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23日上午,《经纬与你》--邵亦波、张颖和创业者面对面活动在中 关村车库咖啡举行举行。经纬的两位合伙人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与在场创业者分享他们对创业的理解与感悟,并就如何打造创业团队,股权分配等问题与到场创业者进行了交流。
以下为活动现场实录:
主持人:现场的各位朋友,我先简单跟大家沟通一下今天的互动形式。邵亦波和张颖会先做一个个人的简单介绍,接下来我们会挑取前两天在微博上征集的一些问题,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这些问题集中的做集中回答,之后我们有大段的时间交给现场朋友,和邵亦波、张颖面对面的交流。另外非常感谢车库咖啡为我们提供的场地和服务,我们原意不想做媒体的报道,但很多媒体朋友以私人的名义来到现场,我们也表示欢迎。谢谢大家。
邵亦波:首先非常谢谢大家过来聊一聊,我们没有特别的目的,我想到作为一个创业者,或者想创业的人,其实是蛮迷茫和孤独的一个事情,因为我自己经历过,我们也看到很多创业者经历过这个事情,创业真的是很难,这里大家多少是已经在创业了?请举手(现场举手)这么多。多少人想创业?(现场举手)。这么说大家都已经开始创业了,所以就知道创业真的很难,如果你是创业者,最终去做很多决定,你知道都会去影响公司的成败,和打工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你知道你今天的这个决定,就是会决定这个公司长久的成败,决定你员工的命运,客户的命运,决定你的公司往那里去。不做老板的时候,完全不会理解。
我有很多的员工,在易趣的时候,这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他们那时候会跟我吵架,后来他们自己去创业,会找到我跟我说,邵亦波,现在我才知道你当时的心情和压力有多大,真的,做了高管和创业不一样,创业真的很孤独,没有人跟你说答案,你的决定就决定了公司的一切和你自己的未来,这是很可怕的一个事情。我们有些经验,关于创业的经验,融资的经验,所以就找这样一个机会,我们两个跟大家聊聊,我们不做任何的演讲,就纯做回答问题,我们会当场回答大家的问题,在微博上也会采集一些来不了朋友的一些问题,我们一个一个回答,就是这样的时间表,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了。
张颖:之前我们也参加过很多的投资大会,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投资大会效率越来越低,很多真正来参加大会的嘉宾也不能真正的放开,去讲他们内心的想法。所以,我就和邵亦波,选择我们自己的时间和地点,选择纯粹的创业者来做这种最直接,一针见血的沟通,虽然我的同事们通过微博已经筛选了一些问题,但我希望大家在场可以问多一些问题,可以问得稍微简洁一点,大家在问问题的时候也考虑其他人的时间,我们把这个东西变得最高效,我们两个也努力把我们的答案以最简洁最直接的方式回答给大家。
很多人大概都知道,我们2008年1月份成立到现在,我和邵亦波一直认为我们只适合做早期,随着很多其他的基金规模越做越大,中期,晚期,传统也做很多创业板上市,我们自己认为我们的主战场还是高科技早期,所以我们在早期投资最近一年半左右有明显的加速,今年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我们今年有可能会投超过50家公司。当然我们的风格是投完之后让公司自己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去执行出来,而不是到处去讲,所以有可能很多的公司你们都不知道。但是我想在这里说的是小到几十万人民币,多到几千万美金,我们都希望能寻找和大家合作的机会,谢谢。
主持人:我先代表网上微博提问的朋友,总结他们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来问两位。
第一个问题,创业团队几个人合适?一个人创业行不行?
