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生承认流通渠道金饰穿铱 质检环节仍待讨论

2013年03月21日 01:37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唐文之

  央视“3·15”晚会曝光周大生黄金成色不足后,该公司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公告表示,对涉事河北廊坊金街周大生店柜同一批次产品予以下架安排复检。

  与此同时,董事长周宗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周大生公司在向黄金生产企业进货时的确按照“千足金”价格付款,没想到消费者购买后检测出来含金量不足,这一“千足金”是在进货渠道上被穿了“铱”。

  记者致电周大生深圳总公司,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金洁表示,被媒体曝光之后,目前他们已经切断了爆出有问题产品的供货商的供货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黄金珠宝专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上海市场未销售过被曝光产品批次,同时周大生上海办公室就相关产品承诺一旦发现进行下柜撤货操作。

  然而此次周大生问题产品上架前也有国家级检测机构的检测准入,检测环节由检测机构把关。目前公开的资料中显示,央视“3·15”曝光的问题产品其检测证书由国家级检测机构“国首”鉴定出具,鉴定结果为合格,而央视委托的鉴定单位同样为国家级的鉴定机构“国检”出具,其鉴定结果为不合格。同为国家级的鉴定机构,对同一批次产品为什么检测结果会不一样呢?

  对此,记者致电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谢启耀表示,目前对于此次事件的具体情况还并不了解,对于出现的问题国家监督检验中心临时召开会议,集合各地中心主任前往北京进行相关讨论。

  然而,对于出现的不一致现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向钢则表示:“检测机构之间的这个检测误差的问题,可能现在也是对行业有困扰的一些地方。”

  目前,我国对商家出售贵金属饰品,事实上并没有对于检测具有硬性规定。对于贵金属首饰的成分、质量,主要还是依靠品牌厂商自检,或者商家自主自愿地送检,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则是定期抽查以保证市场安全。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即使是正规渠道的门店柜台内,销售人员也往往拿不出相关金饰品的检验证书和成分报告,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要确认黄金饰品真正的成分则只有在购买后到相关机构进行检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北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南省委书记调整
  • 体育热火27分大逆转24连胜 关键战火箭胜爵士
  • 娱乐疑似于正被打实拍疯传 遭掌掴被骂禽兽
  • 财经传四川富豪刘汉被控制 疑与跨境资金有关
  • 科技4G救不了中移动:老牌运营商陷转型困局
  • 博客贵州冰雹打烂汽车 实拍北京超美春雪
  • 读书中国打越南:唯一支持动武国家是哪个
  • 教育逆天理工男600个魔方拼出女友头像(图)
  • 育儿世界睡眠日:英3成家庭因“夜哭郎”解体
  • 钟正生:三个维度看美国经济复苏
  • 林采宜:2013是新一轮改革元年
  • 袁一泓:高房价是当今一切恶之源
  • 郑风田:华西村为何惹来那么大争议
  • 张庭宾:中俄应结陆权同盟抗衡海洋霸权
  • 姚树洁:伊战10年使美国内外交困
  • 罗天昊:大赦是两会最大的诚意
  • 陈功:中国的法律实际只是政策的延续
  • 陶冬:塞浦路斯是不是又一个希腊
  • 刘军洛:高盛经济学家的话应该反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