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准备金率大幅上调 从紧货币政策启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8:36 南方日报

  被成熟市场经济体视为“巨斧”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成为一个被频繁运用的政策工具,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除了3月份和8月份,央行每月都会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一次,调整的幅度都为0.5%。因此前日傍晚央行宣布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的消息,由于幅度是原先的两倍,甚为引人关注。有专家称,这正说明了央行货币政策由“稳健”向“从紧”的转变。

  时值国家统计局即将发布11月份CPI等宏观经济数据之际,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本月2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由此前的13.5%陡增至14.5%——这个新的执行标准创下近20年来的历史新高。

  根据专家们推算,仅央行此次使出的招数,就足以冻结近4000亿元的市场资金。

  不过,受访的专家同时告诉记者,在当前通胀压力加大、流动性至今未有明显减弱的境况下,即便此举能冻结并顺利从市场中抽回4000亿元的资金量,也难从根本上破解顽疾。这也就意味着,要想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战略部署,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里,货币政策不但要从紧,而且将雷紧雨急。

  明晰货币政策从紧力度

  “此次动作可以看作是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转变的第一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称。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经济组分析师邢自强认为,相比于加息而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贯彻中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的更加适合的方式。“譬如,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就可以干预对诸如房地产、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的贷款。这显然是加息难以达到的目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看来,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说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的一种响应,更重要的是要从心理上给市场释放出“从严从紧”的信号。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投资基金立法小组专家王连洲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的积极响应。

  “本轮准备金率的上调传达了货币政策从紧、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的信号,这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应该是一个利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分析说。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的观点与魏杰相近,在受访时左小蕾分析称,每年年初都是银行信贷增长最快的时期,因此,央行此番提前给金融系统释放明确的紧缩性信号,不仅有助于明年收缩信贷规模,而且也是对中央战略部署的一个积极回应。

  不过,郭田勇认为,尽管央行有意使市场意识到“从紧”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咬住紧字不放松,政策层面应该会根据外部情况灵活而动的。

  加息步入进退两难间

  对于央行上周六抛出的强硬政策所可能显现的效果,左小蕾依然不太乐观。“从11月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信贷增长仍然需要加大力度调控。而且,11月份的顺差数据从绝对数字上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外汇积累越来越多。”

  她认为,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就是要全额对冲流动性,但是要想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的目标,还需要相应的政策配套执行。那么,配套的政策又会是什么呢?是再次加息吗?对此疑问,左小蕾没有做出更多的“猜测”。而同为银河证券公司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张新法认为,在中央已经表态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在物价还在高位运行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背景下,央行仍有可能在年内再加息。

  “央行历来加息都是盯牢三个指标,即CPI、信贷投放速度规模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但10月份经济数据出台后央行并没有加息,出乎市场的预料,央行迟迟没有加息还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譬如美联储降息。”张新法进而表示,央行之前加息的一贯步骤是调整准备金率——发行央票——调整利率,“本次调准备金率可以看作是加息的前兆。鉴于中美利差以及国内汇率和利率协调的问题,接下来以此加息的幅度可能还是27个基点。”

  高盛首席分析师梁红昨日预期称,“中国政府将在未来几个月里保持紧缩政策的立场。央行将继续严控银行贷款发放并在年底前加息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松奇虽然没有给再次加息列出一个具体的时间,但他也认为,央行下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依据央行在《200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未来流动性的管理策略预计,央行未来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比加息还大。

  持这一观点的分析人士的理由是,与加息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则温和很多,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基本没有影响,但冻结资金流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专业人士还指出,虽然我国的资本账户管制仍然有效,游资套利并不容易,但是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不能排除套利交易。“以人民币和美元利差发生逆转为例,届时国内居民就会将更多美元存款转换成人民币存款,从而增加了国内的货币供应,因此中美息差已经成为制约央行加息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次级债就爆发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正是因为持续的加息会崩断最薄弱的那节资金链。”分析师指出,面对目前的国内房地产市场,利率上升后的按揭风险也必将成为央行后期实施利率政策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分析

  准备金率再上调对股市是“利空出尽”?  

  日前股市在低位震荡整理。央行货币政策骤然收紧,众股民对本周的股市走势甚为关注。是再次探底,还是利空出尽反为好呢?

  股评家水皮昨日称,央行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表明短期利空出尽,周一上涨会比较轻松。首先,这次只是提高准备金率而不是市场一直担心的加息;其次,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的一个具体步骤,了结了这段时间的众多说法。因此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会改变市场的方向,市场反可能将之当成利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也认为,此次上调是为了收缩流动性过剩,对股市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对银行板块影响较大,周一开盘会有下跌,但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

  

北京大学夏业良教授表示,今年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央行此前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最近股市人气重新积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回收资金、紧缩信贷的信号,对股市未来的人气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尽管今年前9次存款准备金率宣布上调后的首个交易日,有7次上涨,只有两次下跌,投资者似乎也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在股市正处牛熊分界线的情况下,本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首先本身就是一次打击,此外,这一举措明确了调控的趋势,或将引起股市较大的波动。

  不少券商的分析师也认为,上周股市的反弹本就缺乏量能的配合,而央行本次加大调控力度对刚刚微弱反弹的股市更是造成极大冲击,尤其银行板块受利空影响最大,稍有起色的大盘可能在本轮重压之下破灭。

  本报记者 骆海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