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
媒体质疑
  上海证券报:跨行查询收费依据何在
   跨行查询收费之所以遭到公众强烈的反对,关键在于,其收费至今未能拿出合法依据,而没有合法依据的收费理所当然会被视为乱收费。[全文] [评论]
百姓反对
  近七成广州人反对跨行查询收费
   市民们则普遍表示这种收费“不合理”。调查显示,67.1%的市民认为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取费用属于“不合理”费用,另有11.2%的市民认为“说不清”。[全文] [评论]
银联态度
  中国银联:没有接到上级收费授权
   中国银联保持了其一贯的回避态度。中国银联品牌部的屠先生表示,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目前只是交通银行一家的行为,随即又表示,没有接到上级关于发布银行卡跨行查询开始收费的授权。[全文] [评论]
交行辩解
  交通银行:0.3元收费低于成本
   交行方面表示,根据独立的外部专家对自助设备查询交易的成本核算,对于自助设备查询交易,收单机构的成本每笔均在1元以上,而目前每笔3毛的收费,“明显低于自助设备查询交易的服务成本”。[全文] [评论]
【关注】免费的午餐总是短暂的,收费才是真正的永恒。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反对,社会舆论的压力,一直没有成为现实。今天,终于有了首个吃螃蟹者。[评论]

    10月8日浦发银行正式实施东方卡费用调整方案,对同城(异地)跨行取现开始按次数收取手续费。[全文][评论]

    成为众矢之的的收费银行昨天表示,即便最终确定“每月给予一定免费查询次数”,各家银行对ATM终端系统的调试也将需要很长时间完成。[全文][评论]

   央行高官首次就备受关注的ATM跨行查询收费一事表态。昨天,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回答当地媒体相关提问时表示,国人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全文][评论]

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大事记:

   ●2003年末 中国银联上报《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银复[2003]126号文)。
   ●2004年3月1日 当日施行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未明确收费具体事项,只表明“暂不规定ATM跨行查询收费”。
   ●2005年10月 中国银联下发《关于收取品牌服务费、对跨境跨行查询交易收费以及调整跨境取现交易手续费标准的函》。计划2006年1月1日起,银联卡跨行查询开始收取手续费。
   ●2006年2月10日 中国银联表示,目前相关具体收费方案未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会在银行的正式公告中予以明确。
   ●2006年3月 传出4月1日起跨行查询开始收费,同时跨行交易收费标准修改为发卡行向银联和受理银行各支付0.1元。
   ●2006年4月11日 传中国银联初步定于5月8日起对银联卡跨行查询收取费用。
   ●2006年4月27日 银联相关人士在媒体澄清,媒体关于银联卡5月8日起开收跨行查询费的说法纯属空穴来风,并称: “跨行查询收费目前暂无时间表。”
   ●2006年5月8日 交行在其官方网站宣布旗下太平洋卡跨行查询收费标准:境内跨行查询手续费0.30元/笔等。
   ●2006年7月25日 银行有望对跨行查询收费做出让步,可能每月免费查询3次。

新浪财经小调查

能否接受跨行查询收费?

不能
不好说
对跨行查询收费的看法?
收费能提高银行查询服务水平
是否收费与服务水平无关
收几毛钱无所谓
您会不会因收费而不再使用跨行查询业务?

