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物价下滑超预期 市场加重对经济放缓担忧

2014年10月16日 02:29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重华

  9月份物价放缓的速度比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要更低一点,再加上PPI同比指标的继续回落,让市场增加了对政策调整的预期。

  基期数据致使涨幅放缓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环比上涨0.5%,同比仅上涨1.6%,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1.8%,继续维持负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CPI回落主要缘于去年基期较高及新涨价因素较往年水平更低。

  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月环比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的对比基数,致使今年9月的翘尾因素比上月减少了0.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9月新涨价因素虽有所增加,但仅为1.3个百分点,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不过,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仍上涨较多。

  对于PPI的下滑,余秋梅认为,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钢材价格降幅加深。同时,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也有所加大。

  市场建议货币政策微调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国务院国资委[微博]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物价数据显示,经济学家预测的情况得到了证实,这也暗示整体经济下滑程度比预期更严重一些。

  加上9月官方PMI数据显示新增订单指数回落,以及进口数据所显现的国内生产仍显疲软,近期投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普遍对经济增长表示担忧。

  美银美林将中国三、四季度增速预期从7.4%下调至7.2%和7.3%;巴克莱将2014年中国GDP增速预估下调至7.2%,并指出定向宽松政策将无法维持二季度所见到的经济动力,预计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将有两次降息。

  胡迟说,很多外资研究报告建议政府降息,现在的确到了考虑货币政策适当松动的时候了。不过,按照当前区间调控思路,预计暂时还不会采取降息举措,因为当前的经济放缓主要反映的是传统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而以服务业为引导的就业指标保持稳健,这将加强政府调控经济的定力和信心。

  政府或倾向慢药温帖

  官方层面也不断释放信号,即中国经济增长压力的确存在,但远没有到悲观的程度。政府有立竿见影的刺激政策,但没有立即使用的必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主持会议时强调,“我们政策的工具箱储备还很充足,远没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程度”。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上周也表示,中国正在密切关注国内房地产市场,但是没必要针对该行业或其他经济领域出台任何重大刺激政策。

  不过,对于能“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基建投资建设,政府并不吝惜大力推进。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就明确加快推进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目前这些在建工程的总投资规模大约是6000亿元。

  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是一剂猛药,但政府更希望用慢药温帖。就在本周,央行[微博]实现了14天正回购利率已经第三次下调。野村证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经历逐步放缓的步骤,预计今年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央行将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50个基点。

文章关键词: 物价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联办主任:中央对香港局势非常关注
  • 体育NBA中国赛篮网加时胜 奥尼尔解说秀中文
  • 娱乐黄海波因嫖娼无缘《结婚吧》电影版男主
  • 财经股份行认贷不认房政策落地 未见7折优惠
  • 科技国家级芯片业投资基金成立:投向有争议
  • 博客爆料人:厦大博导猥亵诱奸女学生(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周末国际教育嘉年华门票秒杀 国考报名
  • 洪榕:从券商板块走势看A股长期慢牛
  • 齐俊杰:放公积金出来也不能救楼市
  • 时寒冰:俄罗斯金融危机即将爆发
  • 郎咸平:对比中美反垄断
  • 徐斌:土地制度改革将重塑中国经济
  • 牛刀:所有人民币资产再迎暴跌
  • 天天说钱:卢布疲软意味着什么
  • 叶檀:以后谁来给你养老?
  • 李大霄:无穷无尽的机会隐含在A股
  • 黄鸣:阿里若不改三年将成“垃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