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宾:大行的软肋 通涨通缩的中国特色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9:48 新浪财经 |
张庭宾,新浪专栏作者,1970年6月生,安徽灵璧人。199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工人日报》驻安徽、《南方周末》驻上海记者。2001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时加盟,先后领衔创办了管理、财富、商业和商业评论版块,历任评论管理部主任、商业管理财富部主任,编委等职。2004年10月至今,任《第一财经日报》财经新闻中心编委。 10月10-10月14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庭宾。----编者按 大行的软肋 通涨通缩的中国特色 10月11日 星期二 文/张庭宾 8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3%,当这个数据公布之时,关于中国2005年宏观经济通涨抑或通缩趋势,是否加息的争论基本终止了。 就像我们在国际石油问题上失误一样,大多数国际投行的中国经济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失算了。在去年底,他们几乎一边倒地预判2005年中国的CPI将达到7%—10%。 相形之下,《第一财经日报》预测得非常准确:“若以2004年底的既定政策不变为判断标准,2005年通货紧缩的概率将大于通货膨胀,其比例为6:4。但考虑到货币和执政当局的随机调整的能力,以及PPI等上游指数的压力,全年实际发生轻微通货紧缩的概率小于轻微通货膨胀,其比例为4:6。” 这个预测不仅判断到目前的结果,也计算到过程中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比如2005年3月份,央行将超额存款储备金利率由1.62 %下降到0.99 %,以刺激银行增加信贷,从而扭转通紧的趋势,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水落石出了,看似轻松。可过去10个月来,我们与特约评论员吴敏、那复祺在这个判断上坚持不动摇,是一件需要意志力的事情,曾几何时,加息和通涨的舆论几乎将我们淹没。 我们的定力来自于对中国经济的了解。在1999年7月,我曾撰文《通缩:市场的七年之痒》时就指出:通缩貌似市场责任,实为计划所致,由于简单外延拉动型的增长模式导致“投资效率低下,投资损失导致大量的货币沉淀,货币变成了数以万亿元计闲置资产和库存商品,成为退出市场血液循环的’货币肿瘤’。这直接表现为银行中的坏账。” 按照2002年3月时央行行长戴相龙的口径,国有商业银行2001年底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5.37%,总额约22898亿元,这还不算“债转股”从四大行中剥离的15688亿元。 由于这些巨额货币退出流通,同时1990年代中后期的教育、医疗、养老的“市场化改革”,民众的未来预期负担大为增加,也抑制了消费。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货紧缩的出现在情理之中。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从那时起,就成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最近几年的通涨和通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副产品。 2003年初,上海欧美同学会邀请我为他们的迎春茶话会发表演讲,当时我就指出:“2003年出现轻微乃至适度的通货膨胀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根本而言,消解存量不良贷款隐患需要“保持GDP的增长速度,同时维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从两个方向同时削减不良贷款(比例)”。当然,2004年8月,CPI出现5.3 %的阶段性高峰,也有“世界工厂”潜能爆发、热钱进入国内赌人民币升值,央行兑换美元从而增加了基础货币发行量的因素。但更关键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放收信贷的心态。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道路的明确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在近三、四年来出现“一放二放三收”的特点。2002年,国内曾一度出现改革争论: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存量股改上市,还是限制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扩大外资和民营金融份额。正当权衡之际,国有商业银行迅速扩大信贷规模,实际封堵了后者的可行性;2003年后,股改上市的道路初步厘定后,不少国有银行将上市简单理解为“降低不良资产率”,因而扩大贷款规模,从而以扩大分母的方式降低不良资产率;2004年底以来,随着国内上市希望渺茫,海外上市标准严格,尤其是“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深入人心,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出现惜贷的情况,造成了货币传导机制的失效。 这些转型经济、新兴市场的特殊经济规律,显然不是西方成熟市场的经济周期理论所能解释和指导的。某些大行的经济学家用“加息周期”来判断CPI上涨显然力有未逮。 造成这个误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经济学家大多预判2005年人民币升值7%—10%,最大胆的预期是18%。7%的升值空间就会极大刺激国际热钱投机中国,大量的非法美元会偷渡进中国,迫使中国央行将其兑换成人民币,从而增加上万亿的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发行,进而导致通货膨胀。而实际情况是,人民币兑美元一次升值幅度仅仅2.1%,还不够投机者们的拆借成本,因而热钱反而开始降温了。 显然,某些大行的经济学家们还需向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先生学习,超越本行的利益,加大对中国特色转型经济的研究,就像我们还要向国际投行的经济学家学习汇市与期市的规律,学会把脉对冲基金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