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工商》2004 > 正文
 
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 17:22 《中国工商》

  没有民营企业,谁来吸纳富余劳动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惹谁了?

  在经济上不要过分强调“所有制”问题,过分强调“所有制”本身就有歧视民营经济的意味。要对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宽容一些,他们的底子很薄,创业很艰辛,很难,需要鼓励,特别是需要舆论的支持。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出版研讨会侧记

  ○ 文/本刊记者 江耀进

  如何认识民营经济,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在中国却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有时候成为“问题”。由黄孟复主编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以其翔实的资料和坚实的立论,对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透视,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据悉,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报告。今年6月16日,该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胡德平,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侯春云,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为何要编纂中国民营经济报告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共89万字。全书共分五大版块: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总报告;2003年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中国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报告;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调研分析报告;民营企业发展报告。它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了解和掌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辅助材料,有助于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并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对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根基在于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的根基在于众多的民间投资者。目前,我国个体户3200万,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770万,民营企业平均注册资本127万。去年新增加民营企业57万家,新增加注册资本1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天增加155多个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专家估计到2010年,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在3000万~4000万人之间是可能的。成千上万民营经济大军每天都在投资和消费,他们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每个民间投资者的能量虽然有限,但他们的总和就是汪洋大海。我们的政府部门要把经济分析的重点同时放在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上。

  黄孟复主席说,民营经济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话题,搞这个报告就是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和前景进行客观描述。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民营经济研究机构,全国工商联作为群众性民间商会,是广大民(私)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当承担这个责任。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晓华说,对民营经济如何发展,全国工商联每年都要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请各方面人士参加,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编纂中国民营经济报告,主要是让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中国的民营经济到底是如何发展的,其前景又是怎样,消除社会上对民营经济的一些认识误区。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陈佳贵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每年都出版中国经济发展白皮书和蓝皮书,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现已形成了品牌优势。但感到遗憾的是,以往没有一部全部客观描述中国民营企业的蓝皮书。全国工商联不仅填补了这项社科研究空白,也填补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空白。现在已有了良好的开头,他希望每年都编纂一部,把这项工作做下去。

  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

  在此次研讨会上,何谓“民营经济”,一开始就成为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热烈争论的焦点。

  对于民营经济的界定范围,黄孟复主席说,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对其定义采取扣除法。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如果不做特别说明,所出现的民营经济一般都是指狭义的民营经济。

  黄孟复主席说,民营经济就企业数量而言,占全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其中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是普通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小康的基本形式;民营经济中的股份制经济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是一种混合经济,具有资本社会化的明显特征。民营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民本经济”;说得浅白一点,民营经济是老百姓经济。它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千千万万老百姓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是必然趋势,中国的小康社会需要动员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家庭企业,大企业是少数。比如浙江经济奇迹的秘密就是发展了、支持了、实现了老百姓经济。浙江数以万计的民营企业家都是来自普通百姓,很多是农民出身。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民营企业研究专家晓亮教授说,他认为民营经济应包括个体、私营、外资、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和国有民营企业等。他甚至认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二国营”,不属于民营企业,主要理由是,它有主管部门,特别是企业领导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跟国有企业毫无二样。他还说,强调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民营企业一个组成部分,是由于现代社会已处在信息社会、科技社会、知识社会阶段,况且,中国的民营科技企业这些年得到迅速发展。他预测,在十年后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将占有很大比重。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蔡继民则提出自己看法。他认为应慎用“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在《宪法》和有关正式文件中只提“非公有制经济”,而未提过“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因此还是用“非公有制经济”这个词为妥。他进一步阐释,在传统观念里,“私有制”和“剥削”是一对孪生兄弟,这才是问题之所在。中共十六大报告已明确把“非劳动收入”纳入收入范畴。所谓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过去,我们对“私有制”的认识误区就在这里。如果还是回到过去的观念,那么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和技术和管理人员也成了剥削者,这从理论上讲不通。他认为,剥削与所有制没有天然联系。

