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新安凯客车8个月大修4次 厂家称路烂是主因

2013年03月12日 07:3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微博
大问题不断,新安凯让车主很郁闷。 大问题不断,新安凯让车主很郁闷。 客车零件受损严重。 客车零件受损严重。

  2013年2月24日,正是元宵佳节。四川康定的李安兵却没在家过节,他和平常一样,开着满载乘客的安凯客车从理塘到康定。

  当车行驶到高尔士时,让他担心的事又发生了——去年才买的安凯客车车后桥螺丝和后桥拉杆螺丝断裂!半路“抛锚”的他不仅几天工夫白费,还要自掏腰包花4000元将乘客转走。

  李安兵告诉记者,这辆客车自去年7月至今,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光是大修故障就有4次,停运时间超过20天,不仅往返奔波、耗费大量时间财力,而且由于车辆停运造成的损失近10万,导致他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购车贷款。

  更让他郁闷的是,当他向厂家提出赔偿申请时,却遭到厂家的拒绝。

  {车主郁闷}

  40万元新客车8个月内大修4次

  2012年7月5日,李安兵花费40.5万元购买了39座的安凯客车。

  7天后,李安兵在给车子上完户后,正式参加了康定至理塘的客运。

  然而令李安兵没想到的是,2012年10月的一天,李安兵拿到新车跑了仅3个月,就碰到了第一次大修:“在剪子弯山,离合器突然坏掉”,他不得不半途停下,花费4000元将满车乘客转运,并停运三天。

  11月,因后桥断裂,转客后又停运15天。

  今年2月18日,李安兵在成雅高速上行驶时,车子因“变速箱漏油,停运两天”。

  6天后,也就是元宵当天,再次出现问题停运数天。

  “太倒霉了,这个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李安兵说,在8个月内,该车除了“车内严重漏灰及一些小毛病”以外,已经大修了4次。

  最郁闷的是,每次修车,不仅要花钱转客,还要停运,严重影响了他的经营与收入。

  {厂家回应}

  车有小毛病路烂是主因

  对此,记者联系上了安徽安凯汽车有限公司西南售后经理石先生。石先生表示,他知道李安兵客车出现问题的情况,但客车不存在质量问题,“只是一些小毛病”,而且李安兵是做长途运输,单程约300公里,加上路况不好,“路很烂”,其中一些问题与车的质量无关。

  对于石先生的说法,李安兵并不认同。“跑同一条线路的其他客车,为什么就没有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李安兵觉得很委屈,“就我车子坏的次数最多,而且是离合器坏掉、后桥断裂等严重问题,导致修车时间长,停运时间也长,根本无法正常做生意。”

  李安兵说,每次出现问题后,都要花四五千元转人,加上前后停运约20天,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要求,“该车由厂家召回,全额退回购车款和上户接车的所有费用,并赔偿其因质量问题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15640元,间接运营损失80000元。”

  而对此,石先生回应说,按照公司规定,无法对李安兵的运营损失进行赔偿,而且李安兵的赔偿要求过高,他已经上报,只能等待回复。

  {行业规则}

  厂商免费维修但不赔偿损失

  就李安兵遭遇的情况,记者还采访了销售其他品牌客车的经销商苏先生。

  他说,整个行业中,“8个月内大修4次,确实少见”。

  因为客车作为商用车,与一般家用车辆不同,是车主用来谋生的生产工具,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修理一次或停用一天,都会给车主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大修,由于需要时间较长,更会对车主造成巨大的间接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责任或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追偿。

  不过,按照目前的行业情况,客车厂商在销售车辆后,如果车辆出现问题在质保期范围内时,厂商会免费维修,否则车主自掏腰包。

  但对于维修期间的间接损失,不管车辆是否在质保期内,厂商都很难进行赔偿,最多只是协商后,进行少量补助。

  律师建议

  根据鉴定结果找责任方赔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客车行业中,遭遇李安兵这样的问题的消费者并不少,一旦遭受损失,消费者往往无法得到合理的赔偿。

  四川合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佳林表示,李安兵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如果没有违规驾驶、不良维修等行为,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何佳林建议,李安兵最好先申请专业检测机构鉴定,确定造成损失的责任方。

  根据鉴定结果,如果车辆维修的主要原因是车辆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那厂商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就应当赔偿其直接或间接的所有损失。

  不过,何律师也表示,由于个人申请鉴定汽车质量手续复杂且费用不菲,大多数消费者难以取得鉴定结果,有的消费者甚至因此放弃走法律途径,自然也就无法得到赔偿。

  专家提醒

  购车前应多了解相关信息

  汽车质量鉴定专家邱先生提醒,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消费者在购买客货车之前,要“多了解,慢下手”。邱先生说,营运车辆动辄三五十万元,而且每天都要上路赚钱,稍有不慎就会“招灾损财”。

  因此,消费者在下订单前,一定要多了解所选车辆的品牌、质量、市场口碑、售后服务情况以及赔偿等相关规定,甚至可根据实际情况,与销售商签订一个补充协议,对自己关心甚至要求提供的服务内容进行协商规定,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也避免了日后双方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敏成郑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体育NBA-科比19+9+7湖人进前八 热火18连胜
  • 娱乐曝董洁王大治海口游玩婚变有征兆 王否认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陆兆禧将任阿里CEO 构架调整暂告段落
  • 博客慈善捐款怎么投进了无底洞 两会博客
  • 读书解密:邓小平为何唯独不与林彪来往
  • 教育研究生低质化:边偷菜边看电视也能毕业
  • 育儿20省市警方解救63名被拐卖儿童14名妇女
  • 梅新育:中国需要发改委
  • 罗天昊:南水北调 不如迁都襄阳
  • 张五常:公司性质的思想发展
  • 刘石:又见谷贱伤农
  • 叶檀:离婚说明房地产调控错误?
  • 杨涛:金融改革应转向抓小放大
  • 童大焕:不调控房价就会涨翻天?
  • 陈序:更具创造性的经济或从机构改革开始
  • 赖伟民:四项措施扩大国人消费
  • 钮文新:大部制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