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声音 > 正文
 

华夏基金:关注两会后再融资是否开闸(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14:19 华夏基金

  (二)市场展望

  1、政策

  (1)股改公司总市值已过半,已经具备启动再融资和新老划断IPO的条件。我们分析,在3月上中旬“两会”期间,应不会有扩容政策出台。关注两会后再融资是否开闸:再融资管
理办法的修订稿是否公布,发审会是否重新召开并审议G股再融资。至于IPO,应该是在IPO新规则征求意见并修改公布后才进行。

  但市场应该会提前反应。股改进程过半以后,市场对扩容的注意力会增加。

  (2)台湾地区陈水扁宣布废统,两岸关系紧张程度增加。

  (3)QFII额度是否会进一步增加或改革审批制度。

  2、估值

  (1)A股目前估值水平:据申万研究所统计,G股05PE达到15倍,非G股05PE超过26倍。

  (2)周边股市估值及涨幅:2005年,新兴市场特别是亚太区新兴市场有较好的表现,印度股市全年涨幅超过50%;H股市场也表现良好,2005年10月以来至今涨幅约40%。市盈率都达到17倍左右。

  (3)A-H股溢价:大幅收窄。剔除绩差股,再考虑股改送股因素,A股股价已经低于H股。行业估值水平来看,银行、零售、汽车、煤炭、食品、港口、机场等行业,A股估值低于H股。如果国际投资者仍认同H股目前的估值水平,不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H股市场的情况;那么在H股强势带动下,A股仍有向上的空间。

  (4)A股形成相对的“估值洼地”,特别是2005年周边市场大幅上涨而A股下跌8%以上,相对吸引力进一步增加。

  3、上市公司业绩

  年报已开始公布,绩差股有下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1)GDP重估之后,对2006年GDP增长率是否会上调;(2)部分周期型行业基本面近期有所改善,如煤价上涨、钢价反弹、西部地区水泥价格维持高位,等等;投资者对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增强。周期型个股走势来看,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趋于乐观。

  4、资金

  需求在增加:前期我们已经分析,大市值准G股变G股的赚钱效应需要资金支持;扩容预期也逐渐增强。

  短期内资金供给在减少:追求绝对回报性质的机构(如券商,私募)等多数判断目前为中短期高位区、正在撤出市场。保险公司对基金的赎回压力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加息预期增强后,有人担心是否会使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我们认为,目前来看,资金如果回流的话,也更可能是从2005年涨幅较大的印度、韩国等股市回流。由于

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存在,港股市场仍可望维持强势;A股作为“估值洼地”、涨幅较小,对外资仍具备较大吸引力。近期一些大的风险投资机构如华平、新桥都新募了大型基金,对中国优质企业的直接投资将成为其重点目标。

  5、市场

  1300点是否会成为年初行情的高点?

  从趋势理论的角度,不轻易判顶、做空。借鉴市场2005年8-9月的震荡走势,顶部的构筑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个股将出现分化,部分个股包括指数仍可能再创新高。

  从波浪理论的角度,2005年6月6日以来展开中级B浪反弹,已经运行进入第9个月份,目前应为B浪的最后一个上升子浪B浪c。近年来的每一个B浪c性质的反弹都伴随着放大的成交量、机构心态的放纵以及“牛市重来”的呼声,如2002年的624行情,2004年一季度的上升行情;也许这一次也不例外。

  9个月的时间跨度、300点(30%)的涨幅,从时间、空间上都相当充分,足以随时结束一轮中级行情。市场此前对利淡因素反映得不是很充分,周线九连阳的后期部分个股(如IT,有色金属等)有一定的过热迹象。市场会更多地思考累计涨幅、估值吸引力、后市预期收益空间、扩容压力、新股对存量资产的替代效应等问题。

  后市如果展开对前期上升的修正,时间上也许需要几个月,期间再融资、新老划断都有可能出台,不少个股将以反复阴跌的方式进行调整。

  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A股自身作为估值洼地也较具吸引力,经过调整后市场将再次迎来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