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大连电视台《第一访谈》 > 正文
 
尹明善:弄潮从来不嫌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 17:22 大连电视台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买壳入中超,不畏豪门烧钱运动。

  尹:奉陪到底。

  汽车年内下线,只为打造百亿力帆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尹: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世界上有先例。

  亿万富翁如何兼任省部级高官?

  尹:我现在大概是拿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参政议政,三分之一的时间经商。

  本期第一访谈,摩托帮主,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细说他的足球、汽车情结与从政一年心得。

  访谈背景:

  2004年,中超元年,也是重庆力帆的轿车元年。买壳,造车,力帆掌门人尹明善誓将足球产业与汽车业进行到底。然而,中超豪门烧钱运动愈演愈烈,玩了三年多足球,花费超过两亿的力帆能否承受?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已达123家,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力帆投身造车运动有几成胜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走上省级领导岗位的民营企业家,尹明善从政一年业绩如何?

  2004年5月26日,重庆力帆队客场0:2负于大连实德队,至此,重庆力帆一平两负,积分垫底,买壳入中超的它踏上的又是一条坎坷之路。5月12日,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在壮行会上曾说,为了这个中超联赛,力帆花费的代价是全国各个俱乐部中最大的。但是,“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力帆集团都不会让重庆足球这杆大旗倒下。”

   

  宁:去年你们是花了3800万元收购了红塔,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收购,那搭上了中超的末班车,也有媒体说你们是借壳还魂。

  尹:这些评论我认为都是比较中恳,这也反映出来力帆在足球上不甘退出的决心。当我们觉得我们可能被推出中超的时候,那我心里是特别特别的难过,所以我们在很早就在闭门策划,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保住我们的中超的位置,所以我们就想到买壳进中超。

  尹明善,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商——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从2000年起,连续三年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不过真正让他声名远播的却是2000年。这一年8月,尹明善以5580万的价格收购了前卫寰岛俱乐部,当年力帆队便加冕全国足协杯赛冠军,尹明善也由此踏上了烧钱之旅。发奖金,买外援,并拨款8000万元,买地修建足球训练基地和专用足球场。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力帆队此后一直挣扎在甲A中下游,并在去年跌下甲A,无缘中超。2003年12月底,绝不言退的尹明善斥资3800万收购了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的中超参赛资格及22名球员,尽管人们对这招借壳还魂毁誉参半,尹明善毕竟将重庆足球带回了中超。

  尹:全世界热爱足球的人数以十亿计,中国据说也有三亿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称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如此地令那么多我们的同胞弟兄、我的父老乡亲醉心,所以当听说重庆的寰岛足球俱乐部要退出重庆的时候,我们的重庆的球迷都黯然神伤。我就想,重庆哺育了力帆,我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在重庆这块热土上让我成长富翁,我又再仔细权衡一下,我也有实力把这个事情担起来。

  宁:您能透露一下,这四年里您对足球一共投入了多少钱吗?

  尹:三年多,大概两亿零几百万,接近两亿一千万吧。

  宁:这么大的一笔投入,您觉得值吗?

  尹:所以有的人笑我说是傻瓜,两亿多钱扔在足球里面去,这个怎么看呢?我想第一,我是回报社会,足球确实可以回报社会;第二,足球确实能够提升我们的品牌,因为在没干足球之前,全中国知道力帆的最多只有两千万人,在座的朋友没一个人知道力帆,但是我们搞了足球之后,一下子有几亿人,至少有三亿人知道了力帆,这种知名度的扩大,你用其它方式可能花两个亿你买不来。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好像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某种程度上合算,因为我是个商人我要计算。

  宁:您觉得当初在足球上所投入的这么多的精力和梦想,今天实现了多少?

  尹:实现了一半吧,所谓实现了一半,就是让重庆的父老弟兄觉得力帆对我们有所回报,是真心诚意地在搞足球。还有一半没有实现,就是还老亏损不赚钱,毕竟我是一个商人。

  宁:那您是把足球当成一个产业来经营?