邵亦波:最短的回答是两个人最好,别人可能有不同想法,但是我觉得2-3个人比较适合,因为一个人真的很孤独,没有人可以商量真是很惨的事情,你找到一个好的投资者和你商量有可能,但是还不一样。二是一个人很难可以有全才把这些东西全部做好,你虽然可以招人来,但是想招到好的人是很难的,做一个互联网公司需要一个开发很强的人,有些商品需要销售,有些需要做市场,一般3-4个方面的能力是公司早期特别需要的,而很少有人一个人全部都能做,两个人都能解决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3个人会更多,但是决策会有问题,做决策就会慢。我们的想法是希望公司的创始者做到上市的时候,这个人能够有20%这样的股份,如果3个人创业,一开始分掉,每个人1/3,稀释到1/5,第二轮变成1/7,每个人吸纳很多的话,这样对我们来说不是太好,我们希望创始者每个人拥有多一些,这样大于大家在一起。这是我的感觉,我觉得两三个人差不多,比较好。
张颖:我补充一句,不管是两个人,三个人,还是有一些创业团队的4个人,我们看早期的时候,关注这个团队里面要有一个灵魂人物,简单说就是他们几个人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时候,我心里清楚有一个人是领导,能够组织大家,团结大家,同时又敢于承担,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灵魂人物,我会比较担心公司以后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一些艰难的情况下,大家会群龙无首,会有很多的冲突。所以我觉得你们创业的时候,不管两个,三个,四个人的时候,一定要问一下谁是我们的老大,谁是我们的灵魂人物,这个非常重要。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创业团队如何组建,特别是早期的核心成员怎么招过来,怎么找到?
张颖:我觉得怎么组建,这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把它细分到互联网和无线,最重要的就是产品和技术,这是最关键的。在我们寻找种子期,或者早期投资的时候,基本上我们的人最关心的创业者就是技术和产品出身的,在大公司呆过的,自己带过团队。在组建这个创业公司的时候,我希望你们第一个考虑的是谁来主导产品,谁来主导技术。
第二,你们创业伙伴最好是你们了解他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背景,做过什么事情。
邵亦波:我觉得基本上就是这样,但稍微补充一点是,首先产品经理大家知道做什么事情吗,这个人出身可以是技术,也可以不是技术。出身技术的话,但不是一个普通的编程人员,他一定是对商业有一些了解的,对用户的体验有很深刻的了解,对商业有一定了解,对用户体验有一定了解,什么事情技术可以实现,什么事情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他有一定的直觉,这种人一定对商业,对用户体验有了解,可以说他是商业的,但是他对技术和用户体验有一定的敏感度。这种全才才能做成好的产品经理,大多数互联网和移动商务移动企业,一开始没有灵魂性的产品都很难做起来。
第二,张颖说到创业大多数情况下有很大的上上下下的起伏,会有利益冲突,所以从前有一个好的朋友的关系,互相了解的话,会在很多关头上互相信任,这时真的需要很多的信任在里面。如果大家没有这个基础,不是说不可能一起创业,但是我觉得闹翻的可能性会大很多。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在考虑到要投项目的时候,这两个找我们融资的人是刚刚认识不久的,跟我们谈的过程中就崩掉了。不过这个还好,如果做起来再崩掉的话就更惨了。所以两个人的团队,一个是你给他工作,一个你是他好朋友,让我选,我会选择后者,不会选择前者。
主持人:第三个问题,在早期团队成员中怎么样激励,股权组建,还是资金薪酬这种激励方式?
