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案例中瑞银所预计的中国银行在今明两年的汇率损失,是建立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基础上,而在现实中汇率变动则是或升或降或维持不变3种状态。 从上述案例中中国银行所持有的390亿美元的外汇头寸,让人极其自然地联想到2005年12月31日公告显示的8189亿美元外汇储备。假如这8189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有60%为美元储备,且2006年人民币升值方向与幅度保持一致,不考虑国家对外汇储备所采取的其他规避价格风险措施,这样我国外汇储备在2007年因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净损失将达780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理财理所当然地包括国家理财在内。 案例二:出口企业一夜损失50多万 董先生的公司是一家100%的出口贸易企业。2005年1月22日,他的公司签订了1笔35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约定当年7月22日交货并收款。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调整为8.11,升值2%。人民币如此汇率变动,致使7月22日交货收款时货款净损失50多万元人民币。一夜之间损失50多万元,这同样是此次人民币升值带给国内许多出口贸易型企业需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的教训。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银行抑或是出口贸易企业,它们所不得不承受的汇率变动损失,在金融衍生品交易相对完备的情况下,通过结构化理财,大都是可以避免的。当然,在结构化理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决策管理层对结构化理财抱持听之任之的心态,这实质上就是前述小故事中米勒言下的“投机与赌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