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5:54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内容提要

  ● 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不同程度地放松了货币政策。

  ● 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主导国际金融市场格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份额有所上升,主要国际金融市场成交量继续增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后台支持系统出现明显整合趋势;对冲基金快速发展;主权财富基金正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支稳定性力量。

  ● 美国次贷危机、日元利差交易等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2007年,美元继续走弱;美元短期利率下降,其他主要货币短期利率继续上升;主要国家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主要股指在宽幅振荡中上涨,盘中创历史或阶段新高;国际黄金、原油、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

  ● 2007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进一步加强。外资银行法人化改制进展顺利,外资对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加大,中资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继续扩大。

  ●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第一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

  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保持快速增长。受美国次贷危机持续扩散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世界经济显著放缓,全年世界产出增长率估计为4.9%,比上年略有下降1;国际贸易增速减缓;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但增幅有所下降。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2007年主要中央银行不同程度地放松了货币政策,美联储数次降低利率,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先后停止实施货币政策紧缩措施。货币政策方向变化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和流动性状况,一些非经济因素也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着影响。金融市场动荡、全球失衡、油价上涨等因素,将构成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在风险,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一、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世界经济自2002年复苏以来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处于1980年以来的最好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7年全球产出增长率比上年略有下降;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一)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经历2001年的衰退后,在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下,2002年恢复增长。2004年实际GDP增长率达到3.6%的峰值后,2005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2001-2006年期间,美国年均GDP增长率为2.4%。

  2007年,美国各季度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1.5%、1.9%、2.8%和2.5%,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有所放缓,全年增长2.2%,明显低于上年2.9%的增幅2。受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衰退、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居民消费疲软、企业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减慢。以对美国GDP贡献较大的个人消费支出3为例,10-12月份环比增长分别为0.3%、1.0%和0.2%,增幅较小。在美元持续贬值的同时,美国贸易逆差状况有所好转,经季节调整的经常账户赤字前三季度分别为1,970.97亿美元、1,889.19亿美元、1,784.56亿美元。2007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4%,略低于上年的2.6%。2007年12月,美国CPI同比增长4.1%,为199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第四季度失业率上升较快,12月份达两年来最高水平5.0%,全年平均失业率为4.6%4。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2008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大。

  加拿大经济2001年后缓慢复苏,2001-2006年实际GDP年均增长2.6%。2007年各季度加拿大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2.1%、2.6%、3.1%和2.9%,全年增长2.7%,比上年略有放缓。2007年加拿大CPI涨幅达2.2%,高于上年的2.0%,核心CPI涨幅在2007年7月以后持续回落。5

  (二)欧元区经济增长略有放缓,英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

  欧元区经济从2001年起大幅减速,2004年开始走向复苏,但回升速度较慢,2006年经济增长加快,GDP增长率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2.8%。2007年,在内需和出口增长的推动下,欧元区GDP增长2.6%。欧元升值并未对经常账户产生负面影响,2007年各季度经常账户差额分别为-1.87亿欧元,-48.93亿欧元、97.52亿欧元和84.31亿欧元。欧元区下半年通胀压力明显增大,9月份以后总体消费价格指数(HICP)上涨加速,连续四个月突破欧洲中央银行2%的目标值,12月份HICP同比增长3.1%,创下2002年欧元流通以来最高水平。失业率延续2005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全年平均为7.4%,创历史最低水平。6受金融市场动荡、油价上涨、薪资上调压力较大和欧元持续升值等不利因素作用,2008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下降风险加大。

  英国经济从2006年开始了新一轮扩张。2007年,英国全年实际GDP增长3.1%,略高于上年的2.9%。英国经济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家庭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增长的推动,但出口下降和住宅投资放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在英镑升值情况下,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年内消费价格指数波动较大,3月份CPI同比上涨3.1%,为年内最高值,后逐步回落至8、9月份的1.8%,最后三个月保持在2.1%的水平7。连续加息的累积效应对物价上涨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第四季度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8。

