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的大豆产业可以说已经是到了发展的关键关口,政府与企业应共同努力,做大做强一批国内企业,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全文][评论][相关报道]>>查看更多财经视点

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倒戈

调查

进口大豆占比过高,您认为是否威胁大豆产业安全?
威胁
没有威胁
不好说
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您认为是否涉及垄断?
涉及
不涉及
不好说

大豆反击战

外资吞食我国大豆产业 行业协会上报攘外方案

黑龙江6成大豆种植企业被迫停产;鲁花、金龙鱼等食用油价格忽涨忽跌……我国大豆产业上下游目前出现的各种怪现象,说明处于中游位置的外资势力已羽翼丰满,强大到足以控制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命运。

为改变过高的对外依存度,记者日前从中国大豆协会了解到,该协会已将研究材料和解决方案上报国家主管部门。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一号文件和三农政策都显示出,接下来有可能出台促进大豆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全文]

大豆产业面临外资反击战

前几年有本电影叫《地球反击战》,讲的是面对外星人的入侵,地球上各个国家如何团结起来反击的故事。而目前我国的大豆产业,也面临着一场同样的战争——外资反击战。

为打好这场反击战,各方人士均对敏感话题三缄其口。曾向国家提议制定“大豆产业振兴规划”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夏友富一听是记者电话便匆匆挂掉;黑龙江大豆协会负责人在采访结束后两个小时突然要求隐去其姓名……[全文]

破解中国大豆产业珍珑劫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段虚竹破解逍遥子的“珍珑劫”棋局的情节,说的是在棋局胶着不开、没有出路的时候,其实自闭“气眼”先死一片棋子,反而腾出更大空间,可以重新进行拼抢争夺,这可说是对中国式 “大舍大得” 智慧的形象诠释。[全文]

外资吞食我国大豆产业路线图

四大谷物出口商

  • 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
  • 世界上最大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之一,其大约2/3的收入来自对大豆、花生及其他油籽等的加工。
  • 邦吉公司
  • 邦吉目前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第三大谷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
  • 嘉吉公司
  • 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于1865年创立的。
  • 路易达孚公司
  • 是一家跨国集团,由法国人列奥波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

外资控制中国大豆产业

外资已经完成对中国大豆产业控制并向核心延伸

近年来,国际资本持续对我国粮食领域进行渗透,尤其是在大豆产业上,以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ABCD”四大粮商及其他国际资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我国大豆产业的控制,并向产业的物流、精炼等核心节点延伸。

由于国内一些民营粮食企业资金有限,外资就以私下对民营企业投资、参股等隐蔽方式进入,规避国家政策监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外资的低调和保密,它们对我国粮食产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渗透程度难以估计。[全文]

中国进口大豆四成来自美国 幕后受益者孟山都

中国对进口大豆的旺盛需求不仅帮了美国农场主的大忙,也间接为美国的农业巨头孟山都公司带来了滚滚利润。

孟山都日前公布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由于大豆和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大增,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收入首次超过40亿美元。根据孟山都4月2日发布的季度财务报告,该公司二季度(起止时间为2009年1月~3月,孟山都一个财政年度起始时间为每年9月)收入达到40.35亿美元,同比增长8%,收入规模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毛利润达到2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全文]

美大豆勘查团通行黑龙江无阻 建议中国放弃榨油

还有一个月左右,中国和美国的大豆都将上市,两国大豆的较量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就在此时,来自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等机构一行十余人出现在黑龙江田间地头,他们会突然在公路边停下,跟豆农聊天,观察大豆的长势。

美国大豆协会等一行在黑龙江的考察中,建议黑龙江集中力量发展食品用大豆,但是黑龙江方面对此建议并不认同。[全文]

豆殇:进口转基因大豆侵入黑龙江

转基因大豆侵入之祸

  • 新浪财经 杨雄
  • 联系方式:010-82628888-5250

国产大豆生存困境

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倒戈 黑龙江进口增长84倍

作为黑龙江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被称为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的九三集团,今年第一季度成为进口大豆最多的黑龙江企业。

有媒体报道九三集团全面停产,这让总经理田仁礼大为光火,向本报记者澄清只是加工国产大豆的黑龙江5座工厂停工,加工进口大豆的沿海3座工厂仍然正常经营,4个月后,折磨九三集团的国产大豆加工亏损的问题并没有多少变化。[全文]

低价洋大豆冲击:国产大豆产业链面临严重萎缩

海关总署称,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八成以上来自美国,其余为阿根廷和巴西。从这三个国家进口的大豆中,又几乎全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无论是单产量还是出油率,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豆油这块,留给国产大豆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王小语说。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豆农、加工企业到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指出是“转基因大豆”以及背后的跨国粮食巨头。[全文]

大豆之重:黑龙江大豆收储难局调查

进口大豆成本价跌破3000元/吨后,黑龙江油厂再也无利可图。同时,由于市场无豆可买。11月中旬,几乎全省的油厂,都停止了收购和加工。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统计,这些企业本来每天可以加工1万吨大豆。

企业从收购市场上的消失,更巩固了国储在收购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陈彦贵说,在齐齐哈尔当地,进入国储的指标被反复炒卖,最初的时候,20元就可以买到一吨指标,后来涨到了50元一吨。“卖粮难”再次出现,中央政府不得不增加收储数量,12月1日,黑龙江再获103万吨国储大豆指标。[全文]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