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堪重负 弊端突出急需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7:28 世华财讯

  摘要:解决我国成品油的市场化定价问题,必须经过以下几步: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解决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等现实问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由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第三要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最后配套进行成品油市场准入、油源和市场监管等环节的改革。

  报告单位及作者:发改委 刘满平

  近期,我国珠三角等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油荒"问题,许多媒体都作了大量分析报道,将矛盾指向了我国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上。笔者针对这个问题,对当前成品油定价作了如下思考:如何评价当前的机制?当前机制存在哪些弊端?定价机制改革的下一步政策取向应如何?

  当前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堪重负

  总体上看,前期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一是它遵循了市场化改革的思路,由单纯的政府定价转变为政府指导价,最终目标是完全地由市场定价,政府实施监管的功能;二是它体现了逐步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避免了因改革而导致油价高涨的局面出现,同时也避免了因改革而使经济增长受到抑制、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事情出现;三是每次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都与我国整个石油供应改革配套实施的,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环节上,引入了竞争机制;四是每次改革后,政府根据国际上

石油价格波动的情况,相应地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上反映了整个市场的需求情况,也基本保证了国内的石油供应。

  而且,国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炼油企业、销售企业,基本上能接受调价的结果。但要看到,前期的定价机制改革之所以运行得很不错,兼顾了各方利益,主要得益于改革时面临一个重要的国际环境,那就是国际、国内的石油供应相对宽松,油价保持相对平稳。而自2003年

国际油价一路飙升后,现有定价机制便不堪重负,招惹许多人的批评,而且人为地压低零售终端价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

  弊端突出急需改革

  长期以来,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石油产量、石油的需求以及为控制石油而进行的政治争夺因素。目前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一) 国际油价的高位运行以及波动的频繁性将使得当前的成品油价格刚性愈加强烈,只涨不落的矛盾突出。

  (二)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要低于国际油价,还没有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容易误导消费行为,很难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虽然国内进行了不断的调价,但幅度有限,主要是因为考虑到高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和人们的承受能力。

  (三)定价机制易于导致油价倒挂现象,特别是使得石油加工业亏损严重,产量上不去,石油零售企业可能会出现短缺或"油荒"的现象。从上面的定价机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进口原油价格已与市场接轨,随之波动;而成品油零售价格却由于时滞原因,还不能适时进行调整。这个机制在油价大幅度波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所谓的"油价倒挂"现象。

  (四)现行定价机制容易激发囤油欲望,助长石油流通体制中的投机现象。一方面,原油进口不足、炼厂炼能不足或者消极应对,都难以在短期解决;另一方面,社会加油站由于获取油品的渠道越来越窄,囤油行为有增无减。即便是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巨头,也有可能刺激它们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囤油、惜售的投机行为,从而对石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产生不利影响。

  (五)没有真正反映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与现实开始脱节。近两年,国际油价波动剧烈而且频繁,稳定国内油价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再加上国内需求不断增长,进口量逐步攀升(2005年前7个月累计进口原油7449万吨,同比增加5.5%),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增加,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过多的限制就很难真正反映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市场的真实情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