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非公经济》周刊报道所受到的关注,7月,本报记者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工作访问。在此期间,本报记者在美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广泛而深入地采访了科技公司、农场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和新闻媒体。相信他们的经验会对我们各行业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前五期我们报道了对《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商业周刊》、《纽约商业》和《圣何塞水星报》的采访,今天刊登访美系列报道第一部分内容——《与美国报人对话实录》之六。
同一城市两报合作竞争——与西雅图时报商业专栏作家对话
美国西雅图时间7月20日,本报记者来到华盛顿州最大的报纸——西雅图时报,它由西雅图时报公司——一个家族企业出版,它的采编人员有250人。该报商业专栏作家Stephen H.Punphy接受了采访。
问:西雅图时报面临的竞争情况如何?
答:在这里还有一个西雅图邮报与我们竞争,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争关系,即在采编上竞争,在经营上合作。也就是说,邮报的发行、印刷由时报来做,采编系统各自独立。
西雅图邮报的控股权是由一个在纽约的大出版公司掌握,西雅图时报的控股权由一个家族掌握。但两家报纸的广告部是同一个,一般上这家报纸的广告也同时上另一家,广告收入的分配有合同进行约束。为了避免违反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对于利润怎样分配,成本归哪家,双方签定了详细的合同。
问:两家报纸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答:西雅图时报创刊于1890年,西雅图邮报创刊的年度差不多;现在时报的发行量是22.5万份,周日发行量达到50万份,成为美国西北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邮报的发行量是16万份。
两家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报纸激烈竞争了很久,有一个时期各有拉报的卡车和印厂,不同的发行网络。双方第一次合作是在1985年,签定合同这一年,邮报每月亏损50万美元,濒临破产。两家签定合同是依据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的《保护报业法》,该法允许出现报业集团化和经营上的市场分割,以此来保证言论的多样性。所以两家报纸的新闻采编和社论是各自独立的。
在签定合同之后,广告收入的2/3归西雅图时报1/3归西雅图邮报。
问:两家报纸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完全合并为一家报纸?
答:批评者认为两家报纸没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时报编采方面比邮报更好些,邮报在表现手法上通俗法、表面化,如报道股价下跌,邮报只登出图表,而时报要说明为什么,对事件进行背景报道。
另外,时报的读者以前重点是住在郊外的白领阶层,邮报的读者则是工人,但现在产业结构调整,几乎都要成白领了,所以读者也没有什么区别。时报的社论是中间立场偏向于共和党,邮报则更加明确地偏向民主党。
签定合同进行竞争的情况,在美国报业是很常见的。很多城市报业竞争的结果是只剩下一张日报。总有一天,西雅图时报和邮报会合并为一家报纸。文并摄影/本报记者谢光飞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