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主办,华夏、闽发证券公司协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九五”回顾与“十五”展望》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等部门的知名经济学家,就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专题研讨。
与会专家提出,政府在今后的财政政策选择的考虑中,首先应考虑调整财政投资政策的内容和方向,尽可能放大政策的即期扩张及中长期的维持与推动效应。包括更多以财政贴息、参股和担保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对技术装备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给予更大的财政支持,发行专项建设国债;其次加大财政政策的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积极推进费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间的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最后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
专家对于货币政策的基本判断是,长达三年的通货紧缩局面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物价回升的苗头已经出现。但如果认为,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是经济健康增长的伴生物,那么,目前这种物价上涨仍属正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没有必要调整现有的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但鉴于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当“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各类实际经济变量、各种物价以及实际利率的走势仍然是必要的。(郭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