张颖:我觉得早期还是必然要用股权和很长远的一个心态来绑住团队。本来一个创业公司也没有太多的钱,如果某一两个人对现金的回报,每个月拿多少工资,有要求,或者家庭就是需要这些钱,我觉得一定要想好再创业。不因为早期的创业公司还需要用现金,还要追求大公司的回报是不现实的。创业本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对很多创业者也蛮理解的。在我们自己参与的很多项目里面,当公司发展得非常好的时候,有更多的资金介入,我们会建议那两三个,或者三四个关键的创业团队自己稍微套现一点点,这样子可以带一些钱回家,让家里面人知道你是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他们有时候衡量不出来你做的东西是对还是错,发展快还是慢,但是如果你能带回家几十万人民币,一两百万人民币,我觉得对你以后这种心态,对以后事业的发展还是蛮重要的。
邵亦波:我觉得会比较看重成立创业团队的时候每个人对创业的投入程度是不是相近,我们看到很多穿帮的时候是因为有些人说为什么你不够努力,我这么拼命在做。如果一个人拿很多的现金的话,不一定是坏事情,不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是一个警钟,这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勒紧裤腰带和公司一起做的时候,他是不是有这个决心,如果他拿很多现金的话,这绝对是一个警钟要敲响的,看看这个人的出发点在哪里。
我觉得老实说没有结婚的创业者会比结婚以后的创业者牢靠。为什么呢,因为你结婚以后,就会有不同的责任在你身上,我们也投了很多结婚的人,不是说不投。你去找创业伙伴,如果他结婚的话,你要了解一下这个人的太太对他的创业是怎么样的看法,是不是完全支持他,是否对他有金钱的压力。必须去了解,因为这个人接下来你是跟他工作几年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这个人在自己另外一边有多少压力,是不是得到支持,这个很重要。当然如果没有结婚,压力会小很多,他每天可以工作到很晚,不需要回家吃饭,我2001年之前有未婚妻,但是她在台湾,我一个人在上海,天天可以工作到10点,11点,没有问题。但是结婚以后,我又是一个怕老婆的人(全场笑),所以差不多一个礼拜五个工作日里面总是至少有三四天是要回家吃饭的,有时候中饭还要和老婆吃,这样的话,其实对公司是不好的事情,好在公司已经正常运行了,还比较ok些。这一点大家可以借鉴,如果你的创业伙伴是结婚的人,你要了解一下他家里人对他工作的支持,你的伙伴是不是情愿18个小时工作,大家说清楚,你可能少一点,我可能多一点。清楚以后,我觉得以后才会少吵架。
张颖:这里我补充一点我们感触蛮深的一件事情,在你们天使这个阶段融资的时候,千万不要出让太多的股份,我们经常会看到比较优秀的创业团队来找我们融资,深谈之后在股权结构方面我们很吃惊发现他已经让出了40%,50%,甚至控股权都让出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VC来说会非常难去投资他们,如果你把公司的控股权在种子的时候或第一轮已经让掉,那就说明你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太多的信心,公司的现金重于控股权,我会比较担心。
第二,现在有很多的天使,各种各样的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很多在副总级别套现之后大家都在外面做天使,我想在座的应该也有一些。做什么事情都要换位思维,都要把自己的定位想清楚,一个公司的成功永远是和投资者关系没有那么大,当你们要做那个投资的时候,我觉得更靠谱的事情是少拿一点人家的股份,而且多帮助人家。我觉得最适合的就是把它控制在15%-30%之间,你拿得太少,没有太多的股份,也不应该,但是去拿人家40%-50%的股份,我们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现场提问:两位好,现在的投资环境可能没有前一段时间那么热了,假设经纬是我最想要的VC,我一开始是不是就要去接触经纬,还是就像找工作一样,先找其他VC练一下。你们觉得应该第一时间去接触你最想要的VC或者天使吗?
邵亦波:这是蛮好的问题,我想怎么诚实地回答你。首先说一下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我是读物理的,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一个咨询公司来找我,不错的公司,但是没有到最高层的那种。他找到我,让我想到我要去尝试一下这个工作,于是我就第一个跟他面试了,很惨,因为没有经验,根本没有要我。不过,因为有这次经历以后,我和麦肯锡、BCG面试,结果都要我了。如果我第一个去和它们应试,就进不了这样好的公司了,我了解你的想法。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两个平衡,我们会希望越早了解创业者越好,为什么,尤其早期项目就是看这个人了,而这个人不是见一面就能决定的事情,我们希望能跟这个人见好多次面,一起沟通了解之后才做决定,如果你不给我们太多时间,我们就会了解错了,所以我们希望创业者越早了解越好,拿你最好的一面给我们看。但是我觉得我们有一点信心,我们还是有本事看得出来这个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哪些会紧张得说不出来话,我们还是看得出来,尤其接触几次以后,会把当初如果最开始觉得太紧张,表示不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分开来看。