  (三)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受阻

  日本经济在经历2001年和2002年的低谷后,2003年开始走向复苏,近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1%。2007年日本实际GDP增长2.1%(初步估计数),比上年有所下降,净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92007年,日本经常账户顺差有所扩大,1月份为17,695亿日元,11月份为21,645亿日元。2007年日本消费者价格水平与上年基本持平。失业率低位波动,全年平均失业率为3.9%,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0。由于消费需求疲弱尚未明显改善,出口需求受外部影响可能下降,以及新建筑标准法规的实施带来国内房地产业投资下降,2008年日本面临经济复苏势头趋弱的风险。

  (四)新兴市场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近些年来,新兴市场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2007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内需扩张、石油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上升。

  亚洲经济体仍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自2002年强劲复苏后,经济增长较为平稳。2007年,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经济增长趋缓,IMF预计,2007年新兴工业化经济体GDP增长率为4.9%,低于上年的5.3%,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经济增长均减速。亚洲发展中经济体2002年以来经济增长逐年加快,2007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出增长率估计达9.6%,与上年持平11。受美国经济放缓和油价上涨影响,2008年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增长可能放缓。

  独联体国家产出增长加快,中欧和东欧国家产出增速小幅回落。据IMF估计,2007年,独联体国家经济继续扩张,2007年产出增长8.2%,较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中欧和东欧国家2007年产出增长5.5%,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12中欧和东欧国家连续六年经济增长保持在4.5%以上。中欧和东欧国家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例偏高,是其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拉美地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拉美经济自2003年起进入强劲增长阶段。2003-2006年期间GDP年均增速达4.6%,预计2007年实际GDP将实现5.6%的增长率,与上年持平,连续五年保持快速增长。13其中,阿根廷实际GDP增长8.6%、巴西增长5.3%、墨西哥增长3.3%。拉美地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内消费日趋旺盛、私人投资活跃。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拉美地区国际收支呈顺差,外汇储备增加。2007年拉美地区就业形势好转,失业率从上年的8.6%下降至8%。由于拉美经济和美国经济联系较密切,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将对拉美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非洲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步伐不断加快,2001-2006年间非洲实现年均4.9%的经济增长。2007年经济增长继续加快,实际GDP增长率将达6.0%,高于上年的5.8%。非洲经济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持续好转、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升、非洲地区政治局势趋向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管理改善等因素。

  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圈的发展密不可分,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也逐渐从核心城市辐射到周边城市圈、所在国家乃至更大范围。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周边都集聚着一系列城市群,亦即大都市圈,如纽约大都市圈、伦敦大都市圈、东京大都市圈等。纽约国际金融中心依托于集中了美国70%的工业的东北部工业区,与周边40个城市共同构成世界第一大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这是美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城市群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以纽约为核心,各城市分工明确:纽约主导金融,华盛顿是政治中心,波士顿教育业发达,其他各城市也都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各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伦敦大都市圈则依托于英伦三岛中最富庶的英格兰区域。

  东京大都市圈所依托的日本三湾一海地区则集中了日本80%的产业,60%的城市化人口。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多以周边和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并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美国、日本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分别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和80年代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这两个国际金融中心也分别为各自地区及美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金融支持,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例如,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兴起后,制造业逐步淡出城市中心区域,向周边城市转移。“9.11”事件后,纽约市一些金融机构加快了向周边地区扩展的步伐,许多金融机构都在新泽西、康涅狄格和纽约州建立了自己的安全备份系统,这对当地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东京一直坚持在大都市范围分散城市职能的策略,在城市群中心区域主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并向其它级次中心疏散某些辅助功能,目前已造就了包括市中心区、八个周边副中心区、九个外围特色新城在内的城市体系,不同区域定位不同。与纽约、东京相比,伦敦更注重服务于全球贸易和投资。伦敦的金融产业原先较为集中在金融城内,但近年来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空间,逐步向伦敦码头区搬迁,这一区域现在已经建成为伦敦第二个商业中心。

