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先知 曹丹 廊坊、唐山、深圳报道
央视3·15晚会曝光黄金行业乱象,再次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公正性推向漩涡中。
据央视报道,目前黄金饰品行业中所谓的千足金,很多都没达标,而是添加了另一种元素,叫做“铱”。铱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当中与黄金紧挨着,它的密度与黄金非常相似,但它的价格却是黄金的五到十分之一,悬殊的差价诱使一些商家以铱冒充黄金。然而,《华夏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被央视曝光的几大品牌均有合格的第三方检测证书。那么,令人疑问的是,既然不合格,这些“合格”的证书又是怎么来的呢?
“合格”的证书不合格
据央视报道,央视记者在廊坊金街的周大生黄金专柜以5838元购买了一条标称千足金的黄金项链,将它送到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了含金量检测。检测结果发现,这件黄金首饰的纯度为994.4‰,杂质成分中,铱的含量竟然大于1.4‰!
对此,有行业内幕人士表示,“有的黄金根本达不到99.9%,或者是千足金,但是他们在销售的时候会悬挂99.9%或千足金的标识,来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暴利。”
根据国家《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规定,千足金为纯度达到999‰的黄金。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柯捷表示:“标准就是这样规定的,999的产品就是要达到99.9%,铱这个元素在999的产品里出现,我们认为是不正常的。”
不过,在河北廊坊金街的周大生黄金专柜,该店销售人员却保证,这里卖的黄金首饰都是999的纯黄金制成的。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周大生黄金专柜属于廊坊市盎然商贸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于2011年11月11日签订了周大生品牌经销协议,双方约定日期为2012年11月11日至2013年11月10日。
王先生是周大生廊坊经销商负责人,他显得很冤屈。对外界表示,他们的每一件货品都是经过国家首饰鉴定中心鉴定完后带着证书才能上柜销售的,他有点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鉴定完了还会出问题,经销商都没法去鉴别,何况消费者呢?
本报记者在该店出具的检验报告中看到,被央视曝光产品的送检单位是周大生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检验类别属于委托检验,检验单位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编号为S-WT2012-0947。
更令本报记者奇怪的是,拿到合规证书的商家不止廊坊周大生一家加盟商。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许多品牌,在售卖产品时,都获得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证书,上面均显示合格。
同周大生一样的是,央视曝光的河北唐山市黄金珠宝总汇百泰黄金专柜购买的标称纯度为千足金的黄金项链,检测结果显示含金量只有996.3‰。
不过,该店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他们的产品是得到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合格证书”,该证书的签发日期是央视3·15晚会前夕。
在央视曝光的唐山市远洋城金匠世家专柜,本报记者看到,唐山市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2013年3月16日出具的金匠世家送检结果表明,唐山市远洋城金匠世家专柜2013年送检样品月3公斤,共485件,检验合格后再挂合格标签。
“检测机构遍地开花”
对于央视的曝光,涉事各方的回应不一。
3月17日,周大生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宗文对此事则表示“对已经在柜上的产品,我们毫不犹豫下架复检,全面复检”。而供应商百泰首饰3月18日的声明显示,经核实,报道中所提及的“天津宝隆轩珠宝店百泰黄金专柜”和“河北唐山市珠宝总汇百泰黄金专柜”,均非百泰品牌授权的专营。
不过,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月17日公布了紧急抽查周大生、百泰珠宝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抽检样品全部合格。本报记者获悉,抽查的样品是送到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的。
事实上,黄金行业加铱被曝光的同时也反映了黄金检测机构检测规则不明确的乱象。深圳某珠宝公司的高层对记者表示,黄金产品最权威的检测机构是“国首”(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检”(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比如武汉地区,黄金珠宝市场检测机构只认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这一家,这也导致了检测机构遍地开花,检测规则不明确。
“从经济角度来说,黄金掺假才相差几十块钱,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小利润而损失品牌的附加值。”上述高层质疑道,真正摧毁黄金行业的是检测规则,为什么不在原料生产环节检测?在上游破坏性检测并不会影响黄金产品的出售。
公开信息显示,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先后通过了国家级的计量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审查认可,是国内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机构。
据悉,该中心宣传资料显示,该中心除面向全社会提供委托检验服务外,同时还承担国家的市场监督抽查检验、仲裁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定、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多项任务。在规范国内珠宝市场、促进珠宝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3月20日,本报记者致电该中心宣传推广部相关工作人员,面对本报记者的疑问,他们表示这些事情需要业务部门来解答,而该中心业务部门的电话一直无人接通。
截至本报截稿时,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未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