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7月5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姓郁,名锺正,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7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8年兼任马列所第一任所长。著名经济学家。
2000年担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名誉院长等职。
《绥德、米脂土地问题初步研究》(与柴树藩、彭平合著,1942年、延安)
《经济建设常识读本》(1954)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1980—200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8月)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札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1992年8月)
《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008)
《窗外的石榴花》、《碎思录》、《文革中的我》等。
主要译著:《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著)。
1959年提出必须重视经济效益;70年代后期,他驳斥了所谓的“批判唯生产力论”的论调;1978年他提出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1979年他提议开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的讨论,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问题和最终产品联系起来;
关于经济效果,他提出要以个人使用价值(或个人需要的满足)作为社会经济效果的基础,他正是从这一深层的价值理念上逐步认识到中国改革是必要的。
关于所有制形式结构,他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特别是他一直高度重视唯生产力论问题,很早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于光远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著名的会议及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
而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那篇被认为是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的手写提纲就一直保存在于光远那儿。
和袁隆平、吴敬琏、厉以宁、柳传志等一起入选。
于光远回忆道:谈到先富起来的想法,邓小平说:搞好城市的服务行业,大有可为。日本奖金搞得好的相当于半年工资,相当于一部汽车。新加坡房租相当于工资的15%,欧洲、日本相当于三分之一。
他学识渊博,学贯“两科”,即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整个学术生涯中,他开拓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尤其在促进中国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方面、在自然辩证法哲学学派的创立与发展方面、在反伪科学方面等等,他是勇敢的开拓者、辛勤的耕耘者。
他是一个兼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深切的学术关怀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学术活动中,总是试图寻找二者间的支点,来确定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广泛的学术兴趣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学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