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燕生:大国均衡不仅仅是货币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0:58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大国均衡不仅仅是货币问题 文/张燕生 我觉得对中国的金融来讲,现在确实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我们现在是出口第一大国,很快就会成为贸易第一大国;我们一直稳居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第一,曾经一段时间还成为全球FDI第一大国;我们现在还是全球外汇储备的第一大国。这三个“第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发生在涉外经济。但对国内来讲,我们是第三经济大国,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我们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这就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储蓄怎么才能够有效、合理地转化为投资。如果说资源、能源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硬约束的话,这是另外一个硬约束。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内外不均衡,尤其外部的不均衡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当我们涉外经济成为第一大国时,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非常大,贸易摩擦的程度非常大。外汇储备现在突破了1万亿美元,2008年花旗银行估计可能就会达到1.5万亿美元,我个人认为它的预测太保守了,我认为会远远突破这个数字。因此,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就涉及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问题,尤其是探索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方式,能够采取综合的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要实现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不仅仅是货币政策的问题,而是要多管齐下。我认为要包括:第一,经常项目怎么来减贸易顺差;第二,资本项目怎么来减资本顺差;第三,外汇储备怎么调整。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革,包括行政机制的改革、下一步汇率波幅的放宽,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要非常谨慎。 所谓谨慎,就是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你不能期待着它能解决我们的收支问题、外汇储备问题,以及整个的涉外经济不均衡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中国不是一个货币经济,中国是一个半货币、半市场、半开放的经济,因此,你要想去解决内外均衡问题,解决国际收支平衡的问题,你想靠价格的手段来实现,我认为效果不会太好。首先,人民币汇率变动、弹性的浮动要浮动到多大的程度才能够改变目前全球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第二,中国的实体经济部门像产业和企业能承受多大程度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第三,我们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做好的准备有多么地充分? 我们知道,所谓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弹性浮动由价格供求关系决定,那么,它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基础和市场体系。从目前来讲,我们的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如此的不完备,你怎么可能让它来决定价格。更何况我们的企业对外汇管理方面没有准备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用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浮动来达到市场预期目的,这是一种幻觉,不但中国做不到,美国也做不到。美国做不到的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元已经用理论和实证都说明了美联储要想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方式来达到美国的市场平衡,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成功。日本结果证明付出最惨重的代价,因此,中国对这一点应该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 我认为人民币的弹性浮动是逐步的,有些人想用人民币升值来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知道,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是长变量,最少是五年、十年以上,一个结构调整周期最少五年,一个增长方式转变最少十年,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一年最少可以达到5%以上。这样,如果你想用价格的方式迫使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第一做不到;第二,它只能破坏你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第三,就是你想解决贸易顺差是不可能的。 (本刊记者钟加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