  对于蔡继民不用“民营经济”这一概念,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司长陈全生表示相反意见。他觉得“民营经济”这个词很好,甚至没有再好的词来表达这种“民本经济”。就中国现实而言,中国99.9 %以上都是小企业,而小企业又以民营小企业为主,是民营经济的主力军。大家想一想,还有比“民营经济”更恰当的词吗?他从人口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口过剩,如果不搞民营经济,不仅经济搞不上去,政治和社会都将会不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到政治和社会能否稳定的大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大声疾呼:现在还存在着“所有制”崇拜!这是非常可怕的。他认为在经济上不要讲“所有制”问题,讲“所有制”本身就有歧视民营企业的意味。为什么民营企业难以享受国民待遇,就是与崇拜所有制有关。大家都在办企业,凭什么国有企业在政策、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优于民营企业,这本身就不公平。在经济上,关键在于效率和公平,以及财富如何分配。事实证明,即使民营企业深受歧视,但它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国有企业,在税收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还创造了至少一亿人的就业岗位。光凭这两点,我们不仅不能责难民营企业,更应该感谢民营企业,并使之壮大发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惹谁了

  这些年,民营企业家已成为社会焦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一有风吹草动,便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似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一团漆黑。比如,对“原罪”的讨论,还有“仇富心理”等,足以反映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怀有偏见和歧视,甚至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也是这样。

  黄孟复主席对此动情地说,民营企业与其他形式的企业一样,有兴旺发达的时候,也有遭遇困难甚至破产的时候。这本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民营企业一旦陷入困境,媒体大炒特炒,甚至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似乎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对待民营企业家的态度也是如此。一旦民营企业家“出事”,媒体和有关部门紧追不舍,似乎要一棒子把人打死。

  黄孟复主席打了一个比喻:对待某些“出事”的民营企业家就像对待自己调皮的孩子,总不能用大棒打死他吧!我们还是要教育、引导和呵护;退一步说,就是孩子犯法了,去劳教了,你也还得教育,给他出路呀。感到欣慰的是,中共十六大以后,民营经济呈井喷状态向前发展,但不可否认,还有一些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改善。希望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多理解,特别是对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要对他们宽容一些。他们的底子很薄,创业很艰辛,很难,需要鼓励,特别是需要舆论的支持。他们创业初期是为生活,有了积蓄想尽快发家致富;富了之后,他们开始实现产业报国的大志。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说,不能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求全责备。没有民营企业,谁来吸纳富余劳动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惹谁了?中国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充分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哪来收入,没有收入哪来消费,没有消费又怎能促进经济良性发展,这是经济学中一个基本常识。片面夸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负面因素,实际上缺乏对国情的基本认识。为什么民营企业“三难问题”(进入难、准入难、诉讼难)至今难以解决?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公正,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周天勇教授说,他到德国等欧洲国家考察,这些国家对个体企业几乎没有政策限制,谁想办企业都可以,无须审批,不需营业执照,还有什么办“证”之类的问题。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说,民营企业受歧视,待遇不公,主要是观念问题。我们搞了那么多年的计划经济,一些人包括政府官员至今没有换脑筋。怎么办?改革行政执法,清除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和法规,使民营企业真正享有国民待遇。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侯春云说,民营经济目前正以20%(GDP)的增长势头快速发展,比国有经济增长快得多。民营企业应该积极投身于国有企业破产兼并重组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不是等企业快破产时才来兼并,而是在陷入困境时就开始兼并重组。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他认为,股份混合制是民营企业值得研究的问题。

  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胡德平总结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2003)》出版了,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自拉自唱,出了书要有评论,要让社会各界都了解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和前景,这样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另外,他还提出需要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协调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阐释;民营企业怎样做大做强;如何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政府怎样服务和监督民营经济等。


  系列报道:

  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

  谈谈民营经济的科学发展

  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应考虑的文化传播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民营经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