张颖:我建议大家在融资的时候,多跟几家去谈,多跟几个天使投资人谈,你心目中有可能我们是最适合的,但是有可能我们不这么认为,最后影响到你的融资。这块我很有信心,你们和其他几家公司,天使投资人去谈,只要我们也有兴趣,早点你跟我们接触了,估值在5%的差别,我相信大家还是会找我们。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去多跟几家谈,每一家有每一家的风格,每个天使投资人都有他的价值,优点和缺点,多跟几家去谈,如果你对你自己的创业项目有信心,随着你做得越来越大,你也会更加的全面,不单只是产品和技术,你也要知道怎么和资本沟通,关键的时刻把资本的链接住,这是很重要的。
邵亦波:找投资和结婚也差不多,真的是这样,很多时候也不一定说一个投资者就适合所有的人,很多时候其实你不是看一个公司的,是看这个公司里面和你谈的人,两三个人跟你接触的感觉,因为他会给你帮助,而且接触最多。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我们这边的人真的是蛮好的,但是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多接触绝对是好事情,这样你对自己也会有多了解。我和我儿子说你多多去找女朋友,结婚的时候就知道喜欢什么样的女朋友,不要见到第一个女朋友就结婚了,你做错误决定的可能性很大。你看了十几个以后,但不要滥交(全场笑),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再做更好的决定。
张颖:当你们去跟投资人,或者是天使打交道的时候,你也要去揣摩他,了解这个人的基因,他的性格,和他以前做过的事情,如果你挑错了人,以后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和邵亦波都是比较直,有相似的地方,有什么说什么,经常会得罪人,所以我们一般不去参加投资大会。但是我们也有很鲜明的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邵亦波参与投资的项目他参与非常深,他对数据,理性的数据分析,讨论,各种各样的比率,他是非常介意的,而且公司找人他会帮很多忙。而我一般投资的风格会在投资前跟团队花很多的时间去理解,跟我们的投资团队去理解行业,理解竞争格局,理解这家公司的基因,投完资之后我一般出现得不是太多,一般还是希望创业者自己去摸索,不要犯大错误,勤犯小错误,但是需要我的时候,需要我出面帮助我就义不容辞,而且我的性格不是太好,我比较喜欢帮助弱方去跟更强大的对手打仗(全场掌声),所以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我们的茹海波,华东,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在我们了解你的时候,你也要花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投资人,天使投资,这非常重要。
邵亦波:我觉得蛮奇怪的一个事情,在中国我们基本上没有碰到过创业者问我们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些你从前投过公司的人的名字,我要打电话给他,我觉得这个是务必要做的。在美国那边这是很经常的事情,一个创业者来到公司大家谈好以后,你能给我几个公司的CEO,我要打电话去了解一下你作为投资者,作为董事对他有没有帮助,有没有添乱,我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现在为止我们没有碰到过创业者问过我们这个问题。我会强烈建议大家问的,如果是一个好的投资者,你问这个他会更尊敬你,不会很不舒服。
现场提问:我是从哈尔滨来的,想问一下经纬创投对于生物科技企业是不是有投资的兴趣?投资企业的时候比较注重这个企业短期内可能创造的社会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如果一个企业比如我们前期投到几百万去做项目研发,但是推广的时候遇到了资金的障碍,这个时候该怎么样融资?谢谢。
张颖:第二个问题我开始回答,我们是一个投资机构,最终是在商言商,我们需要赚钱的。所以帮助我们投资人赚钱,帮助我们团队赚钱,帮助我们自己赚钱,现在应该是超过社会的责任,当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种对社会也做一些事情,所以在商言商,我们是一家投资机构。
第一个问题,对生物领域的投资力度,我觉得我们是有兴趣的,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学医的,做癌症研究,这个领域里面我们暂时选择不参与新药研发,因为时间太漫长,中国的审批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我们会参与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现场提问:营养保健品呢?
