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日贸易战 解铃还须系铃人

2001年06月26日 18:03  光明日报 

  陈志江/文

  针对日本对中国生产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等三种农副产品进行紧急进口限制,中国政府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机、空气调节器征收特别关税,并于22日正式实施。这一消息,立即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自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30年来爆发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战,并有逐步升级之势。

  对此反应最激烈的是日本政府主管对外贸易的通商产业省,反应最为过激的是自民党国会议员。他们在要求中国立即撤销相关决定的同时,还声称要停止向中国提供政府援助。

  以外务省为首的部分政府部门则对日本政府的决策表示不满,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微博]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因为我们采取了保护措施,才导致了对方进行报复,这样做很不好。”

  日本财界、企业界则对贸易战的前景感到担忧,纷纷指责日本政府:“为什么我们必须成为日本农业保护的牺牲品”。他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尽快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对话,达成谅解,以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日本学者更是尖锐地指出,“现实条件下只有让支持率异常高的小泉首相出面,首先解除对中国三种农副产品的紧急进口限制,才能化解日趋激化的中日贸易战”。

  应当说,日本各方面的反应是正常的,点出了问题的实质,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首先是要看小泉内阁是否像其在竞选中声称的那样,不惧怕疼痛,大胆推行经济结构改革。

  由于日本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对某些领域实行保护主义,使得它的农业、金融、保险、物资流通和建筑业等领域一直缺少竞争力,处于非常脆弱的地位。近年来,出于适应日本国内市场需要,部分日本农业开发公司开始在中国寻找出路,由日本提供种子、技术和设备在中国生产大葱等农副产品,然后出口日本。由于中国劳动力便宜,土地肥沃,不施化肥,生产出的农副产品质量高,价格低廉,深受日本广大消费者欢迎,然而却遭到日本国内部分农户的反对。严格地说,此次有关三种农副产品之争其起因不是中国对日本搞倾销,而是变相的日本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本政府出于捞取政治选票的需要,为了保护这部分农民的利益,轻率作出对三种农副产品实施紧急进口限制的措施,其实质是经济政策方面的倒退。这种倒行逆施的措施不仅遭到了中、美等国的反对,在日本国内也极不得人心。《每日新闻》指出,“与大葱等相比,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已占到日本市场份额的60%。为什么允许穿中国产衬衫而不允许吃中国产大葱?无论怎样解释也是说不通的”。“日本增加向生产成本低廉的中国直接投资,将产品和农作物向日本返销,以此达到中日共荣。这是符合经济原理的合理活动。如果高筑贸易壁垒,损失的是日中双方的利益。”事实也确实如此,中日之间的三种农副产品的贸易额只有240亿日元,而日本向中国出口的汽车等三种工业品的贸易额却高达672亿,为了240亿而牺牲672亿,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愚蠢之举。更为严重的是,在改革旗帜的掩盖下,行倒退之实已成为今日小泉内阁的经济和政治政策的主流。仅以中日贸易为例,被日本列入准备实施紧急进口限制黑名单的中国产品还有毛巾、领带、袜子、木筷、鳗鱼、自行车等等,照此发展下去,日本只有回到闭关锁国的封建时代去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平等互惠的双边贸易?

  尽管日本各界对小泉内阁挑起的中日贸易战的现状和前途感到不满,但贸易战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好转。这是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日本政府不改变其在经济政策上保护其落后产业,在贸易政策上对中国实施歧视的政策,不主动解除对三种中国产农副产品的紧急进口限制,中日贸易战就不会得到平息。但此间舆论界人士普遍认为,小泉内阁现在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获得农民的支持,确保在7月举行的参院选举中获胜。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而牺牲长远的经济利益是小泉内阁的首选。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