  二、2007年主要中央银行不同程度放松了货币政策,流动性注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

  (一)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不同程度放松了货币政策

  2007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呈现前紧后松特点。许多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货币政策仍保持紧缩态势,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同时,多家中央银行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缓解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短期资金趋紧状况。

  1、美联储数度降息以化解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

  为化解次贷危机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于9月18日决定将保持了14个月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4.75%,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调该利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扩散,美联储又分别在10月31日与12月11日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各下调25个基点。同时,为缓解次贷危机引发的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自2007年8月至12月,美联储还将再贴现利率从6.25%下调至4.75%,并适时向金融市场供应流动性。预计未来美联储将继续降息,以避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2、欧洲中央银行上半年两次上调利率,下半年保持利率水平不变

  欧洲中央银行自2005年底以来连续加息八次,其中2007年3月8日、6月6日将主要再融资利率各上调25个基点,以后各月维持该利率在4%的水平不变。2007年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良好,企业盈利增加和就业市场改善,能够支持经济中期增长,加之货币和信贷强劲扩张,中长期内物价仍存在上行风险,这些因素促使欧洲中央银行在上半年两度提高利率。欧洲中央银行在下半年保持基准利率不变主要是为了缓解金融市场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走向将在抑制通货膨胀和熨平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之间进行权衡。

  3、英格兰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方向

  2007年1 月11 日、5 月10 日、7月5日,英格兰银行延续2006年紧缩性倾向,分别上调基准利率各25个基点至5.75%,达到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了英国经济中期下行风险。12月6日,为缓解信贷市场紧缩状况,英格兰银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5.5%,这是该银行两年来首次降息。如果2008年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英格兰银行或将再度降息。

  4、日本银行年初加息后维持利率不变

  2007年2月,日本银行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0.25%上调至0.5%,主要原因在于日本银行担心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引发经济过热14。之后,日本的通货膨胀指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表明日本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日本银行遂连续10个月将利率保持在0.5%的水平。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日本经济复苏造成影响。在通货紧缩压力加大与金融市场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日本银行在2008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5、许多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以化解通胀压力

  2007年,中国、俄罗斯、印度、韩国等主要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均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措施,以化解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先后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印度2次提高回购利率,4次提高现金准备金率;韩国年内2次加息至六年来最高点;俄罗斯8月上调了存款利率25个基点。巴西、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由于2007年之前利率偏高、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等原因,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二)流动性注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走势,利差缩小带动美元对主要货币进一步贬值。

  为缓解次贷危机带来的信贷紧缩,多家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美联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包括连续下调贴现率、扩大贴现贷款抵押品接受范围、延长窗口贷款期限、启动定期资金招标便利(TAF)新工具等。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也采取措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12月12日美联储联合欧洲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国民银行共同采取旨在缓解货币市场融资压力的措施,为全球货币市场提供资金。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弱金融市场波动,缓解了金融市场流动性压力。

  专栏1.2 中央银行就货币政策与公众的沟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银行普遍就货币政策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沟通渠道趋于多样化,货币政策决策更加透明,这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预测性、稳定公众通胀预期并获取有效反馈以改进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就货币政策与公众沟通的主要方式有:货币政策会议声明和纪录、新闻发布会、各类专题报告、中央银行官员在各种场合的讲话等。

  目前美欧日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都发表会议声明。美联储和日本银行还公布会议纪录。会议纪录介绍了与会委员对经济的看法和货币政策决定的投票情况。

