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股为期三年的禁售期自2008年起将陆续结束,而外资金融机构在过去一年来的美国次贷危机中遇到重创。此时此刻,它们是否会选择减持或抛售中资银行股份,兑现账面利润以改善其财务状况,已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继建设银行被盛传或遭美国银行抛售后,中国银行成为抛售潮的又一焦点。中国银行战略投资者——瑞士银行所持中行股份限售期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瑞银在其网站宣布,已将其所持约33.78亿股H股售予多家机构投资者,同时表示将继续与中行保持业务往来。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其他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目前尚未减持中行股份。据计算,瑞银在此交易中约获利3亿美元,回报率超60%。 [评论]

中行H股解禁前后 外资银行套现自救

传苏格兰银行拟沽中行套现20亿英镑

据英国《电讯报》报道,由于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受到全球金融海啸打击,较早前要英国政府入股支持,故其中行持股于禁售期届满后,甚有可能会减持套现。[全文][中行否认]

解禁首日清仓中行H股 瑞银开退出中资行先例

瑞士银行(下称“瑞银”)开创境外战略投资者退出中资银行的先例。解禁一天后的2008年12月31日,瑞银公告称通过配售方式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全部所持中国银行34亿H股。 [全文]

每股折价12% 回报率超60%

据道琼斯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瑞银以较中行周三收盘价2.12港元折让12%的价格,向15位投资者出售了这批股份,获得资金8.08亿美元。据计算,瑞银在此交易中约获利3亿美元,回报率超60%。[全文]

业内:套现或是资金紧张所致

禁售期届满即出手套现,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应为瑞银资金紧张所致。尽管去年三季度瑞银盈利近3亿瑞士法郎,但其财务状况仍不乐观。“虽然瑞银的总获益不低,但中行H股目前仅为2港元左右,比其IPO发行价2.95港元还低,应该算是低位。瑞银选择套现可能是资金压力较大。”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全文]

苏格兰皇家淡马锡尚未表态

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表示,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先前答应,如果该集团决定出售其所持有的中国银行股票,会提前一个月通知中国银行;而中国银行尚未收到这样的通知。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近期也接受了英国政府的救助,英国政府现持有苏格兰皇家银行58%的股份。[全文]

中国银行H股(03988.HK)

中行四大外资股东

  2005年,中行进行规模为11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分别与苏格兰皇家银行、淡马锡、瑞士银行、亚洲开发银行4家机构签订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4家战略投资者共投资51.37亿美元,持有中行16.85%股权。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持有中行8.25%的股份,淡马锡持有4.13%股份,瑞士银行持有1.33%股份,亚洲开发银行持有0.20%股份。[全文]

  瑞银为中行第二大外资投资者。瑞银2005年以4.916亿美元收购中行1.55%的股权,这些股份在2006年中行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被稀释为1.33%。[全文]

全球金融风暴中瑞银损失惨重

次贷引起10年来首次亏损

欧洲银行巨头瑞银集团近日发布财报说,受巨额次贷投资损失影响,2007年集团净亏损43.8亿瑞士法郎(1美元约合1.1瑞郎),为1997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净亏损。与已经发布财报的其他同行相比,瑞银上季度亏损额也是最高,成为到目前为止欧洲地区受次贷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金融机构。[全文]

瑞士央行出手助瑞银剥离600亿美元问题资产

瑞银作为瑞士第一大银行,是受次贷危机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也是危机中资产减记规模最大的欧洲银行。从去年第三季度至今年三季度,瑞银连续5个季度亏损。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因次贷相关资产出现较大亏损,瑞银减记资产约34亿美元。 [全文]

第三季度盈利2.96亿瑞郎 第四季度预亏

据外媒报道,瑞士银行提醒投资者,瑞银第四季度可能出现巨额亏损。尽管该行并未发布具体的盈利预警,但其首席财务官约翰·克莱恩已表示,异常因素,加上严峻的市场状况,可能导致严重亏损,尽管该集团已经削减成本、降低风险,并将问题信贷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全文]

瑞银简介

  瑞士银行1998年由瑞士联合银行及瑞士银行集团合并而成。2001年年底总资产1.18万亿瑞士法郎,2002年净利润35亿瑞士法郎。瑞银集团是瑞士银行业中的佼佼者,并被《欧洲货币》从2004至2007年连续四年评为全球最佳私人银行,被《金融亚洲》从2002至2006年连续五年评为亚洲最佳私人银行。[全文]