  尹:是,我认为足球也是一个长线的投资,世界上搞足球的有亏损的,也有赚钱的。如果我仔细精打细算,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说不定哪天我也赚钱了。就像世界上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一年都亏损,但是到了洛杉机的奥运会,世界上出来一个尤伯罗斯,他第一次把奥运会赚钱了,按照他的模式,从此以后每一届的奥运会都赚钱。我们中国呼唤足球的尤伯罗斯,我希望我自己是,我做不到,其他人做成了,大连的徐明做成了我也高兴。他给我创造这个模式,我跟着他学,他也不亏本了,我也不亏本了,好事情。所以跟着这几点考虑,所以足球这个事情我还得要坚定不移地把它搞下去。

  2004年1月,经中国足协同意,力帆足球俱乐部与原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完成资源重组,正式成立重庆奇?足球俱乐部。3月2日,力帆集团又出资2850万元,正式冠名“力帆足球队”,并买下了球队球衣广告,力帆的大旗从而能够继续飘扬在首届中超的赛场上。

  宁:那从今年开始重庆力帆俱乐部将正式更名为奇?俱乐部。

  尹:那是因为一个规定,就是它不允许用大股东的名称来冠名,老的俱乐部没有这个规定,我觉得还有点不公平,为什么对我们新的足球俱乐部有这一条苛刻的要求?但是我们首先守纪律吧,既然中国足协是我的上级,它有这个规定我先服从。所以我名字就不叫力帆,但是我宁可用力帆集团花巨资来冠名,所以我的足球队还是得叫力帆足球队。

  宁:就是更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但是我看重庆的报纸还是习惯称你们是力帆。

  尹:我们请求他们一定要叫力帆,我也拜托大连电视台也叫力帆,因为那是一个不得已的名称。我只希望我叫力帆而不希望叫别的,所以这两个字我念都不愿意念它。

  宁:是啊,这两个字看起来也很怪,那个?还是单立人加一个车字。

  尹:这个含义如果查词典的话,一个车加一个人是掌握机器的人。比方说轮船上的驾驶员叫大副、二副、三副,而机械师叫大车、二车、三车,所以奇?也是一种有奇异的功能的掌握车辆或者机械的人,是这样一个意思。当然始终忘不了我们这种汽车的情结,当前我是一个汽车的情结,一个是足球的情结,把它们两个裹在一块,大概也能看得出老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一天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尹明善对汽车的热情和足球一样,几乎是同步升温的。2002年4月,重庆力帆收购重庆客车厂55%的股份;2003年10月,重庆特种汽车公司纳入力帆麾下;2003年年底,在重庆北部新区圈地500亩建设乘用车生产基地;今年3月5日,佩带力帆品牌标识和试车牌照的微型新车在重庆亮相,另一款装备宝马发动机的十万元级家用车也即将上路试车。一系列举动都在表明,摩托帮主力帆从“两轮产业”进军“四轮产业”的步伐已经悄悄提速,而力帆锁定中低档轿车与国外市场的战略也日渐清晰。

  宁:尹总,今年的3月5号,力帆的微型新车在重庆面市了,那现在这款车有没有推向市场?

  尹:还没有,因为我们中国又不管理这种严格讲叫超微型汽车,因此它还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我们正在跟有关政府申报,希望能够出现一种超微型汽车的标准。

  宁:还没有这个标准,那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拿不到这个牌照,会不会影响这款车的问市?

  尹:它现在好在卖到国外去不需要这个标准,所以我们先打国外市场。

  宁:那这款车的价位是什么样的?

  尹:人民币大概15000块钱,美金两千美金以下。

  宁:那如果将来在中国市场上,如果它出来的话,您觉得它的市场会好吗?

  尹:它的市场应该是大集镇小县城,因为我们国家的消费是一个多层次的消费。当然可能北京、上海、大连人倒不一定喜欢这种廉价的便宜的汽车,可是我们那些小县城的老百姓,他也需要有享受型的消费。说得具体一点,我不知道大连怎么样,至少是咱们重庆农民赶场——北方叫赶集——都不走路了,能搭公共汽车搭公共汽车,实在不行打个摩的吧,就是摩托车的士,大家都可以享受,人都需要生活好一点,轻松一点。

  宁:我觉得您的这个思路是蛮新鲜的,因为第一次听说一个汽车企业将它的产品定位为农民。

  尹:是因为我们现在摩托车的客户群是农民,所以我们跟农民弟兄打交道打得很多。

  宁:但是不论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它看重的都是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可是您的思路好像恰恰相反,您提出要做中国汽车出口的前十名,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思路?