  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银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都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由于欧洲中央银行不公布会议纪录,所以新闻发布会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新闻发布会上,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公布货币政策决定并做出解释,介绍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评估经济运行风险。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新闻稿的形式介绍货币政策季度例会讨论情况、其他货币政策决定及相关情况。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发布的专题报告主要有《美联储向国会所作的货币政策报告》、《褐皮书》、《美联储年报》和《美联储公告》;欧洲中央银行主要发布《欧洲中央银行月报》、《欧洲中央银行工作人员关于欧元区宏观经济的预测报告》和《欧洲中央银行年报》;日本银行发布《经济金融形势月报》、《经济和物价展望报告》和《日本银行年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年报》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等。这些报告都包含对当前经济金融状况、货币政策的分析和对未来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等内容。

  中央银行官员还利用演讲、访谈等机会阐述对经济的看法,诠释货币政策,达到引导公众预期和增进政策可信度的目的。主要中央银行都在各自网站公开其领导成员的重要讲话。

  三、国际贸易增速趋缓

  近些年来,世界贸易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全球失衡引人关注。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贸易平均增速几乎是世界GDP增速的两倍。运输成本下降、技术创新是驱动贸易增长的关键因素,贸易障碍的不断削弱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已经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05年的32%,预计2030年将达到45%的份额。15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差额占GDP的百分比平均为-5.01%;日本为3.14%;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5.4%;中东为11.66%。16

  2007年全球贸易预计将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GDP的31%17,但增长速度预计有所下降。据IMF估计,2007年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6.6%,低于2005年、2006年的7.5%和9.2%。其中,2007年进口预计增长4.3%,低于2005年、2006年的6.1%和7.4%;出口预计增长5.4%,低于2005年、2006年的5.8%和8.2%。

  2007年,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增速继续高于发达国家。IMF预计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5.4%,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9.2%;预计发达经济体进口增长4.3%,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12.5%。18

  2007年,国际贸易制成品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制成品价格预计上涨7.9%,高于上年的3.8%;原油价格预计上涨6.6%,非能源商品价格预计上涨12.2%,分别低于2006年的20.5%和28.4%19。

  全球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造成一定不利影响。2007年,全球失衡仍然严重,IMF预计美国和英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2007年将分别达到5.7%和3.5%;而日本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5%,亚洲发展中国家将达到6.9%,中东将达到16.7%。多哈回合谈判进展艰难,各种形式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

  近些年,私人资本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受金融产品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趋向模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动(含官方流动和私人流动)呈现净流入之势;与上世纪90年代不同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净流入中,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在净金融流动中的比重显著上升20。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但增幅放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估计,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入量将达到1.5万亿美元,增长17.8%,而上年增长34%。21其中,发达经济体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16.8%,发展中经济体增长15.7%,转型经济体增长40.8%。美国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经济体,英国和法国紧随其后;次贷危机并没有对美国吸引外资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中国仍然是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香港、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居于发展中经济体前列。报告认为,有多种因素导致2007年全球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其中,企业利润上升、现金流动充裕和企业间跨国并购活跃是主要因素。

  国际债务证券市场国际债券票据净发行额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07年第一季度,国际债券和票据净发行额为8,660亿美元,环比下降2%。第二季度,该市场显著扩张,净发行额达到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8%,债券和中期票据的余额上升到近20万亿美元,是四年前的两倍。第三季度,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国际债务市场借款大幅度下降,债券和票据净发行额为3,960亿美元,不到前一季度的一半,同比下降4%,是两年来第一次。22

  国际银行业跨境存贷款形式的外部资产增量出现下降。据BIS统计,2006年第四季度BIS报告银行的跨境存贷款余额增长37,969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BIS报告银行的跨境存贷款余额增量下降,一、二季度分别为18,960亿美元和10,260亿美元,远低于上年第四季度的水平。23

  近些年,国际资本流入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挑战。大规模资本流入不利于币值稳定;外汇储备积累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序性和投机性加大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

  专栏1.3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回顾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总结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应汲取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

  一是金融对外开放必须与本国金融体系状况相适应。健全的国内金融体系是抵御外部冲击的微观基础,因而要把开放进程与内部改革进程有效结合。有序的开放有利于国内外金融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缺乏管理的开放和银行体系的脆弱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二是各国应加强对跨国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要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实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过于僵化的汇率制度容易受到国际游资冲击。