张颖:我们会考虑。最后一个问题我没有听得太懂,你的意思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突然需要一笔额外的钱去做市场的铺垫。我觉得创业者对大局的把握,你从第一天就要开始对每一个方面大概花的钱有一个预测,我经常和很多来的创业者说,他们本来跟我们的投资经理谈我需要100万美金,约了两三次之后变成150万美金,和我和邵亦波见面的时候就变成了300万美金,我每次给大家的建议是你回去和你的几个创始人琢磨出来你到底需要多少钱,而且知道在某一段时间里需要多少钱,一般这个时间是一年到一年半左右,你要把产品做到某一个阶段,获得更良好的发展,如果这个基数是1,我建议里再乘以1.3,或者1.5,多留一点空间,你算完了需要100万美金,你跟外面就要说130万,或者150万美金。
如果你今天产品研发差不多了,需要持续资金的投入,那怎么办。如果你真正对产品前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你就通过你最熟悉,最信任的人,先把最燃眉之急的钱融到度过难关,公司有很高的估值的时候再去融外面的钱,因为到外面融钱需要时间,程序,过程。当然如果你对这个东西的前景不太清楚,你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但需要这个钱,那你就非常被动,估值就会很低,这种东西都要自己去平衡。
邵亦波:我补充一个关于到底要融多少钱的答案,因为很多创业者问我们说,我这次去融资的话,到底应该拿多少钱。有些人会说拿越多越好,有些人说我要求稀释不超过25%,33%。,这些方法我觉得都不靠谱。我是比较理性的人,几个事情,一个是我至少接下来12个月需要多少钱,为什么说是12个月呢,是因为融资是一个很花时间的事情,不管哪个VC跟你说多快或者怎么样,其实都会花你很多的时间。我做易趣的时候,大概有1/4的时间在融资,而且我觉得我那时候融资能力还挺强的,我花1/4的时间,很可怕的,所以要有心理准备说我要去做融资花多少时间,甚至我会说18个月。和VC融资3-6个月,开始到结束钱到位的话,3-6个月的时间,至少12个月,包括融资的时间,比较靠谱是18个月。市场疯狂的时候,有的公司每6个月融一次资都有,这个当然是特例,大多数情况是12-18个月融一次资,然后看对应需要多少钱。
第二,每一次融资都希望我的公司的价值和上一轮是不一样的,有提高。不然的话,人家下一轮不会很容易进来,会很难。怎么样提高呢,设立一些里程碑,一个是产品上线,这是一个里程碑,第二个里程碑是产品上线以后得到一些用户的反馈,这个反馈可能是用户说的东西,有可能看到一些数字,它使用的频率,带来的效果。第三个里程碑可能是用户大幅增长的一个趋势出现,第四个里程碑是你能够收到钱了。第五个里程碑可能是你的收到的钱有很明显的趋势,第六个里程碑是盈利了,当然每个企业里程碑是不一样的,我会把我的企业好好看看接下来一步一步发展下去,有多少企业价值有大幅提升的里程碑,我融的钱一定要有信心稳稳当当的能够达到下一个里程碑。避免在产品没有做出来之前,没钱了。这样投资者看我的价值是能够上去的。所以第一笔钱要稳稳当当能够把产品做出来,我在设计的时候就知道我融了这笔钱一定要能够达到下一个里程碑,有上台阶这样的价值的体现。
现场提问:作为早期的创业公司,团队当中如果有一个人是在大公司,暂时不能放弃,对我们创业公司有没有帮助,你的股权怎么给他设置?
邵亦波:我在做易趣,1999年刚回国的时候,那时候是很天真的,觉得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做易趣。虽然我当时已经接受了签约,他给我两三万美金的奖金,我说对不起,我在暑假里面,要做我的创业了,做易趣了。我当时预计在9月份就把企业做得差不多,接下来我可以准时来工作,这3个月我会找到一个CEO帮助我做这个企业,这是我天真的想法。总之,我先3个月把它上轨道了,就可以交给别人做,然后我自己继续去做稳当的工作去了。但实际这是不可能的,做一个创业者真正要有贡献,一定要全部的身心扑进去做。
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不肯放弃现在的工作,你觉得他可以对你有很多帮助的话,我觉得没有问题。但在他全职加入之前,我不会觉得他是公司的核心创业者,我会给他一些股份,但大概是个咨询工作的股份,直到他全职过来以后才是创业者团队,有些创业者找到有一点像半天使半创业很有资历的人,他们投了一点小钱说我可以帮助你很多忙,然后这个创业者给他20%的股份,我觉得这个就错了,除非这个人全职来做。因为全职和兼职差别太大了,创业成功与否就取决于创业者团队是不是每天吃饭睡觉都在想这个问题,能够把产品做好,把客户服务好,这是百分之百投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