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薪、月薪、年薪:哪个更合现代人心?

2001年04月27日 10:23  人民网 

  市场报4月27日报道:一周以前,一家上海企业在京宣布,他们已对员工实行“周薪制”,月薪已淡出企业,并且他们期待利用这种薪金制度来吸纳人才。尽管这家企业自称“绝无炒作之嫌”,此举却依然招来了众多质疑的目光。

  也许“周薪制”在这里真的只不过被企业当成一个卖点,而作为工薪族的我们却忍不住由此展开了想象:如果一周发一次工资,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周薪制”江湖现身

  其实,在这家上海企业打出“周薪制”的旗号之前,它早已在国内其他地方多次现身了,只不过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而已。

  前不久,“周薪制”在成都亮相,一家网络开发公司宣布实行“周薪制”,开始每周给员工结算和发放工资。而在几年前,浙江西冷公司、北京25中将实行“周薪制”作为一项改革措施,也曾经被媒体报道过。

  “周薪制”在英、美、澳大利亚等国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服务行业,薪酬大多按小时计算,然后每周发放。据说,每到周五的发薪日,年轻人领取了一周的劳动所得,交了房租水电之后便会安排一大堆的节目将其花光,然后下周再挣、再领。在国外比较常见的“周薪制”一旦现身国内,往往被看作是别出心裁的举动,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调动起人们更多的兴趣。

  “周薪制”的频频现身会不会对目前以月为主的工资发放方式产生冲击?近几年来,随着钟点工在家政服务行业的兴盛,人们对“小时工资”已经司空见惯,出于反腐倡廉和深化改革的考虑,许多有识之士在呼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如此,现在是不是到了对月薪制的“垄断地位”提出质疑的时候了?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说:“讨论工资是一月发一次还是一周发一次,并没有多大意义。应该探讨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几种工资发放的形式与不同职业的工作特征、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之间的关系。”

  工资按周发、按月发意味着什么

  上周来京推销“周薪制”的上海赛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解释推行“周薪制”的原因说:“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他们感到原来用月薪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的做法已经落伍。缩短结薪周期,每周对员工进行考核是他们实现人力资源节约化、密度化的探索之路。过去一年对员工进行12次考核,而现在一年要进行50次考核。企业通过这种高密度的、制度化的考核,使员工的精神处于高度亢奋之中,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事部人才科学研究所曾毓敏女士介绍说,工资对于劳动者具有保障功能和激励功能。过去我们实行铁板一块的“月薪制”,主要是强调工资的保障功能,现在,企业出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开始注重发掘工资的激励功能,“周薪制”的出现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

  曾湘泉教授指出,对于用工单位而言,从年、月到周、日、小时,工资的计算单位越具体、越小,越有利于企业节省成本。因为核算单位越小,意味着对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的统计越精确。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薪金的发放形式与不同职业的工作特征和与之相配的用工方式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打个比方,一个研究人员的工资不可能按小时来计算,因为他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通常需要一个月、半年甚至几年才能见出分晓。同样,也不可能对一个建筑工人实行“年薪制”,除了这个职业的不稳定性因素,以年为周期来对他进行绩效考核也是不可想象的。

  小时工资和年薪制是两个发展方向

  曾湘泉教授介绍说,目前在国外最普遍实行的其实是小时工资和“年薪制”,“周薪制”是建立在小时工资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是按小时计算工资,包括教授、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银行出纳在内的以脑力劳动为特征的许多职业都实行“年薪制”,而与服务业相关的从业者大多按小时拿工资。

  他认为,这两种薪资发放形式也会是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趋势。拿服务业来说,流动性、临时性是这个行业的从业特征,如果将工资的核算单位改为小时,薪水的发放周期由目前的月缩短为周,不管对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个人而言,恐怕都更加恰当。

  “年薪制”在我国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有许多大学对教授实行“年薪制”,或者按年发给教授津贴。在一家美资公司工作的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们公司从总监一级开始,企业高层都拿年薪,这与高层管理者所肩负的责任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需要从长远去考虑公司的发展,年薪于他们而言更相宜。一些国内企业近年来也常常打出年薪多少的旗号来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

  但就目前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还主要是“月薪制”在大行其道。曾湘泉教授认为,这除了因为“月薪制”更符合我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习惯之外,还因为存在着税收上的制约条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是按月缴纳的,目前许多企业在推行年薪制的过程中,都不得不另外采取措施来规避税收的问题。他最后强调,最重要的并不是呼吁改革目前的工资发放形式,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改造其背后的薪金制度和工资考核方式。如果相应的制度没有构建起来,盲目地改革工资发放形式,不仅没有真正的意义,而且还可能出问题。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首尔7盘外招伤恒大 里皮回击首尔刁难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