  三是建立适当的危机应急处理机制是防范危机,减少危机损失的保障。各国应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危机处理机制,同时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来共同应对区域金融危机。国际组织也应改进救助方式,针对救助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更加合适的应对措施。

  (二)亚洲危机后东亚各经济体经济金融的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同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国家的全局意识与高度责任感,为制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为亚洲经济的快速恢复和重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危机之后,亚洲各经济体加强了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并有步骤地推进了外汇管理体制以及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经济发展和金融危机防范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清迈协议》在“10+3”范围内所确立的货币互换机制,以及亚洲经济体之间的其他金融合作行动,有助于这些经济体解决短期国际收支问题、稳定和发展金融市场。

  在亚洲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下,亚洲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得以迅速恢复。1999年以来,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左右。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三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更高达9.6%。近十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账户盈余也一直稳步上升,从而集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目前储备总额达3.84万亿美元,是1997年底的5倍。同时,亚洲国家总体负债比重呈下降趋势,债务安全程度逐年提高。1998年泰国负债占GDP比率为93.9%,2006年降至35%;马来西亚总负债占GDP比率也从1998年的59.5%降至2007年的29.7%。2001年中国的债务保障比率24为7.8%,2006年降为2.2%;2002年韩国债务保障比率为12.5%,2006年已降至8.4%。

  通过金融体系改革,亚洲国家金融体系稳定性得到加强。亚洲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得到改善,不良资产比率也不断下降。如泰国银行业在1999年的不良资产比率为48%,2007年9月则降至8.7%;1998年菲律宾不良贷款比率为10%,2001年达到峰值17%,目前则降为5.28%。许多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尼等还逐步推进了银行业的产权改革,银行体系稳定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强化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成立了全面负责金融业监管的韩国金融监督院,有效地提高了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日本修改了《中央银行法》,增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并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重组。许多国家采取了基于风险的监管体制,汇率机制更富有弹性。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体完备了破产法、债务重组机制,成立了信用调查机构,决策者加强了信息和经验交流。经济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更多地依靠直接融资。此外,亚洲经济体还加强了区域内合作,积极推动东盟“10+3”框架下危机防范机制。

  与十年前金融危机时相比,今天的亚洲市场充满活力。因此,尽管当前亚洲国家面临资本流入、货币升值、全球经济放缓等挑战,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风险意识的增强,亚洲经济前景仍较为乐观。

  五、非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

  (一)地缘政治和恐怖主义对油价、汇率和金价有较大影响

  地缘政治和恐怖主义风险对于石油价格、黄金价格以及主要货币汇率的走势都有重要影响。

  受伊朗核危机进一步加剧及相关传闻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攀升。海湾地区冲突等地缘政治问题,还引起了市场对避险金融资产需求的上升,从而推高了金价以及瑞士法郎汇价。

  2007年,世界各地恐怖袭击事件频发,恐怖主义依然构成全球安全与稳定的威胁。全年发生恐怖袭击事件300多起,造成数千人伤亡。恐怖事件严重影响到市场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产油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对油价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

  受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过度排放的影响,天气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变暖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热带风暴、洪涝灾害等频频发生,给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危害,影响了农产品期货价格走势,也给全球保险业带来了严重挑战。为了共同应对全球天气变暖问题,《京都议定书》要求工业化国家到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5.2%,并允许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从其它国家购买排放额度。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和碳排放权有关的金融创新产品,如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等。目前欧洲已成为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心。

  不断加深的金融市场动荡正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以至全球经济的增长。全球失衡、油价上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也将构成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潜在风险。估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而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可能降幅更大。面对较为严峻的经济前景,预计美联储将继续调低利率;欧洲中央银行的利率决定将取决于其关于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风险的权衡;日本银行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央银行采取更加严厉紧缩政策的可能性不大,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还可能趋于宽松。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