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中国大豆产业对外反击战 > 正文
有专家悲观预测,10年后或许在市场上难觅国产非转基因豆豆油,这才是真正的盛世危言。南山/CFP
科技工作者在选育国产豆种。新华社发
放任不管,豆农经不起低价洋大豆的冲击;国储收购,油脂加工企业不堪成本重负
■导语
海关总署5月12日公布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4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371万吨,同比增长55.2%。此前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大豆累计进口量为1015万吨,同比增长30.4%。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急转直下,国内大豆价格难以幸免,豆农遭受重创。自2008年11月开始,中国开始实施收储政策。海关总署的报告指出:“中国收储政策形成‘价格高地’,在全球交易惨淡的情况下大批量的低价大豆流向中国,使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连续保持5个月超过300万吨。”
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之间的“战火”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大豆生产主产区黑龙江。有报道称,国产大豆贱卖导致油脂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中国大豆产业已陷入危机境地。放任不管,则豆农经不起进口低价大豆的冲击;国储收购,则油脂加工企业不堪成本重负。两种局面最终都会导致国产大豆种植和市场的巨幅萎缩。
国产大豆岌岌可危!记者采访时,有专家甚至悲观地预言,如果任由目前局面发展,10年后或许在市场上难觅国产非转基因豆豆油,20年后或许所有豆制品都将被转基因大豆充斥。
国产大豆真是无路可走吗?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吴惠玲告诉记者,“相比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油脂含量低,不利于油脂加工;但蛋白质含量高,在酱油、豆制品等领域仍大有可为。”其公司坚持使用黑龙江的有机大豆为原料生产的有机酱油,销往欧洲的出口数量成两倍增长之势。
一季度黑龙江进口激增84.5倍,大豆业告急
黑龙江一季度大豆进口量激增84.5倍!国家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一出引起一片哗然。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今年以来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大豆进口量均出现了激增,一季度上述三个省份分别进口大豆44.1万吨、37.3万吨和28万吨,同比增幅分别达到了84.5倍、2.6倍和1.6倍。
“1996年时(国产大豆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那时还不需要进口。”黑龙江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回忆道,“2003年时(黑龙江大豆)还可以供应到河北一带。”
提到现状,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南方油脂加工企业已经全面进入了黑龙江,现在你随便去哪个超市看看,食用油几乎都是那些有外资背景的大品牌充斥着,而本地原来叫得响的(品牌)比较难找了。”
主产区进口大豆的激增背景是国内进口大豆量的高速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大豆累计进口量为1015万吨,同比增长30.4%。去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急转直下,国内大豆价格难以幸免,中国豆农遭受重创。自2008年11月开始,在中国收储政策的带动下,全球大批量的低价大豆流向中国“价格高地”。到4月底时,进口和国产大豆每吨差价一度高达600元。“在全球交易惨淡的情况下大批量的低价大豆流向中国,使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连续保持5个月超过300万吨。”海关总署的报告指出。
海关总署称,当前大豆行业的发展状况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中一点就是,国内大豆主产区的豆油和豆粕市场被转基因产品占领。国产大豆价格每吨高出进口大豆约500元人民币,导致黑龙江省内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的压榨企业因无利可图纷纷停产限产,这为转基因豆油豆粕占领该地区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海关总署的上述报告指出,目前转基因大豆产品在黑龙江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其中豆油占黑龙江市场份额的80%,国产大豆油只有20%,豆粕市场90%左右是转基因豆粕,与2008年年初非转基因产品占大部分的形势相比刚好相反。
“国储粮政策的出台当然很及时,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目前状况稍微缓解,但王小语还是轻松不起来,如果豆农卖不出豆势必会影响到下一轮大豆种植规模;而油脂加工企业的倒闭以及豆油等市场的丧失最终又将会把国产大豆逼上绝境。事实上,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危机四伏。
油脂企业产区优势荡然无存,不堪成本重压“倒戈”
“我们在恢复生产。”黑龙江阳霖集团油脂二厂厂长张宝财近日告诉记者。随着需求的回暖,特别是中国庞大的收储计划的实施,国际大豆价格开始回升,国内外大豆价格差开始缩小,国内加工企业终于回到了成本“同一起跑线”。这只是短暂的“平静”,更多的时候,张宝财担心的是买不到豆或亏本生产。
“如果要形容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的生存状态,那就是‘饱一顿饥一顿’。”王小语不无忧虑地表示,产区油脂加工企业的优势正一步一步地丧失,而这一切主要是源于低价进口大豆的冲击。
受金融危机冲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达到每吨3000元,今年2月下旬,国际大豆期货市场进入新一轮下滑通道,每吨进口大豆到达大连港口的价格只有2900多元。受进口大豆价格影响,黑龙江省内大豆价格也一路走低,从去年7月份的3.05元/斤,下跌到10月份的1.50元/斤。
“趁着低价,企业终于吃饱了一顿。”王小语说,“但这又损害了豆农的利益,低价会挫伤他们下一轮种植的积极性。”
“豆农的平均成本为1.65元左右,也就是他们的盈亏平衡点。”张宝财告诉记者,当价格跌得厉害时,豆农开始惜售,加工企业为原料而发愁。
