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量达99.86万亿 货币超发推高房价

2013年03月11日 11:19  中国经营网 

  至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货币总量过高,货币超发冲击物价、推高房价。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截至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了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货币总量过高,货币超发冲击物价、推高房价。

  中国货币供应量逼近100万亿被指推高物价房价

  据新京报报道,春节因素导致2月份的新增贷款规模环比大幅下降。央行昨天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时,2月末,我国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

  从2002年初的16万亿,到如今逼近100万亿,十多年里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5倍,货币是否超发再引争议。

  “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近年来一系列流行词似乎为货币超发作了一个注脚。财经专栏作家余丰慧曾撰文指出,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即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远远高出。货币超发冲击物价、推高房价,最大的受害者是国内消费者。

  作为中国过去十年钱袋子的管家,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通货膨胀处于可控范围的前提下,M2增长速度与名义GDP增长速度相匹配或略高一些。2012年,我国名义GDP是2002年的4.5倍,M2余额是2002年的5倍。这还包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期间,由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扩大的货币供应量。

  对于2008年为刺激经济而大量投放货币周小川表示,宏观经济政策历来有利有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如此。不能只想在危机时尽快复苏,复苏成功了以后又不愿意承担由其产生的成本,这是不现实的。

  今年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

  据中国钢铁现货网,新一年内中国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初步测算,预计全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涨幅达到5%左右;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结束负增长局面;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涨幅在4%左右。从全年三大价格指数走势来看,同比价格指数均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物价上涨结构中,食品价格上涨仍然首当其冲。此外,居住类价格,尤其是没有纳入指数监测范围的私人房租会继续以较大幅度上涨,涨幅仍将在10%以上,甚至更高。由于理顺能源价格的需要,今年民用天然气、发电用煤等一些能源产品价格也会出现上涨。

  2013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主要原因不在于供求关系,而是各类成本继续提高。这种成本推动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料进口价格上涨。中国大宗商品进口依赖度较高,一些品种在50%以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重要大宗商品价格普遍扬升。尽管经历了近期市场行情普遍回调,但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然处于90美元/桶以上高位;春节前后,中国高品位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格已经突破150美元/吨,比前期低位上涨近1倍;1月份全国大豆进口平均价格为632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2成;其它如煤炭、有色金属、塑料等产品价格同比都有不同程度上涨。

  受到需求回暖、预期增强、货币宽松、境外价格上涨带动国内产品价格扬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大宗商品行情将以震荡上行为主调。大宗商品构成中国制造业最主要的原料成本。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得今年中国输入性原料成本压力有增无减。

  二是工资成本继续提高。在全球范围比较,尤其是与发达国家水平比较,中国整体工资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战略逐步向依靠内需转变,实现收入倍增计划,也需要不断提高国内工资水平。受其影响,包括今年在内,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工资成本都是一个持续增加态势,尤其是在发展战略转移的初期阶段,工资水平的提高将更为明显。预计2013年中国工资名义增幅不会低于10%。所有这些提高的工资费用,都将在商品销售价格中获得体现。

  工资成本提高,对于物价水平的推动影响,在食品及服务类等方面影响较大,虽然有些价格上涨并未纳入到指数测算范围,比如家政服务价格、街头餐饮价格、医院护工价格等,可是这类价格与居民物价感受更为密切。

  三是环保成本逐步增加。在成本提高因素中,环保成本提高趋势需要引起关注。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标准过低,执法宽松,中国商品价格中的环保成本未能充分体现,由此成为中国制造业价格低于国外同行价格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各个方面对于环保压力增强,将会产生倒逼机制,迫使生产企业大幅增加环保投入,提高治污成本,使得人为扭曲的商品与服务价格获得修正。环保成本推动中国物价水平扬升,将会逐年显现,也包括2013年在内。

  新一年内中国物价上涨诸多因素中,除了成本推动外,也还存在投机炒作,推波助澜价格上涨。比如,蔬菜领域中以前曾经出现过的“算你狠”、“将你军”现象等。

  货币政策将逐步收紧

  据人民网[微博]报道,输入性通胀同样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认为,2013年国际上存在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美、欧、日本央行多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后期将会对中国的进口价格有所拉升,同时货币的扩张也会引起全球的通胀,对有较强物价国际联动性的中国也存在上扬压力。厦门大学预测,2013年由于主要经济体都将持续采用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强。预计2013年全年CPI将上涨3.11%,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到2014年,CPI可能持续攀升至3.88%。

  还有一些周期性的原因以及成本推进的因素,比如说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重新进入上涨周期,土地和人工成本也在继续上涨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预测认为,到了下半年物价很可能加速上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今年同样提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有人点评称:积极的更积极,稳健的更稳健。

