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拷问盛世中国的创造力(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16:17 南方周末

  在香港,荣念曾创办的“进念•二十面体”一直保持对现实高度关注。2004年,当香港特区政府提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规划案时,“进念”排演了话剧《东宫西宫——西九龙皇帝》,以调笑嘲讽的方式批评了这项提案和时任香港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首演11场,上座率达到99.5%。演出最后一场,曾荫权自己掏钱买票看完了整出剧,不久,他向公众解释了政府对西九龙的立场。

  “我在香港做艺术,就是要想办法让政府不能忽略我们的存在,让他们看到我们有多聪明,多有创造性。曾荫权会来看我们的演出,一方面因为他做公共关系的需要,要表现出他的姿态,而他来了,就要对我们的问题做出回应。好的对话应该是双方都参与的,要不断给对方出题目,让对方做出回应,最后提升的是我们的公共空间。”荣念曾说。

  现在,荣念曾在内地也看到了提升公共空间的需求。官员年轻化、视野更宽、调动经常,都是他看到的好现象。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NGO研究所”,后来又展开非营利立法实证研究,更被荣念曾视为一个信号:“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已经发展到需要另一种非政府非赢利的体制出现,政府也开始明白创意与管制有关,开始考虑如何放手。”

  身处内地,陈丹青、郑洞天等对这一过程的判断是“渐进”。“其实我也挺同情体制内的人,如果真的解散作协、美协,他们一家妻儿老小怎么办?我们现在是背着沉重的包袱,很难办。”2005年辞去教职的陈丹青退到体制之外,批评当下的教育“太绝对、太森严、太没商量、太无情”。而在此次致敬盛典休息的间隙,仍在大学任教的李零告诉他:2007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高校纷纷应评估而做起了表面文章。

  当下,内地的文化人能做什么呢?陈丹青、朱学勤不约而同的回答是:“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让自己说出的每一句都是真话。”

  “李零的《丧家狗》面向的是复古主义潮流,给孔子涂彩的潮流,他能逆向而动,有去圣的精神,还孔子以平常人的精神面貌。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面向的是社会的失语。1960年左右的‘大饥荒’死了那么多人,目前关于那场灾难的作品之稀少,是非常可耻的。只有杨显惠一直锲而不舍地追逐那个事实真相。两个作品的共性都是面向真实、还原真实。”朱学勤在评价两部作品时说,“能面向真实,已经是最大的创造。”

[上一页] [1] [2] [3] [4]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