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华欧洲企业的生存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 22:12 CCTV经济半小时

  一小一大跨国公司真实反应了在华欧洲企业的生存现状

  我们今天的报道是用国际人士的眼光来评判中国经济,上半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考验,许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其实也感受到了,它们也同样亲身感受着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变化,它们感受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先到一家意大利企业去看看,这个企业非常独特。

  来自意大利的埃利克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中国酒瓶,但这并不是他的私人收藏,这些知名的白酒厂家都是埃利克的客户。

  北京刮拉瓶盖董事长、总经理埃利克•佩洛:“开始最早的是水井坊、剑南春、跟五粮液、五粮春我们都是很早开始合作的,我们有一个特色的技术合作,以后还有古川、古井贡、有津酒,是天津的,也是很老客户的。”

  埃利克经营着一家专门生产防伪酒瓶盖的工厂,这家企业属于意大利刮拉瓶盖集团,他们占据着世界上70%的市场份额,刮拉瓶盖在全世界有23家工厂,北京工厂是其中之一,埃利克告诉记者,进入中国十年来,他们的业务增长非常快,占到了中国中高档瓶盖市场的15%,这让他们非常高兴,但眼下问题也让人头疼,那就是原材料的涨价很厉害,埃利克的塑料瓶盖原料从石油中提炼,石油价格会涨到什么程度,他心里没底。

  埃利克•佩洛:“你看过去的3个月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3次,3个月里上涨了20%,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交通成本也一样在上涨。”

  眼下的困难还真不少,但记者注意到,刮拉瓶盖所有的生产线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埃利克说,其实做生意总会有困难,但眼下的困难并不是他一家企业遇到,只要市场前景乐观,再加上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他就不怕。

  埃利克•佩洛:“事实上这个市场我们看是会增长的,虽然人们喝酒少了,但喝的酒更好了,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公司在这方面继续增长的潜力。”

  埃利克告诉记者,09年刮拉瓶盖将兴建新的生产线,扩大规模,毕竟中国这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带来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埃利克•佩洛:“我们的计划是肯定继续开发这样的市场,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现在我们有三种产品在国内生产,我们的想法是从09年开始有另外两种盖子在这里生产,那将有更多的品种,我们在中国会有更多的机会。”

  一个小小的生产瓶盖的企业,中国市场消费力的迅速提升,让埃利克经营的这家瓶盖生产企业找到了飞速发展的机会,不过,防伪瓶盖毕竟是个小行当,刮拉瓶盖集团在中国的总投资额不过300万美元,在外资企业当中,只能算是一个小不点,那些真正重量级的国际巨头,它们眼里的中国经济又是什么样子?记者采访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进入中国已经20多年了。

  当记者来到施耐德电气设在天津的梅兰日兰厂区,还能看到这家企业醒目的20周年标志,20年来,梅兰日兰从最早只有13个人的规模发展到现在900人的规模,厂房面积也增长了三倍,20年来,他们只生产断路器。

  施耐德电气低亚终端与工控工业运营总监杜德明:“我们今年还要再增加三个新的系列产品,我们的产量会再增加30%。”

  杜德明分管着中国5家工厂,其中盈利最好的还是天津这家最老的企业。

  杜德明:“中国的确是一个最好的市场,就像我们这里生产最典型的微型断路器来说,这个工厂是施耐德全球产量最高的工厂,所以说中国市场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杜德明看来,在中国做企业要从长远看问题,虽然眼下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但杜德明认为相比较起中国庞大的市场,这样的负担会让他们的企业有更好的竞争意识。

  杜德明:“最初我们施耐德电气来到中国,成本低廉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我们必须在每一个国家都有生产基地,我们到中国来生产,完全是为了贴近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客户,而不是说单纯到考虑成本原因。”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在全球有10万名员工,其中,中国就有1.5万名员工,20年来,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中国成为施耐德电气在全球第二大的市场,并给他们带来了高速增长的回报,当中国区总裁杜华君知道记者来意的时候,他马上用中文表达了他的看法。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杜华君:“中国经济没问题,非常好,高速发展,我们在中国的20年是持续的增长,每一年都保持着平均20%增长速度,而且今年和去年的也一样,依然保持了这个增长速度。”

  在持续的回报中,施耐德电气还在持续投资,不断扩大工业基地、研发中心,包括招募更多的员工,因为他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杜德明:“至少从我们上半年的盈利状况来看,我们完全没有感觉到中国经济在下滑,我们的增长还是非常的健康和良好的。”

  作为一家拥有在中国20年经验的外国企业,施耐德电气善于深刻理解中国政府的施政纲要,在他们擅长的节能增效的这个领域而言,未来的中国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杜华君:“我们认为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充满活力的市场,将来也是充满了各种机会的市场,例如,中国第‘十一五’计划里面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节能降耗’的要求,为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了机会,如果说中国的经济能这样持续发展20年,那肯定是有持续的发展的因素的,这并不是偶然的,我们不相信经济过热的理论,我们认为是正常的发展,因为中国市场本身拥有巨大需求,从房地产,基础建设,工业发展等都可体现出来,有需求才会有这样的高速发展。”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