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稳定是首位

  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9%左右,这个“度”把握得就比较好。同时,到企业和实体经济中的信贷资金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保证在12%-13%,说明脱实向虚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谋定而后动。12月18-20日,十九大后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基调和重点,为中国经济开出的“新药方”,将影响2018年乃至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

  继十九大报告后,此次会议重申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并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对2018年经济工作做了全方位部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之时,2018年的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就此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专访。

  内涵与国际社会指标体系相一致

  时代周报:根据2017年1-11月份的经济数据,你怎样看2017年中国经济市场的总体情况?

  徐洪才:2017年依旧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第一,从需求侧来看,消费需求总体上趋于稳定。今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528亿元,同比增长10.3%。

  第二,投资增长下滑确实令人担忧。今年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5057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此外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去年17.4%的增速回落明显。其中,房地产投资回归理性,今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0.04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相对1-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76299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与1-10月份持平。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增强。虽然总体速度下降,从投资结构看,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资金流入增长速度上升,结构在优化。相对应的,新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增加值优于传统产业。今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3638亿元,增长15.9%,说明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第三,外贸进出口出现回落,回归理性。今年快速增长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是周期性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在复苏;二是去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是负增长,所以基数很低,今年也是前高后低。

  所以整个2017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体上是平稳的,质量和效益是上升的,符合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时代周报: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论述,能否解读一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徐洪才: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微观上讲,大家直观上感觉吃得放心、喝得放心、用得放心,体现在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的提升,过去粗放经营,发展速度很快,但粗制滥造,出现食品安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从宏观上讲,一方面是增长的包容性,过去两极分化,提出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一些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未来几年,必须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从绿色发展的角度,在低碳、绿色、环保、生态环保等方面要提出更高的标准。过去先发展后治理的落后理念,显然不符合新的时代要求。

  发展是硬道理,最终是要以人民为本为核心。我觉得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通过发展解决过去的一些遗留问题,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时代周报:高质量发展是否已建立起指标体系?

  徐洪才:高质量发展是经济进入新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过去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是高投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高能源资源消耗,显然不符合现在的实际。

  最近几年我们在多样化指标体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就业、老百姓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同步,还有生态环境等,保证就业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消费,因此经济发展可持续,同时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从国际社会来看,以G20为主的国际组织,着力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SDG,这里面的指标体系有17项,共有300多项分项指标,是很细的,实际上我们的“十三五”发展规划里头,很多都跟国际社会的这些指标体系相一致。

  但总体来看,体系目前还在探索。未来我觉得要体现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把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其中,这些还需要再细化,不断完善。

  稳和进是辩证关系

  时代周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你认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有哪些重要经验?

  徐洪才:我认为最重要的经验是宏观调控有度,具体体现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总原则,而且落实得较好。

  稳和进是辩证关系。第一,政策需要稳定性,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多年一直在坚持的。同时,在此过程中进行结构性优化,比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对财政政策支出结构的优化。再比如落实预算法、社会政策兜底、脱贫攻坚、财税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供给侧改革,在这些方面进行很多探索。

  第二,货币政策要稳健,但更加突出中性,也就是把握好“度”。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9%左右,这个“度”把握得就比较好,过去几年都是12%以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讲还是12%,现在下来了,原因是同业业务收缩了。同时,到企业和实体经济中的信贷资金投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保证在12%-13%,说明脱实向虚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总体来看,贯彻了稳中求进的指导原则和总基调,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保持相对稳定。

  时代周报:2018年和过去几年面对的形势有什么差异?

  徐洪才:差异有三个方面,首先,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强劲复苏的势头,应对危机时的艰难已经过去,外贸进出口好转,对经济增长拉动起正的贡献,明年还会延续这样一个势头。今年美联储加息三次,明年可能还要加息三次。

  其次,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发生改变,全球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美国、日本、欧洲经济都出现好转,回归正常化的货币政策,资本的流动性格局会出现变化。总体来看,流动性是收紧的。过去没加息,太宽松了,未来可能还要降一降杠杆。

  另外,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比过去更严重,未来摩擦会增加,要有充分的估计。

  总而言之,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要顺势而为,坚定既定方针,深度融入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去,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时代周报:过去几年一直都提稳中求进,你如何看2018的稳中求进??

  徐洪才:我认为,今年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金融是前提,没有金融,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所以金融稳定是首位,防控风险,重中之重。然后是政策要稳,总体上不出现大的波动。

  同时,改革的政策力度要加强,“三去一降一补”、结构性调整等方面要加大力度,某些领域的对外开放不妨加快步伐。

  总体上看,明年的经济增长会比今年有所回落,L型经济走势大体不会改变,但质量和效益提升。体现在就业情况不错、老百姓收入增加,比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一些。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