不会
视情况而定


相关专题

  最新报道>>
  • 银联吞下跨行查询收费苦果 交易量迅速下降 (20070406 14:12)
  • 人大代表联名指责跨行查询收费 部分银行回应 (20070314 17:56)
  • 央行人事司司长韩平: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正常 (20070314 16:42)
  • 央行人事司司长韩平:银行收取跨行查询费正常 (20070314 16:04)
  •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跨行查询费确实不该向百姓收 (20070313 18:47)
  • 民生成为惟一一家不收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银行 (20061017 03:26)
  • 浦发今起收跨行取款手续费 同城跨行取现每笔2元 (20061008 01:30)
  • 华夏银行跨行取款开始收费 北京免费银行剩两家 (20060913 02:00)
  • 浦发银行跨行取款不再免费 (20060830 17:07)
  • 跨行取款收手续费浦发最后也跟风 (20060830 03:56)
  • 浦发行开收跨行取款手续费终结异地取款免费大餐 (20060829 00:28)
  • 国内银行卡跨行取现免费午餐全面终结 (20060828 08:00)
  • 银行跨行查询收费陷入拉锯战 (20060816 08:47)
  • 跨行查询收费后交易量大降 (20060816 02:41)
  • 不少银行对跨行查询每月免费4次表示反对 (20060811 10:38)
  • 中国社会调查所:八成受访者反对跨行查询收费 (20060811 02:40)
  • 银监会要求每月免费查询4次 银行坚决反对 (20060810 10:01)
  • 银监会要求跨行查询费月免4次 (20060810 05:55)
  • 八成受访者否定银行跨行查询收费 (20060809 10:43)
  • 跨行收费广州首遇官司 (20060808 15:27)
  • 上海银行开收跨行取现费 部分借记卡可免收费 (20060808 04:07)
  • 银监会下发征求意见稿 每月免掉4笔跨行查询费 (20060808 03:02)
  • 跨行查询费诉讼案开庭延期 中国银联无意和解 (20060807 09:45)
  • 跨行查询和交强险 警惕以正当理由盘剥市场 (20060807 03:36)
  • 每月可免费跨行查询4次? 银监会与发改委在商讨中 (20060806 07:11)
  • 银行卡跨行查询费诉讼案延期开庭 (20060805 14:07)
  • 跨行查询收费案开庭延期 (20060805 11:01)
  • 跨行查询或将每月免费四次 (20060805 00:36)
  • 吴晓灵谈跨行查询收费 国人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20060804 16:28)
  • 银联无意和解 银行卡跨行查询费诉讼案开庭延期 (20060804 10:28)
  • 更多内容>>
      相关评论>>
  • 免费午餐有前提条件 (20060908 00:00)
  • 理性对待银联收费风波 勿让外资银行渔翁得利 (20060810 16:37)
  • 跨行收费为什么惹火了老百姓 (20060810 15:21)
  • 银联收费争议不应止于暂时妥协 (20060810 05:31)
  • 跨行查询免费四次就是胜利?大家都得转变观念 (20060809 12:10)
  • 跨行查询免费4次就是胜利? 大家都得转变观念 (20060809 08:13)
  • 有偿服务的大旗让国人有种吃白食的罪恶感 (20060807 09:39)
  • ATM跨行查询收费会否调整 (20060806 09:00)
  • 吴晓灵谈跨行查询收费 国人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20060805 16:30)
  • 央行副行长回应跨行查询费“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20060805 05:38)
  • 吴晓灵谈跨行查询收费 国人应树立有偿服务理念 (20060805 01:37)
  • 统一跨行收费是在反市场 (20060803 15:27)
  • 跨行查询收费有收有不收 是否减免内部存争议 (20060803 06:55)
  • 跨行查询每月免费四次? (20060802 08:45)
  • 跨行查询收费银行松口 允许每月免费查询3次 (20060731 05:23)
  • 银行让步跨行查询收费 是胜利还是幻觉? (20060729 15:00)
  • 王石川:3次免费查询 这是让步吗 (20060726 09:15)
  • 曹林:不要被银行营造的让步幻觉迷惑 (20060726 08:37)
  • 徐冰:银行对民意妥协了吗 (20060726 07:18)
  • 银行这次玩的是否定之否定游戏 消费者总是输 (20060726 07:04)
  • 魏也:免费三次 银联不仅是小气 (20060726 00:00)
  • 律师称跨行收费涉嫌垄断 (20060724 09:46)
  • 导报视点:跨行查询收费是垄断行为 (20060724 08:58)
  • 银联跨行收费涉嫌垄断 (20060724 08:43)
  • 律师称跨行查询收费涉嫌垄断 是卡特尔条款 (20060724 02:55)
  • 跨行查询收费是垄断行为 (20060723 16:45)
  • 跨行收费涉垄断 改银联为非盈利组织 (20060723 10:03)
  • 律师称跨行收费涉嫌垄断 银联应改为非盈利组织 (20060723 09:29)
  • 银行卡跨行查询:不盲目反对收费 但要依法进行 (20060721 00:00)
  • 经济观察:跨行查询费,赞成或反对都错了 (20060720 10:19)
  • 更多内容>>
    专题制作
    专题制作:灰狼
    电话:62675838
    邮件:点击发送

    新浪财经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