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1日12:0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1日,中国10月官方制造业PMI51.2,预期50.3,前值50.4。中国10月官方非制造业PMI54,前值53.7。方正宏观任泽平点评称,PMI回升超预期,受地产基建推动。

  点评:

  1)核心观点:PMI超预期回升,主要受生产和订单回升带动,可能跟房地产投资滞后性影响、基建PPP发力、PPI回升企业补库、企业利润改善制造业投资恢复等内需有关,外需仍然疲弱。房地产调控后,地产销售持续回落,10月第4周30城地产销售面积环比下降8.6%。四季度估计有前期投资的滞后性影响,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17年初,经济重回下行通道预期增强,但基建加码、PPI转正推动企业补库和企业盈利改善推动制造业投资恢复等将部分对冲地产影响,预计经济总体呈缓慢探底的L型走势,未来经济中期L型,短期叠加W型波动。

  2)PMI超预期回升,主要受生产和订单回升带动,可能跟房地产投资滞后性影响、基建PPP发力、PPI回升企业补库、企业利润改善制造业投资恢复等内需有关,外需仍然疲弱。10月生产指数为53.3%,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10月发电耗煤同比上升。新订单指数为52.8%,较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新订单推动本月PMI指数上升0.5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2、49.9,比上月回落0.3、0.5个百分点,表明外需仍疲弱,汇率贬值对出口的改善仍不明显。

  3)大企业显著好于小企业,表明PMI回升主要受房地产投资和基建带动。10月大型企业PMI为52.5%,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仍为今年第二高点,走势平稳;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8.3%,高于上月1.7和2.2个百分点,收缩幅度明显收窄。

  4)PPI和需求回升,企业步入补库周期。10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46.9%,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从产成品库存来看,补库周期从6月份以来已经开启,规上企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从1-6月的-1.9%回升至1-9月的-0.8%。

  5)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涨,PPI延续回升。10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2.6%,较上月大涨5.1个百分点,与供给侧收缩、需求改善等有关。10月以来,钢铁水泥价格拉升。

  6)企业盈利改善,制造业投资恢复性增长。受益于供给收缩、PPI回升、房地产基建带动需求回暖和财务费用下降,从年初至今,企业盈利持续改善。企业盈利回升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从6月的-0.4%回升到9月的5.1%。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4%,增速与1-8月份持平。

  7)基建和房地产支撑非制造业扩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处于53%以上的景气区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比上月升0.3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8%,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基建和新开工支撑建筑业高景气度。受国庆地产调控影响,未来地产投资可能回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17年初。

  8)房市债市调控,股市震荡市结构性机会。股市正在蓄积力量但时间和力度不够,房市债市大涨之后政策调控,股市性价比提升,六中全会提升风险偏好,房市调控债市去杠杆增加资金流入预期,经济L型消除失速尾部风险。密切观察房地产调控之后的资金流向和大类资产轮动。我们维持股市震荡市结构性机会判断,关注国企混改、PPP、轨道交通、海绵城市、债转股、深港通、消费等4季度主题投资机会。经济通胀下行预期、理财监管推迟和银行收缩房贷后的配置需求,利好债市,但央行去杠杆资金面偏紧,短期抑制债市。国庆期间房地产调控密集出炉,预计房地产小周期结束。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必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房地产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买入京东背后有何隐情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炒作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