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 > 正文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介:产品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21:33 新浪财经

  

嘉实主题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介:产品篇

主题精选投资策略示意图(图片来源:嘉实基金公司)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产品篇

  一、什么是主题精选投资?

  主题投资(Thematic Investment)的概念产生于九十年代早期至中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传统的基金投资往往通过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精选的思路构建组合,在规定
的行业配置范围内通过精选个股,调整个股的权重以击败指数。主题投资策略跳出了传统的投资思路,它通过寻找市场主题,发现受益于主题的企业群,这样的企业群可能是某一行业,但也可能是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群体。然后在主题企业群中寻找最能获益的个股,构建基金的投资组合。

  主题精选投资策略示意图(如上图):

  二、 为什么本基金通过主题投资能获得更高回报?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看,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机构投资者的加入,市场已经脱离了初期齐涨齐跌的局面,市场的每一轮上涨都有鲜明的主题,而且主题也在不断变换,行业或个股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因此主题投资可以深入挖掘市场演变的深层次背景,把握基本面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理,抓住证券市场中积极的因素,实现优良的超额回报。

  三、本基金如何规避风险?

  主题精选基金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风险控制技术与风险控制制度方面。

  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对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控制。执行严格、规范的风险控制制度,包括系统的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制度、黑名单制度、风险控制报告制度等。同时在投资过程中,通过精选个股,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这些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事先预测、控制市场风险、保全基金资产并化解由风险发生而带来的不利因素。

  四、本基金“定期定点分红”是什么含义?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分红偏好,向投资者提供关于基金分红的明确时间预期和触发条件预期,我们设计了定期定点的分红方式。

  主题精选基金承诺,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情况下,基金收益每季度至少分配一次,每季度不超过三次,每年不超过十二次,此所谓定期。同时,在每基金份额可分配收益占基金份额面值的比例超过中国

人民银行执行的三年期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税后)水平的120%时,基金应当分配收益,目前这一水平大约为3.11%,此所谓定点。

  若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发生重大变化而影响上述标准时,基金管理人将相应调整,并应在10个交易日内公告。

  五、本基金成立后,多长时间可以开始申购和赎回?

  本基金的申购自基金合同生效日起不超过三十个工作日开始办理。

  本基金的赎回自基金合同生效日后第三十个工作日开始办理。

  六、主题精选基金与嘉实其他股票型基金有何不同?

  相对于嘉实增长(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嘉实稳健(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嘉实成长(资讯 净值 论坛)收益基金和嘉实服务(资讯 净值 论坛)基金,嘉实主题精选基金虽然同属于主动投资基金,但其股票投资的特点更鲜明:

  1.资产配置更为灵活。股票投资比例从30%-95%,选股范围涵盖全市场,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2.主题投资策略。相比于传统投资策略,在市场主流方向的把握方面更为主动,更适合目前分化的市场环境。

  3.对分红的承诺要求更高。采取“定期定点”的分红方式,给投资者提供了明确的分红预期,落袋为安。

  4.基金发行时已经明确打开申购赎回的时间。基金在基金合同生效后的第三十个工作日就可以进行申购赎回,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便利。

  七、主题精选基金适合哪些投资者?

  1.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希望获取较高收益的投资者;

  2.希望通过基金投资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成果的长期投资者;

  3.要求基金具有较高的分红能力的投资者;

  4.认同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主题的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资料来源于嘉实基金管理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5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