国家开始出手了。2008年10月,国家粮食临时收储计划出台,在主产区以保护价收购。但这使得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之间的价差陡然拉大。到4月底时,国产大豆市场价格在国储大豆的带动下价格一直维持在3700元/吨,而进口大豆抵港价格已低至3100元/吨,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之间每吨差价达到600元。
海关总署的报告指出:“中国实施收储政策形成‘价格高地’,在全球交易惨淡的情况下大批量的低价大豆流向中国,使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连续保持5个月超过300万吨。”
国内外价格的倒挂,成本的劣势使得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瞬间陷入困境。由于国产大豆成本过高,为了减少亏损,他们只能选择停产。“(黑龙江)油脂企业原来都是用国产大豆。进口大豆运进来成本要加4-5分钱(每斤),还有其他仓储成本等等,以前是划不来的。”王小语表示。
但迫于生存压力,一些企业开始在沿海建厂,转而加工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黑龙江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被称为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的九三油脂集团,今年第一季度成为进口大豆最多的黑龙江企业。九三集团负责人透露,该集团只有沿海3座工厂处于盈利状态。
“加工企业的困境仍然没有解决。”王小语表示。据其估算,由于国储收购以及食品加工等渠道消化,到今年七八月份,市场上的国产大豆将基本消化完毕。届时,黑龙江油脂加工企业将面临无料可用的境地。“这样也将使得转基因大豆加工极易进一步占领北方市场,使得产业链更加脆弱。”
跨国粮食巨头步步紧逼,大豆定价权缺失
海关总署称,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八成以上来自美国,其余为阿根廷和巴西。从这三个国家进口的大豆中,又几乎全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无论是单产量还是出油率,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豆油这块,留给国产大豆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王小语说。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豆农、加工企业到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指出是“转基因大豆”以及背后的跨国粮食巨头。
自从2002年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取消大豆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之后,东北油脂企业的噩梦便开始了。成立十年来几乎没遇到过亏损的九三集团从2005年以来出现了严重亏损,总经理田仁礼4月底曾透露,当时东北的油脂加工厂已经悉数停工。
“事实上,我国今年大豆丰产,算不上紧缺,之所以大幅进口,完全是因为内外出现了价差。”东征期货大豆玉米分析师王爱华分析道。“国产大豆的出油率要低于美国大豆,价格又比国外的高,国内的加工企业自然选择购买进口大豆来榨油,进口量高攀不足为奇。”
早在入世前的2001年,中国的大豆市场开始完全开放。四大跨国粮食巨头“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开始逐渐在中国浮出水面。通过利用转基因大豆,四大跨国粮商在国内大豆市场一路攻城略地。不止一个业内人士称,它们实际已控制了我国进口大豆80%的货源,控制了70%的大豆实际加工能力。2008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外资收购、参股控制了64家,占总数的66%。跨国粮商已经渗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
广发期货分析师袁健斌对记者表示:“国产大豆生产能力只有1500万吨左右,自给率不足30%,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的大豆价格是根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变动。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却没有大豆定价权。”
去年8月曾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后未得到证实。但坚持从黑龙江进豆的广东珠江桥早就开始担忧原料的稳定性问题了。总经理吴惠玲说:“我们的产品卖得很好,但是我们觉得原料供给的风险越来越大。”据她透露,珠江桥已经在寻求多条腿走路,准备开发其他粮食品种的产品。
■探索出路
大力发展国产高品质大豆豆制品深加工
在我国粮食体系中,大豆是唯一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熊启泉教授告诉记者:“人们更多地把大豆看作是经济作物而不是粮食作物。”他认为,由于大豆从种植到加工制造,产业链长、深加工环节多,有更多的获得附加值的机会,这也是外资特别青睐的原因。
在广发期货分析师袁健斌看来,造成中国大豆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刚性需求增长快,而产量却保持稳定,使得需求缺口逐渐放大,必须要依赖进口来弥补。“但过高的进口依存度,必然导致国内大豆价格易受到进口大豆价格的冲击。”
难道要放弃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吗?“这个肯定不可能!”王小语表示,作为大豆的发源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国产大豆一直是优良品种。“而转基因大豆对人体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他还补充说,“转基因大豆专利权被国际资本牢牢控制,中国还要向他们购买。”
国产大豆的出路在何方?“国产大豆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广东珠江桥总经理吴惠玲认为,转基因大豆通过改变基因使得油脂含量人为增高,在榨油方面,国产传统大豆优势逐步丧失,但国产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适合开展酱油、豆制品等领域的深加工。由于公司秉承“天然、健康、美味”的理念,珠江桥酱油一直坚持只从黑龙江购进种植技术要求更高的有机国产大豆。“相比购买进口大豆,我们的成本要增加200元一吨。”其绿色品牌之路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吴告诉记者,他们的高端酱油能卖到28元/瓶,而市场上同容量的普通酱油只卖4元左右。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吴惠玲表示,因为其几乎没有受到污染,且营养价值丰富。珠江桥生产的酱油在国外受到追捧,“金融危机对我们几乎没有影响,我们的新产品在荷兰、瑞典等市场的出口量增加了两倍!”
