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坐在广州的公交车上,无意间瞥见一辆白色私牌号本田雅阁,副驾驶的座位上放着一个FLA的新款运动型书包,而驾车者竟是穿着校服的孩子,看上去不超过17岁……”这是最近一期《新闻周刊》上的一篇调查文章《再富不要富孩子——中小学生高消费非典型调查》(作者为高雅楠)的开头。此文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引起强烈反响。笔者看后,也大为震惊。
也许,孩子“玩车”可能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却是一个“孩子消费大”的面的问题,并且这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不,据爱弥尔幼儿教育机构一项200户家庭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工薪阶层80%的家庭中,每月除去必要的积蓄外,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已经超过一个成人日常生活消费。以一个被调查的普通工薪家庭为例,全家两人的每月总收入大约在8000元左右,而5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管理费每月需要500元,日常生活开支400元,音乐、兴趣课等智能培养费每月需要400元,周末和节假日的文化、旅游等娱乐消费需要200元。这样,这个家庭每月在幼儿教育上的投资开支大约总共需要1500元左右,将近家庭总收入的1/4。不难看出,在一个三口之家中,孩子的消费已经占到了整个家庭支出相当大的比重。
钱赚来是用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关键的是,钱用得多,用得好不好?用得到不到位?投资的回报如何?调查中显示的结果是,孩子花在学习消费上的钱很少,而绝大多是花费是投入在刺激消费和人情消费上面。比如,在周末,他们蹦迪、泡吧、K歌、去游乐园等都是固定节目,大家轮流作东,把这称为“社会实践”。更严重的是,一些孩子把过生日来祝贺同学的多少、收礼物的轻重作为衡量自己有没有“面子”的标准。这种无谓的“感情投资”却成了他们消费中的“大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的消费很多时候是一种虚荣心和好奇心在驱动着。由于他们的心理不成熟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不深刻,这种消费往往就是盲目消费。如此一来,一种浮躁、一种空虚会笼罩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另一方面,孩子平时乱花钱的习惯养成之后,就无形中忘记了生活中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变得忘乎所以。孩子的独立性下降了,依赖感增加了,对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度和宽容度也就大打折扣了,最终助长了孩子的惰性与“惯性”。这些都将成为制约孩子健康成长的“药剂”。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孩子的消费特别是人情消费热不是孤立的,它与家庭、社会的人情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过早地让孩子涉及到世俗的东西,孩子就会变得自私、拜金、唯利是图。更可怕的是,有些孩子的生活作风将会因此而变得奢侈与颓废。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都是不利的。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因此,孩子的钱也多了。可是,孩子钱多是不是好事呢?当钱成为扭曲孩子成长的工具时,这个结果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当然,家长舍得为孩子投资的初衷都是好的,不外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养成孩子平时乱花钱的习惯。让孩子知道部分满足和不充分满足两个不同的概念,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
笔者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要富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加强对孩子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要特别注重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小培植孩子健康的理财观念。千万不能因为溺爱助长了孩子任性、羞涩、孤僻和争抢的坏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应、抗挫折以及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精神。否则,孩子钱多“负”的只会是孩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