  尹:开个玩笑,既然他们可以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到敌人的后方去?说不定他们大举进攻我们的时候,他们后面能留下来空虚的市场。事实上,根据我们摩托车的出口的经验,在全世界是一个更大层次的消费,有的国家比我们富裕,还有些国家比我们贫穷。所以我已经反复地调查,我得出结论:中国的汽车,包括轿车在国外一定有很大的市场。去年10月份我们控股了重庆专用汽车厂,更名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以前它没有什么出口,我们从10月份短短的七八个月,我们平均每个月大概能出口50辆客车——它以前是造客车的,4月份的订单是120辆。我们已经打开了哈萨克斯坦和尼日利亚的市场,我估计到了年底,我们的汽车至少会打开5个甚至6个国家的市场。所以我相信,我的汽车起步比较晚,在中国的汽车排名上可能是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前十名,但是我想出口进入前十名那就是三五年的事情。

  说到汽车,尹明善谈笑间充满了自信,他的自信源自他在摩托车行业传奇般的崛起。1992年,55岁的尹明善怀揣20万人民币杀入强者如云的重庆摩托帮,创办生产摩托车发动机的力帆。凭借创新、开拓与胆识,今天的力帆集团出口量雄居全国同行业老大,并且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发动机生产商。今年年初,尹明善宣布力帆汽车项目新厂区一期工程已经启动,预计投资5亿元人民币,年产轿车5万辆。前有春兰、美的、红塔、波导,后有五粮液、奥克斯,中国汽车产业高利润的诱惑使得众多知名品牌相继踏上造车之路,汽车产业也由此开始了又一轮“造车运动”,而人们也开始担心,这股热潮给新入者带来的究竟是福还是祸?

  宁:那说到力帆,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们做摩托车是做得最棒的,但是做汽车,有人会担心,力帆行吗?

  尹:对,我们自己也会问自己。首先是因为摩托车是一个小行业,它每年大概全国只有600个亿,还不如一个一汽,所以在这个行业无论你做多么大,就那么一点,而每一个企业都想做大。力帆去年销售收入45.8个亿,折合美金仅仅5个多亿。世界标准的话,上了100个亿算大企业,1000个亿才算特大型企业。我们用世界标准看是小企业,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提出来要百亿力帆。怎么才能上100个亿?做摩托车是永远上不了100个亿的,是小行业,所以必须要延伸、要扩大。而对摩托车到汽车最好的办法,就是自然地延伸,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世界上有先例:日本的本田公司,它们当初都是做摩托车的,到现在本田公司的摩托车仍然世界第一,但是摩托车只占本田的销售收入的9%,汽车占了它91%。这是我们力帆的一个好榜样,我们要向它学。至于说到力帆能不能做成,应该说首先一个企业家应该有自信。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像个农民企业家算个帐给你听,当前的中国摩托车15元一斤,我们还能赚钱,中国的面包车大概是24元一斤,什么捷达、桑塔那这样的轿车是50元一斤,高级轿车是100元一斤,力帆人做15元一斤的产品都能赚钱,做50元一斤的几乎是同样的产品还不赚钱,那力帆人实在是太不能干了。

  宁:这蛮新鲜的,多少钱一公斤来算。

  尹:是这样,因为摩托车和汽车都是材料加技术,而且这个技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坎坷、挫折、失败,但是我认为我们最后能够挺下来。就像我们当初做摩托车的时候,1992年,我们的资本金只有当时摩托车老大的万分之一,我们20万,人家20个亿,我们这万分之一通过十年的拼打,我们和它平起平坐。现阶段中国的汽车行业是比我们大很多,还没有我们一万倍吧?我们万分之一的时候都能够打拼上来,现在我们只有人家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所以我觉得还是蛮有信心的。

  宁:我记得3月份的时候,媒体就报道说力帆准备购买英国的罗孚汽车二手的生产线,那现在这个事情怎么样了?

  尹:力帆在定位自己汽车的时候,当时的决定是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引进,一个是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我们坚定不移地做,因为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我自己;而引进相当于谈恋爱一样,第一要门当户对,第二要情投意合,这是比较难,但是我们在不懈地追求。有些东西涉及到商机不便于批露,反正我们是敞开我们的大门欢迎。我们像娶个媳妇进来一样,媳妇也罢,怎么样也罢,但是我就讲了,一定要门当户对、情投意合。

  从去年开始,尹明善这个名字,就不仅仅意味着摩托帮主、亿万富豪,还成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的一个符号。

  “力帆人的平均月收入不过200美元,什么时候,力帆人也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月收入能到2000、3000美金,这一天才能谈成功。”

   

  今年4月30日,尹明善赴京参加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工商联组织的“关爱员工、实现双赢”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两年前,尹明善成为重庆市工商联会长,这是中国省级工商联自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担当“带头人”。而2003年1月12日,刚刚过完65岁生日的他又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进入省级领导岗位的民营企业家。

  宁:那您记不记得当时您听到您当选的那一刻,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尹: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连科长都没当过。

  宁:怎么会?

