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固收】定向降准释放多少流动性?_20171001

  兴证固收研究

  报告正文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后的第三天,央行用特急的文件宣布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对于债市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边际利好的政策,特别是月末流动性偏紧且央行操作明显不似6月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但目前的点评中,关于关键的降准释放流动性规模测算却大相径庭,从影响有限到万亿级别的普降均有出现。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一二。

  是对已有定向降准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并非新政。

  通知中明确表示,对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政策并非新政,是对已有针对“三农”、小微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优化。以往政策考核“三农”和小微领域信贷投放情况,现在改为普惠金融领域,并且银行范围、具体要求等均作了调整。

  哪些银行受影响?新增邮储,但并不完全覆盖。

  根据通知,受到新政影响的银行是五大行、邮储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外资行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其他不在此列。其中邮储银行是新增,以往并没不享受政策。其他几种类型以往也均有政策。根据央行答记者问,新政可以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90%的城商行和95%的非县域农商行。对于已经享受明显偏低存准率的金融机构不受这次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县域农商行,比如上市银行中张家港行等。也就是说,新政并未全部覆盖所有金融机构,但从规模上占比来看,几乎可以实现全覆盖。

  要求的变化:不要光盯着比例,更要关注结构调整。

  对于要求的调整,更容易关注的到的是贷款比例问题,从数字要求上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之前第一档要求增量占比15%,现在仅需要存量或增量占比1.5%;以往第二档同时要求增量和存量,并且比例偏高,几乎没有偏大的银行能满足,但新政要求存量或增量10%,似乎出现了明显的放松。正是这个变化,使得很多人认为以往无很多法满足第二档的机构均以满足,得以降准一个点,进而相当于普遍降准。

  新政中包含的两层调整值得关注:

  1)相比以往政策,考核范围的调整。享受定向降准政策的普惠金融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型企业贷款、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创业担保(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第一,普惠金融领域涉农的仅包含农户生产经营性贷款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可能包含一部分),这相比以前的“三农”领域贷款范围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第二,小微企业方面,对单户授信有了严格的限制。这样,按照企业划分标准来看,部分以往算作小微企业贷款享受政策的情况可能被排除在外。

  2)定向降准对普惠金融领域是有限制的,不包含所有的普惠金融。事实上,发展普惠金融是国家大计,今年8月,国务院已经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5〕74号,对普惠金融的定义是: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但央行定向降准的新政显然是对上述普惠金融有所限制,要求也更为具体。

  释放流动性规模:在2000亿以上,但超过5000亿可能也有难度,难以相当于普降。

  未享受政策的大行符合第一档,释放2000多亿流动性。

  结合上市银行2017年中报数据,邮储之前没有政策,五大行中建行未达标享受政策,另外,招行、中信、兴业、浦发、平安、民生6家股份制银行2017年未能达标(部分银行2016年是达标的)。其余大部分银行均享受了定向降准的政策。也就是说,以往的政策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好的覆盖面。

  正如央行答记者问所言,此次定向降准的范围是非常广的,特别是满足第一档其实是相对简单的。那么,上述8家银行可能均符合要求,享受0.5%的降准,按照目前的存款规模估计,差不多有2100亿的流动性释放。

  第二档,目前满足难度较高。

  对于第二档的满足情况,由于没有办法去具体测算满足央行条件的普惠金融贷款占比,其实很难定量的去测算相应的情况,尽管工行、中行等披露的小微贷款情况已经足以满足条件,但前文我们已经说明,贷款范围的调整,导致这样的测算并不靠谱。从我们微观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满足第二点对大多数银行来说是存在相当难度的。

  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已经享受了1.5%的降准,新政对他们来说非但没有任何受益,反而是压力,毕竟享受政策可能需要去调整结构才能满足要求;2)除了比例要求外,还需要满足MPA考核的要求;3)尽管包括工行在内的很多银行成立了普惠金融办公室,但由于降准政策的要求是个子集的概念,可能以往做的普惠金融贷款不满足要求,想要享受政策则可能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

  简单的说,对于第二档来说,很多城商农商行已经享受了相同幅度的降准,反而可能由于标准的调整不再满足,对于大行来说之前放的小微贷款或普惠金融贷款可能不在新政覆盖的范围,存在无法达标的问题。第二档满足的难度不低。

  我们判断,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规模可能很难超过5000亿,再考虑到新政潜在受益机构主要是大中型银行,结构性情况突出。这意味着,这样的政策解决当前非银和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是相对间接的政策。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