双方回应瑞银抛售:不会影响双方合作

中行回应瑞银抛售事件:对方出了问题

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瑞银抛售中行解禁股,是对方“出了问题”。他指出,目前并未有另三家战略投资者抛售中行解禁股的消息,如果战略投资者要出售所持中行股票,会提前通知中行,但目前并未得到任何通知。[全文]

不影响中行财务状况

对此次股权出售,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瑞银所持中行股份限售期已满,可以选择持有、也可选择出售,这不会影响中行与其业务联系,不会影响中行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也不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全文]

瑞银:仍将致力与中行发展关系

瑞士银行发表声明称,“仍将致力于与中国银行发展业务关系,并将把中国业务作为一个整体”。中国银行发言人王兆文则表示,瑞士银行在禁售期过后出售股份后“是一种正常活动”,这一交易“应该不会对中行股价造成影响,因中行所有业务都表现良好”。 [全文]

瑞银下调中资银行股目标价

  瑞银昨日表示,中资银行股明年面临信贷周期及毛利受压两大挑战,决定调低相关股份的目标价,将工商银行目标价由6.9港元降至5.42港元,将建设银行目标价由7.98港元降至5.74港元,将中国银行目标价由3.81港元降至3.35港元,将招商银行目标价由40.5港元降至25.37港元,维持上述股份“买入”投资评级。[全文]

瑞银抛售未对中行股价造成冲击

  瑞银抛售中行解禁股并未对中行股价造成冲击。1月5日,中行H股收盘价每股2.21港元,较2008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上涨4%。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表示,“此次瑞银抛售解禁股是向机构投资者配售,不是在二级市场上卖的,对于股价没有直接压力。”[全文]

外资减持VS投资价值

发言人:“中行目前所有业务都表现良好”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瑞银抛售中行是其为修补资产负债表所做的无奈选择,而遭遇沽空后的中行却迎来大涨,恰恰表明其投资价值已被市场认可。拥有良好的业绩才能支撑股价走强,中行发言人此前曾表示,“中行目前所有业务都表现良好”。[全文]

分析师:瑞银出售中行不影响A股股价

中信建投证券金融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瑞银出售中行的股价折换人民币只有每股2元多,其抛售的股价非常低。从中国银行的价值来看,H股股价较A股折价约30%,瑞银出售对中国银行A股股价没有太大影响。[全文]

中国银行业仍具投资价值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瑞银抛售中国银行股份,不代表外资股东对中国银行业基本面看法的改变,完全是出于对二级市场股价的考量。但单从投资角度而言,中国的银行业仍具投资价值。[全文]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纯利润同比增长32%

  中国银行公布的业绩显示,前三季度录得股东应占溢利599.43亿元人民币(下同),较07年同期增长31.82%,每股盈利0.24元。期内营业收入升26%至1,775.08亿元。 [全文][花旗建议增持]

外资股东可能继续减持中资银行股?

美国银行再次出售56亿股建行H股

2009年1月7日,美国银行目前正寻求以股份配售方式出售价值最高达28亿美元的建行股份。该知情人士称,美银将以每股3.92港元的固定价格出售56亿股建行H股,筹资220亿港元。[全文][建设银行就美国银行减持事宜表态]

战略投资者缘何变战略投机者

资本的天然逐利性使得这些跨国巨头“熙熙即为利来,攘攘即为利往”。“适当时机”的抛售,虽无可厚非,却反映一个重要问题:战略投资者不是长期投资者。在短期利益诱惑下,战略投资者们必然会采取套现了结的机会主义行为。[全文]

利润背后的战略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专家谭雅玲昨天表示,表面上看,美国的金融机构被金融危机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但真实的资金压力如何仍待观察。[全文]

里昂证券料外资股东可能继续减持中资银行股

里昂证券对于瑞银于禁售期届满后,以折让价配售所持中行(03988)1.6%股权不感意外,并估计外国投资者可能继续减持H股银行,尤其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虽然配股及减持的传闻或会令中资银行股出现短期波动,但相信大部分有关风险已反映于股价上。[全文]

小调查

  

您认为瑞银期满套现,是否因资金压力
肯定是
不是,仅是套利行为
不好说

瑞银抛售是否会影响中行A股股价
是的,会影响
不会,影响不大
不好说

美银的套现冲动

  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美国银行发布的财报称,该行第三季度美国银行盈利为11.8亿美元。面对盈利锐减68%的窘境,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刘易斯说,这是他39年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时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