  从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数字指标看,2013年拟安排创历史新高的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4000亿元;同时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比去年降低一个百分点。这么做的目的有很多种解释,其中的一方面考虑应该就是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如果说去年宏观调控目标主要在于稳增长,那么今年可能还要更多的考虑到控物价的任务,这就会导致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受到限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表示,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要在稳定经济增长、防范中长期通胀压力、保障和调节流动性供给、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之间平衡。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记者说,2013年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兼顾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三个目标;所以调控政策的空间相对变窄。结构性减税将是2013年宏观调控的“主阵地”,因为进行结构性减税既可以避免伤害经济结构调整,又可以避免货币供给量增加,拉高物价。

  其中,推进结构性减税的突破口很可能在营业税改增值税(营改增)的扩围。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想调整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样减少政府收入的份额,这就需要在结构性减税方面更展开一些。现在各方对营改增的共识比较明显,推进也比较顺利,上海之后又有十几个行政区跟进,如果年内还有更多区域跟进的话,年度的减税量至少在2000亿元上下。到明后年,营改增就应该推到全中国,年度减税额也会增加到3000-4000亿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2013年财政部将大规模推进营改增。

  至于在货币政策方面,则有可能以年中为分水岭,出现从稳健略偏松向稳健略偏紧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去年物价上涨2.6%,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有一个较低的、温和的通货膨胀率是央行的首要目标。“我们会继续把通货膨胀控制的比较低。”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从今年的方向来讲,货币政策和去年相比应该是逐渐向偏紧的方向来调。因为中国的经济周期和物价压力都在往上走,这个时候就应该向偏紧的方向收。但是力度到底有多大,还需要继续观察,现在很难做出非常明确的解答。

  另一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蕴岭也说,当前有人担心货币投放过多导致物价上涨过快,从这两个月的货币供给来看,需求确实是增加的。但是现在还不到收紧银根的时候,因为通货膨胀率还在理想范围内,而且当前的经济增长仍然要依靠信贷的支撑。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预测:由于主要经济体都将持续采用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通货膨胀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强,“我们预计到下半年国家将采取措施控制物价上涨,这将导致经济增速在四季度出现回落。”

  产业政策大行其道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通常来说,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仅靠财政货币政策,想同时实现稳增长和控物价的双重目标,困难较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善市场条件。这可以有多种手段,仅从宏观调控侧面来看,我国提出的方法是调结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与党的十八大“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提法也是一脉相承的。从《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了解来看,在大的方向上,2013年产业政策将主要强调创新驱动、兼并重组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三方面。

  其中,创新驱动可能是最为决策层关注的。事实上,早在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对创新驱动战略做出了详细的阐述。随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在各自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又做出的进一步部署,这标志着这一指导思想在2013年成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导思路。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对此解读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能否建成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发展阶段的跨越,关键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在于增长质量,这取决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依靠创新驱动作为支撑,首先在于技术创新,包括原始、集合、借鉴吸收再创新等。

  在具体做法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我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少、企业创新能力薄弱,这不但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问题所在,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为了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发改委提出要重点推进五项工作:一是超前部署,支撑核心产业发展技术和研究水平;二是形成产业链发展的系统集成技术能力;三是促进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和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四是大力推进高校和科研单位机构的技术转移;五是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产业区域积聚。

  张晓强还表示,发改委将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包括启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其中包括,出台生物、卫星导航、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发展规划,启动实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大专项。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强化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兼并重组工作也迫在眉睫。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环保、安全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标准,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性投资拉动需求等将成为压缩落后产能的主要举措。

  在重点产业发展方面,政策最可能向信息业、服务业倾斜。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表示,为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2013年工信部将继续实施优化投融资政策,推动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细则,为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进入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提供条件,推动形成更加多元的信息服务市场,使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服务选择。同时,为了解决信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和信息消费环境不佳等问题,还将加快推进和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继续推进光纤宽带建设和改造,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物联网融合发展,并将建立健全法规制度,确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张晓强说,在中国这个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实现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环节。根据研究,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1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此外,由于继续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来实现经济发展之路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对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盛光祖:铁路职工不裁员车票按市场定价
  • 体育NBA-科比19+9+7湖人进前八 热火18连胜
  • 娱乐曝董洁王大治海口游玩婚变有征兆 王否认
  • 财经我国货币供应近百万亿 被指推高物价房价
  • 科技陆兆禧将接任阿里集团CEO
  • 博客铁路老职工:别了,铁道部 两会博客
  • 读书民国房价有多高:平民88年才能买到房
  • 教育幼儿园娃简历秒杀白领 网友叹娃活得累
  • 育儿20省市警方解救63名被拐卖儿童14名妇女
  • 钮文新:大部制改革的关键
  • 金岩石:房产交易费用由谁埋单
  • 杨涛:遗产税究竟该不该征
  • 罗天昊:中国应废除直辖市
  • 张庭宾:索罗斯做空中国还需什么条件
  • 姚树洁:撤销计生委说明有望放松独生政策
  • 雷思海:中国要当心高房价为美国所用
  • 章玉贵:今日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
  • 余丰慧:政府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放权
  • 倪金节:外汇占款激增 热钱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