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油成本(美元/桶) | 人均人工成本(万元/年) | 净利润(亿元) | |
MI能源 | 7.29 | 10.6 | 6.45 |
中石油 | 11.23 | 15.5 | 1329 |
中石化 | 16.24 | 11 | 716 |
中海油 | 30.58 | 28 | 702 |
MI能源是国内唯一一家民营性质且已上市的石油公司,其所属的原油区块是当年中石油放弃的贫油区块。尽管企业尽可能的创造成本优势,但仍然难以和三大油企相提并论,更谈不上所谓的“竞争”。
这背后是我国真实的石油市场故事:国有油企垄断,民营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与国有油企的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如果说08年金融危机导致经营困难,那么当年兰世立曾向武汉市政府求助却未获支持;如果说东星不得不在重整和破产之间选择其一的话,那么当年汪潮涌承诺注资2亿-3亿重整却被诡异驳回。
冯仑曾说过: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本湮灭的,就是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领域,这些地方民营资本非请莫入,千万不要试图与政府用金钱来角力。既无法取得政府注资,又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民营航空公司恐怕是非死不可!
小鱼吃大鱼的怪戏不仅出现在山岗兼并日钢,还出现在钢铁行业的其他兼并重组案例中,如宝钢通过杭钢的“过桥”收购宁波钢铁。除此之外,在煤炭行业,小煤矿因浪费和安全问题被政府整顿,收编者亦是大的国企。
归根到底,这背后是政府政策的支持,《钢铁产业振兴计划》将“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这样的具体操作路径写入其中,也因此注定了日照钢铁的命运。不管民营企业最终发展得多强大,也抵不过国家的一纸政策。
根据《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国企十巨头占500强利润四成,184家民企总利润不及国企十巨头一半。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华为排名第39,其营业收入不及中石化的十分之一。结合排名来看去年情况。
近期,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多部委相继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领域。
不可否认,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打破民企所面临的“玻璃门”、“弹簧门”,但是否能壮大民企则是另一回事儿。
如果说日照钢铁是民企被国家调控的必然,那么,东星航空则是民企冲进玻璃门内的悲剧,而MI能源则是民企与国企竞争的生存样本。成本、融资等从来不是民企发展的问题,也从没成为民企竞争的优势。给民企一个公允的平台,他们会发展得很好;民企发展得好,必能促使国企更加优秀。希望新36条细则能够为民企提供一个平台,而不是再度上演“开门引商关门打狗”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