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是倒闭还是产业升级 透视珠三角企业外迁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11:4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王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珠三角地区,前段时间以来出现了大量企业开始转厂外迁甚至倒闭的趋势,部分产业濒临凋零。

  这些企业外迁、倒闭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记者在对珠三角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后发现,部分企业倒闭、外迁,是企业成本上升、优胜劣汰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必然过程。

  扩张性外迁——外迁的主要形式

  台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三年前,这家位于广东东莞的企业开始将部分制造车间转移至湖南省等内陆地区。企业制造总经理黄陆坤告诉记者,受资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还将陆续在内地设立更多分厂。

  近年来,珠三角一些企业与台达企业正经历着相似的发展历程——纷纷在海外和内地设立分厂。

  “从迁往地区看,主要包括向国内其他地区迁移和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迁移。具体而言是向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成本更低或政策更优惠的其他地区迁移。”广东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梁伟浩说。

  广东省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深圳市共有119家企业已经或计划外迁,但涉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0.95%,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无一外迁。2007年,东莞市到期注销和吊销的外商投资企业中,转型114家,搬迁40家,但当年新增企业700多家。

  “相关数据表明,倒闭和外迁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其工业增加值较少,数量和产值占比并不大。”广东省外经贸厅副厅长钟健辉说。

  “其实称外迁的说法并不准确,很多企业属于扩张性外迁。”钟健辉认为,目前,广东企业外迁主要包括适应性外迁(即企业整体外迁)和扩张性外迁(即包括管理、研发、营销、财务中心等部门的企业总部仍在当地,而将部分生产能力外迁),并以扩张性外迁为主。

  美的电器的工商管理主任何国林告诉记者,目前美的已在国内拥有13个生产基地,很多企业也都在国内设立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并非媒体所说的企业倒闭后搬迁至外地,而是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将部分生产能力向外转移而建。

  成本上升——外迁的重要推手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与国内部分地区逐渐拉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是迫使一些企业外迁寻求发展空间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仅就赣州和东莞相比较,在用工、资源等企业经营成本方面,目前赣州的人均月工资比东莞低300元左右,电价不到东莞的八成,水价仅为东莞的五分之三,地价更是相差悬殊。

  深圳市对外迁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外迁的诸多原因中,排在首位的因素为“厂房租金贵”,选择该项的企业占57.8%;排在第二位的因素为“人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和社保费用等高”,选择该项的企业占53.3%;排在第三位的因素为“用地需求无法满足”,选择该项的企业占45.6%。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