她说,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出于对安全和质量的重视,消费者对有机绿色食品的认可度很高,“国外有很多有机食品专卖店,北京、上海也开始出现了”。她乐观地表示,对国产有机大豆的市场需求肯定会越来越大。
“国产大豆的价格就应该比转基因的高。”吴惠玲希望有关部门和行业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同时应当强制要求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明确标识“是否含转基因”。“欧盟这一点做得很好。”
出路
调整战略,走特色产业化之路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未来命运如何,正是振兴中国大豆业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如果国产大豆产量萎缩,中国仅有的在非转基因大豆上的定价优势也将丧失。在王小语看来,既然必须要“与狼共舞”,那么就得加强修炼自身内功。“国家应当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一些长远规划,加大对大豆产业的引导与扶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遗传育种专家盖钧镒在中国—国际可持续大豆发展研讨会上提出,我国大豆产业主要任务是必须发展规模化种植,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大豆产业。国家应从政策上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应问题,稳定大豆市场,从而在国际上逐步取得大豆的发言权,建立完善、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和预警机构。他说:“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对大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大豆育种、选种到种植,到销售、物流,到下游工业,推进大豆产业一体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建立大豆产业基金,用市场的方法推动大豆产业的转型和整合。”
5月10日,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发起的大豆产业化体制和机制创新试点启动仪式在大庆市林甸县举行。至此,东北大豆的产业化试点增加到了4个,除大庆外,其余三处分布在齐齐哈尔市的克东县、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黑龙江农垦总局红星农场。参与试点工作的王小语介绍,试点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致力于提高大豆的生产率,促进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
这些试点的创立被看作旨在拯救国产大豆的又一举措。但要解开国产大豆困境的死结,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自我救赎还有更多更远的路要走。
■记者观察
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不能放弃
面对国产大豆危机,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不仅不能放弃,而应加以保护和发扬。中国应该培育非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快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出口基地建设,靠非转基因这一品牌确立自己在世界大豆品种中的地位,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新夺回国产大豆的定价权。
事实上,大豆深加工领域广阔,国产大豆蛋白质丰富,不必在出油率这一棵树上吊死。因此要加快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意识到了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的巨大前景,加工产品由原来单一的豆粕、大豆食用油发展到大豆胚芽、天然VE、大豆甾醇、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等高新科技、高营养保健产品。
不过,黑龙江大豆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王小语告诉记者,黑龙江的大豆加工企业也在尝试,但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知名品牌,而导致议价能力低下。这些豆制品出口到日本、荷兰等国家时,往往遭受对方压价,利润十分有限。他认为,国家在推动本土豆制品加工企业走规模化、品牌化道路的过程中仍大有可为。
放眼国内,除中粮外,我们的粮油食品企业没有一家的实力可以和四大跨国粮商相提并论,强弱对话中,弱者自然难以占到便宜。因此,大豆定价权丧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话语权的世界级企业。
外资的进入对于中国油脂行业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的大豆产业通过对自身能力的修炼,降低生产成本,改变经营思路,培养我们自己的“豆业航母”,增强我们的竞争力,最终一定会走出低谷。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内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吨/日以上,产、加、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在豆业的“阵痛期”过去之后,中国的油脂业会出现几个真正能与外资抗衡的粮食巨头,到那时,现在面临的困境也许就是我国油脂行业的一个新的起点和转型契机。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黄应来
实习生唐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