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除了与普京的会面,还会晤了墨西哥总统、阿根廷总统。 [详细]
会场设在圣彼得堡郊区的康士坦丁宫,有摆渡船接送记者往返会场和圣彼得堡市。[详细]
G20领导人峰会前一直专注于叙利亚局势,一些人仍希望找办法稳定突然变得动荡的新兴市场。最近几年,G20应对的大多数经济威胁都源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大量资金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4日晚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在5日即将召开的G20会议上,叙利亚问题和新兴市场动荡或令美国如坐针毡。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对5日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进行了展望,文章重点阐述了各国相互监督影子银行的问题。
《纽约时报》刊文展望5日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该报认为奥巴马访问俄罗斯很难弥合双方的分歧。
2009年,G20领导人团结协作以避免可能出现的萧条,展示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力量。四年之后的如今,这种团结精神已遭破坏,政策协调过程磕磕碰碰——如果说确实存在协调的话。
俄罗斯总统普京周三表示,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问题上双方最好不要动怒,应该彼此忍耐并寻求解决方案,因为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非一直都是顺利的。
G20峰会常规讨论主题包括全球经济展望等。今年在常规工作之外,重点关注政策评估特别是财政政策的量化方法设计、中长期财政目标设置策略、溢出效应影响、再平衡问题的讨论。
G20将支持IMF完成治理结构改革,推动在2014年1月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但是美国至今未能在国内完成IMF第14次份额改革的国内立法程序。该问题已成为美国财经外交的软肋。
在能源可持续性议题上,与其自身天然优势相关,俄罗斯希望加大G20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并组织了大量的讨论和会议。尽管建设可持续性和无污染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谈判效果可能有限。
“反对贸易保护”几乎出现在每年的峰会宣言中,但成效微弱。对于全球贸易投资格局的变化,G20似乎反应过于迟钝,有些令人失望。
就业合作领域:创建绿色、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加大青年培训项目投入,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促进青年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欧盟方面表示,全球经济走上复苏轨道,然而当前全球增长依然面临风险,因此欧洲领导人应当在墨西哥峰会上发出一个明确、可信的信息,呼吁各国全力促进增长。
G20峰会常规讨论主题包括全球经济展望、各成员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相互评估等。今年在常规工作之外,重点关注政策评估特别是财政政策的量化方法设计、中长期财政目标设置策略等。
受金融监管职能与金融机构相对独立的启发,俄罗斯在G20框架下首次提出加强独立反腐机构的建设。该倡议具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国别差异大,仍存较大实施阻力。
成果:与会领导人通过了《洛斯卡沃斯宣言》,强调G20成员要协调一致,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共同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旨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行动计划,从短期和中期两个层面为全球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成果:会议通过旨在促进增长与就业的“戛纳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重申相互协作的决心,并在此次峰会上做出了决定以重振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社会融合和令全球化为人类需求服务。
成果:峰会商定截至2011年的法国峰会之前解决经常项目设限问题,以消除全球经济的失衡问题。同时还商定,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提高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并克制竞争性货币贬值。
成果:在最后发表的《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中,各国强调,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保持经济平衡稳定增长,同时着手改革国际金融系统。二十国集团的最紧迫任务仍然是加强复苏,为未来经济的平衡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仍然需要继续执行现有经济刺激计划。
成果: 同意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份额向发展中国家转移5%和3%,以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在金融监管方面,对金融高管薪酬进行改革、把金融衍生产品纳入管理、实行跨国金融监管等。会议还就经济刺激方案退出机制、世界经济形势走向等进行了讨论。
成果: 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首次提出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及实施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