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王老吉擦枪走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14:4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邢云飞 北京报道

  在北京,无论是大超市里,还是路边的冷饮摊上,甚至是街头的面馆,“王老吉”凉茶都以其大红色的易拉罐包装而显得分外醒目。事实上,从2003年开始,“不上火”的王老吉便开始“北上”,时至今日,用一句流行句式来说就是“满街皆卖王老吉”。尽管如此,对于王老吉的品牌策略,不仅是医学专家和法律专家提出质疑,就连品牌营销专家也分析认为,王老吉品牌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修炼。

  七年之痒

  数据显示,2002年,王老吉的销售额只有1.8亿元,到2005年,加上王老吉绿色利乐包,这个数字达到了25亿元,2006年,王老吉更是突破了40亿元大关。

  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凉茶已经在两广地区不温不火地经营了七年多,然而要想将王老吉做大,仅仅依靠两广市场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想办法“走出去”。正在此时,成美(广州)行销广告公司为王老吉设计的“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成了王老吉开启全国凉茶饮料市场的金钥匙。

  资深品牌专家杨兴国认为,精准的定位、强势的广告、有效的营销和良好的品质口味是王老吉成功的原因。其中,精准的品牌定位是关键,“预防上火”的功能性概念有效地避开了与

可口可乐等世界级的饮料巨头们的直接交锋,开辟了在中国饮料市场上的“蓝海”,为王老吉迅速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渠道、广告、终端等方面都围绕“不上火”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口感方面则一改苦涩的味道,更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众所周知,“上火”是中国人普遍接受的一个中医概念,没有明显的地域限制,而“凉茶”则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概念,“怕上火,喝王老吉”恰如其分地迎合了“怕上火”的需求,又突破了“凉茶”概念的自然性地域限制。

  “凉茶是一个区域性产物,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会长尹志超告诉《华夏时报》,“凉茶起源于两广地区,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们容易受到湿热和毒瘴的侵袭,凉茶便是在人们长期预防疾病和调理养生的过程中研制而成的。对于长期生活在暑湿环境下的人来说,凉茶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质疑

  迅速发展的王老吉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业内对“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的质疑亦是越来越多。

  对于王老吉能不能去火,尹志超却并不急于下结论。“夏枯草有清肝热的作用,对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尹志超指着王老吉的罐身上的配方表说,中医将上火分为虚火和实火,两种“上火”分别有不同的病理,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单纯地强调“清火”则显得过于笼统。

  “某人身体一向很好,因为吃了涮羊肉而上火了,脸上长痘痘,叫实火,喝罐王老吉可能就能解决问题。而对于身体一向比较虚弱的人上火,可能喝了王老吉就要拉肚子。”尹志超打了个比方说,王老吉是不能经常喝的。

  红罐王老吉的厂家广东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的解释是:“王老吉属于饮料,具备的功能是防上火,如果要去火,建议到药店或者去看医生。”同时鉴于“王老吉中含有凉性中药成分和糖”,建议孕妇、身体虚弱者和糖尿病人等几类人群最好不要饮用王老吉。如果需要,最好是征询专业医生同意以后饮用。

  “上火是一个病症的概念,王老吉‘清火’已经涉及到了药品的功能。王老吉作为饮料,在宣传方面不适合过多地强调‘药效’。”尹志超更关注的是行业规范,并建议王老吉应当在配料表上进一步标明各种成分的比例。

  王老吉的广告中明显存在“王老吉能去火”的功能性暗示,而“上火”是不是一种“病症”是判断“王老吉”凉茶有没有“踩线”的关键所在。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刘晓原认为,如果医学界对“上火”界定为是一种“病症”的话,那么按照《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的规定:作为饮料,王老吉不得宣传“具有治病功能”。“可以说王老吉是打了一个擦边球。”

  除了广告暗示的“去火”药效之外,“老少皆宜”则有着更为明显的“漏洞”。刘晓原告诉《华夏时报》,凉茶在两广地区比较普及,但是大多数北方人并不了解凉茶的药理和禁忌,王老吉有义务在产品说明中明确告知消费者有哪些禁忌。“老少皆宜”这样的字眼隐含着“所有人都适用”的意思,在产品包装中使用这样的“用词”是不太合适的。

  危机

  连续四次被评为“十大策划营销专家”的朱玉童则认为,王老吉在品牌精神诉求方面应当继续“修炼”。“功能性层面的诉求是比较低层次的,王老吉把它作为发展初期的宣传策略是比较成功的。”朱玉童告诉《华夏时报》,功能性定位不仅是王老吉“麻烦不断”的一个原因,同时也会成为作为饮料的王老吉下一阶段发展的一个障碍。

  饮料不同于药品,精神诉求应当作为饮料品牌的主要诉求策略。在长期发展中,功能诉求应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发展到一定阶段,功能诉求甚至不需要再出现在广告中。他以可口可乐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可口可乐在早期的发展中以“提神醒脑”的功能性诉求为主。时至今日,则完全转变为“与消费者精神互动”的诉求。

  被称为“定位之父”的杰克·特劳特认为,品牌必须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价值观。王老吉目前遭遇到的质疑无疑已经给其现阶段的宣传策略当头棒喝。

  “王老吉应适当地减少‘去火’这个功能诉求的比例,而加大精神诉求的比例,逐步实现品牌策略向精神诉求的转变。同时这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麻烦不断’的境地。”朱玉童分析认为。

  链 接

  2002年,销售额为1.8亿元;

  2003年,销售额为6亿元;

  200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2005年,加上绿色盒装,全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

  2006年,加上盒装,销售额逼近40亿元大关;

  2007年,预计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有望突破60亿元大关。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