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仍在接受证监会调查的东方电子(0682)在其澄清公告中承认:“公司在信息披露、利润确认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果的确认将以证监会的调查结论为准。并在证监会结束调查作出正式结论后,在第一时间予以公布。”这一公告表明,东方电子的确存在较多的问题。
高速成长受到怀疑
自1997年上市以来,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公司每年的利润率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给市场树立起“真正”蓝筹股的形象。总股本从1997年上市时的6830万股,经多次高比例送配转,增加到2000年底的91795.2万股。然而,股本的高速扩张并没有造成每股利润的稀释,公司净利润从1997年的7061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47296万元,增长了6.7倍;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高达30%。2001年中报显示,东方电子每股收益仍然高达0.27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5%,这在上市公司中是不多见的。而东方电子的利润率也出奇的高,2000年为35%,远远高出其它几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电力自动化行业无可争议的技术权威,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技术系副教授刘建政认为:“单从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百分之三十几的利润还是显得有点过高。一般来说,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几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那么,究竟是相信专家还是相信东方电子披露的业绩呢?这虽然还有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论,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东方电子的高增长确有值得人们推敲的地方。
信息披露存在疑点
东方电子在行业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1999年东方电子称自己“是全国最大的电网监控自动化软件开发、硬件设备研制基地”,2000年“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始至终,东方电子一直以行业龙头自居。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清华大学的刘建政副教授和董春州教授介绍,电力自动化包括变电站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几个方面,在变电站这个领域,东方电子应该是不会占有半壁江山。若果真如此的话,东方电子在信息披露上就存在误导投资者的嫌疑。另外,2000年3月8日,东方电子刊登公告称,拟投资人民币1亿元在北京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有限公司。但至2001年中报,网络项目仍下落不明。这不禁使投资者怀疑上市公司有迎合机构炒作而杜撰触网题材的嫌疑。如果事实果如猜想的话,这种行径足已构成严重欺诈了。
财务状况不容乐观
该公司在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576万元、137501万元和70292万元,而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也随主营业务的增加不断的增长,增长幅度甚至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截止到200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已经高达58230万元,占200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2.8%。在应收款增加的情况下,东方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4595万元,这说明公司的赢利能力和流动性正在下降,财务状况正在恶化。对此,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的分析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行业应收账款时间放缓,过去预付货款是40%,现在降为10%;另外,东方电子目前接的大工程越来越多,无形中也延长了货款的回收期。不知这种说法能否让投资者信服?
今年上半年东方电子上缴增值税580万元,但去年8至12月上缴的增值税就为2460万元,由此表明东方电子今年上半年的生产形势并不乐观,这与公司宣称的形势大好、收入增加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上市公司与机构是否操纵了股价
令人觉得神秘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即中经开也与东方电子有着亲密的关系。据了解,东方电子上市时,中经开是它的承销商。中经开及其关联机构1999年开始一直重仓持有东方电子。东方电子还曾披露公司有3000万元委托给中经开经营,用于投资国债,年回报率为10%。然而,在2000年中报中,中经开似乎就从东方电子的前十大股东中全身而退了。到2001年6月30日,基金景宏与基金景福两家基金仍然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七和第十大股东。基金景宏与基金景福均系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而中经开正是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之一。从上市至今年年初,4年来其股价累计飙升60倍以上,公司与机构自然大获全胜,尤其是1999年12日27日东方电子23246.73股内部职工股上市之日,市场对此毫无惧色。机构与上市公司是否有操纵股价之嫌呢?目前尚不可知。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证监会能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交待。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