  尹:是,我能胜任吗?我会不会辜负了我的委员对我的选举,会不会辜负党对我的培养?真的是有些害怕。我自己评价,可能选举之后的两三个月中可能头脑都很乱。因为这种事情确实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一种壮举,这是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肯定、关怀和信任,而不是对我一个人,我只不过是个代表人士,选不出来一个尹明善,也会选出张明善、李明善出来。所以后来我想,第一我绝对不能让这个试点失败,自己一定要在这里边鞠躬尽瘁。所以尽管我有那么大的企业,我现在大概是拿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参政议政,三分之一的时间经商,一般地讲,星期一到五的白天基本上是参政议政,晚上和星期天、星期六还可以处理一点商务。

  宁:这好像跟我们想像当中不太一样,我们想像当中可能是恰恰相反,那为什么您会用这么大量的时间来从政呢?

  尹:因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协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协的工作是越来越多,实际上别说是三分之二,把我全部精力放进去也很难完成任务。那么会不会就把企业做小了?也曾经有这样的忧虑,当时我是处于这种心情,就是说小就小吧,反正这件事我首先要把参政议政的事情做好。但是一年多的时间证明,我的企业并没有缩小,去年在增长,今年也在增长。客观上是这种有我在,我的职业经理对我依赖性强;我不在的时候,他们独立性强,那就叫做有山靠山,无山自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职业经理反而成长了,这是客观我没想到带来的好处。所以这反而让我感到,我的百年力帆真有希望。原来我最害怕的就是富不过三代,就是怕没有接班人,那现在还行,真的还行。

  在商界与政界之间奔走,尹明善自感时光弥足珍贵。他年轻时被打成右派、年过不惑才落实政策,曾当过大学老师、出版社编辑,做过书商,年过半百开始创业,花甲之年跻身亿万富豪,在干部应该退休的年龄又当选省部级高官,人生境遇充满传奇。尹明善常说,对于个人而言,今天的一切让他诚惶诚恐。

  宁:那您觉得这一年多的时间,您的从政业绩怎么样?

  尹:应该说比较好吧,如果我给自己打个分,可能70分还是有。因为党和政府是希望我成为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一个协助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我觉得我的确起到了很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很多关怀传达给我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把我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一些苦恼、苦衷也反映给我们党和政府,很多都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另外起到助手的作用,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也需要规范、需要管理,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还是下了一些功夫,让我们一些政府的管理的法规条例能够用软着陆的方式、平和的方式让我们广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受。

  宁:但是坦率地说,有很多人对于经商的人从政也有着非常偏执的意见,他们认为,或者说他们会怀疑你们会利用头顶的乌纱帽来为自己的企业谋私利。

  尹:非常正常,因为我以前也是个穷人,我以前也是个普通人,我也是这么看那些当官的人或者有钱的人。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对我本人和这种试点的监督机制,如果说没有监督的话,我经常讲,官员不监督就会腐败,商人不监督就会堕落,我又是官员又是商人,如果不监督是又腐败又堕落,那可能是人间最悲惨的事情,对于我这样一个人是最不希望出现的事情。

  宁:您是在五十几岁才走上经商这条道,然后在六十几岁又走上政坛,其实这两个年龄都是大家可能在心理上都难以接受,或者是难以看得清的这样一个年龄段,您怎么看?

  尹:我从来不认为我年纪大了。我不是讲嘛,人经常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怎么怎么样,我自己还发明一个词叫做工作年龄,因为我是1979年,我已经41岁的时候才落实政策,才可以像一个普通人这样去从事工作,也就是说,我认为我那天我才开始走向人生,那天我41岁,才是18岁,因此应该减去23岁。我虽然66岁,减去23岁我才43岁,按照中国现在的说法,45岁以下算青年。

  宁:对呀,也是正好发展事业最好的年龄。

  尹:所以不要认为自己老,我从来没认为自己老过。时代的潮流把我卷到了一个商人的地位,现在又把我送到了一个从政这样的地位,但是我想我们先贤孙中山说过,人要应乎社会之潮流,要顺乎人群之需要。其实我能够被这个潮流卷来卷去成为一个弄潮儿,是我人生的幸运,也是我人生的乐趣。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