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外汇 > 正文
 

实战策略:非美货币走势迷茫 暂且观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11:11 环商投资信托

  一、走势回顾和分析:

  昨天非美货币继续大幅反弹,其中英镑澳元和瑞法创了近期的新高,相比之下日元走势偏弱,这点从交叉盘上能够充分体现。昨天非美的上涨,破坏了短期看空的形态,月线图上以欧元为例,有直接做大ABC反弹的C浪的可能,但周线和日线形态又不支持这样的分析,所以形态上比较矛盾。英镑昨天涨到周线55加权均线1.7740处遇阻回落,但今天能否穿越这
条压力现在不能确定。美元对瑞法形态较为难看,从2月28日以来,一直是宽幅振荡形式的下跌,反复创新低然后反复大幅上涨,图形上一直是做旗型形态,这样的形态本身是看涨形态,但它又不真上涨,每次从底部拉起来都让人感觉旗型形态完结,但它又翻身创新低,但它本身是振荡旗型形态,创新低也不能追空,因为它随时又可能大幅上涨。美元对日元两个月来就在狭小的空间来回振荡,行情越做越小,短线图形没有明确方向,但美元对日元在其它货币大幅上涨时候没有能出现大幅下跌,显示里面缺少主动抛盘。

  年初我们在策略中曾经谈到,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极为难做,理论上是应该休息观望半年,等待非美大幅振荡完毕后中长线做空非美货币,但当时策略中我们也谈到,没有谁能真正的忍耐半年不操作,可现在看来,操作又如何,从年初到现在,我们自己的操作一直是来回拉抽屉,总希望做一波中线趋势,结果总是把盈利还给市场。这半年来行情的持续性太差,等一段趋势走出来了,你再跟进趋势就终结了,如果高抛低吸的来回操作当然是可以短线盈利的,但有谁能那么快的跟上市场的节奏,所以所谓高抛低吸实际是一句空谈。

  现在非美货币的走势走到这个地步,从我们的操作原则上是不轻易追多,因为这半年的振荡和我们当初的预期是一致的,这种大幅振荡本身就反映出非美货币不是涨势,是对去年下跌的修正,只是这种修正浪的形式没有人能提前预知,身在其中被它来回反复折磨。但大的形态上,非美既然是反弹振荡,是对去年下跌的修正,那修正浪完成后,非美还是要进入大型下跌趋势,所以在高位追多是相当危险的操作。如果以长线操作,那就是用资金管理的方式不断逢高做空,不理睬它来回的振荡,一直持有到它振荡反弹结束,因为何时振荡反弹结束,我们并不得而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弹振荡随时可以终结,这样的操作,靠的是资金管理和长期的走势判断,不要为小的亏损而止损,是防止中线踏空的方法;如果短线操作,那就寻找振荡中的小型振荡中继形态跟进,设好止损,有利润就考虑平仓离场。我们最近操作上出现了止损和止赢上的决策失误,因为如果按资金管理操作中线建仓抛空非美,就不该轻易止损,否则非美再次下跌,反而价位上不舒服,而如果是做短线就该把止损跟近,不要把利润都还给市场,而最近我们操作上的中短线定义含糊使得操作上既不坚决也不灵活,所以最近我们要好好研究制定下一步的操作策略,否则无法对付这样的混乱走势。

  目前,中长线做空非美似乎时机还不成熟,短线做多又没有合适的价位,故此观望等待,我们会找机会再次逐步建立欧元的空单,同时未来的抛空重点还是日元,只是日元形态上没有出现中长线做空的时机,现在欧洲货币都振荡到了周线55加权均线附近了,欧元和瑞法有短期的穿越,而唯独日元距离周55加权均线较远,日元接近周55加权均线之日就是长线抛空日元之时。澳元和加元因走势较为强劲,不考虑做空。

  二:交易机会提示:

  通过我们的分析师和交易助手研究和寻找出来的交易机会。

  1、一类交易机会: 货币   方向   参考入市点  参考目标位  止损点  占用资金比例。

  今天上午没有较为明朗的一类机会。

  一类交易机会注释:一类交易机会是指那些成功率较高的中继形态的操作机会。

  一类交易机会分析结果:

  2、二类交易机会: 货币   方向   参考入市点  参考目标位  止损点  占用资金比例

  今日不提供博弈机会,暂且观望。              

  二类交易机会注释:二类交易机会包括上涨中回调买入和下跌中逢高抛出,在支撑和压力上做的博弈性买入卖出。

  二类交易机会分析结果:

  三、昨日交易记录和持仓记录

  昨天非美货币大幅反弹,我们的所有空单都被止损离场,现在空仓观望,择机会我们会再次逐步建立非美货币主要是欧元的空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