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入世要揭中国医药业伤疤

2001年07月17日 13:01  中国经营报 微博

  钟华原

  我国日前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加入WTO后,一些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企业仍将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均递增速度可达到12%左右。但与此同时,这一行业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17000多家。从整体而言,我国医药行业质量并不乐观。首先表现在制药企业多、规模小。在众多的制药企业中,大型企业只有314家,其余均为中小型企业,规模效益差。我国制药企业利润总和还不及国外一家大制药集团的利润额。二是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如国内已批准20多家企业生产干扰素,10多家生产EPO(促红细胞生成素),9家生产白介素-Ⅱ。以EPO为例,仅沈阳三生的EPO产量就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按积极、稳妥的原则做好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的工作将有利于该状况的改善。三是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不足。2000年,世界十大制药公司研发费用占其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69.91%,而国内制药企业研发的费用投入最多不超过3%,一般仅为0.5%-1.0%,导致我国制药企业新产品创新能力严重低下。四是企业整体质量不高,多数企业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国家六部委曾联合出台的《关于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的意见》,将使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直接面临生存的考验,将会促使医药行业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收购及淘汰工作,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药市场潜力有侍开发

  目前,世界上化学药物的开发越来越难,代价也越来越高。从国外新药开发来看,开发一个新药,一般花费1.5亿~10亿美元,历时10年左右,且合成的单体能够成功进入市场的几率只有1/10000~1/5000。纵观我国化学制药业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仿制的道路。建国以来,我国生产的3000多种西药中有99%是仿制的;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加入WTO后,仿制药将受一定限制。另外,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将导致更多的进口西药进入国内市场,给我国的化学制药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的一些原料药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出口品种。从性价比来看,这些化学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今后国家仍将重点发展。一些从事原料药生产的企业如哈药集团、鲁抗医药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等仍将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生物制药应加快步伐

  我国生物技术总体说来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现在国际上的40多种生物工程药物我国已能生产12种,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不力,致使市场需求量有限的同一产品却批准了10家企业生产,无序竞争导致竞相盲目降价。这种环境下将使生物制药企业重新洗牌,通过竞争来改变市场结构和促进淘汰,最终形成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成为行业龙头的局面,而不是现在的鱼龙混杂。对生物制药,前景可以持续看好且极具想像空间。从市场角度来看,生物制药也是最容易成为炒作热点的板块。

  据权威部门预测,“十五”期间,我国主要医疗仪器设备的销售将继续呈上升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己达548亿元/年,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从当前国际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来看,消毒、康复、保健医疗器械和大型仪器设备已经走过辉煌,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导管类器械、机能恢复辅助器械、激光类器械等和化学合成聚合物,则代表着当前国际医疗器械的最新潮流。如能从较高起点研究和开发这类医疗器械,则有望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曝陆川秦岚分手 男方要结婚女方不愿安定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