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发商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13:28  《当代金融家》

  开发商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

  开发商如果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资金,一旦市场出现泡沫,危及的将是国家经济安全,日本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吉莲•泰特跟踪采访了日本地产泡沫破灭给银行带来的痛苦,以及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全过程。之后,他写下了《拯救日本--泡沫崩溃后的银行危机与华尔街行动》一书,描述了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如何参与房地产,获取巨额利润,后因泡沫破灭形成巨额不良资产,最后不得不破产清算。日本政府千方百计挽救长期信用银行,邀请美国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参与重组,重组成功后更名为"新生银行"。据日本政府估计,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间,银行坏账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日本私营部门经济学家的数据则是它的2到3倍。

  日本的房地产暴利,吸引了大量的银行资金进入,银行资金的支持又加速了房地产业泡沫的形成。

  日本的金融市场远较中国发达,日本开发商除银行信贷资金外,还可以通过发达的证券市场融资。在这种多元的融资格局中,尚且形成巨额坏账,危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更何况中国的金融市场落后于日本,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远超过日本,一旦出现问题,对银行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在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银行信贷、证券市场融资、信托等多种融资体系,但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是依赖银行贷款,信贷占总融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房地产行业的平均负债率均在70%以上。据统计,在1998年-2002年之间,每年银行贷款余额递增在1000亿人民币以内;2002年-2003年一年内增加2200多亿元;2004年-2007年之间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增速加快,每年增加约3000亿-4000亿元。1998年银行对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029亿元,到2006年达14100亿元,2007年更超过18000亿元,这反映出房地产贷款增速之快。

  商业银行自身也看好房地产业,认为房地产贷款有物业抵押,相对比较安全,个贷更加安全,所以,贷款冲动很大。据统计,到2007年10月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高达4.69万亿元,房地产贷款占整个银行贷款的比重达20%。可以说,房地产业一有风吹草动,银行的不良资产就会激增。所以,"银行先死,开放商后死"的说法,虽有要挟之意,但也说明了银行与房地产之间关联度之高,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政府、银行和开发商之间的相互博弈清楚可见。这就是房地产业依靠单一融资渠道的危害。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