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当下市场对中国经济预期过度悲观

  来源:界面

  中国经济增速从2010年的10.6%一路下行至2016年的6.7%,与此同时,房地产泡沫、债务风险和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外界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从未间断。

  长江证券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市场习惯了用线性思维、总量思维去讨论经济;偶有乐观的时段,也总是希望看到总量数据持续改善,却忘记中国经济早已不是多年前的体量,当下的经济周期也跟2010年之前工业化时代的经济周期大为不同。

  长江证券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下滑,但结构转型从未停止。在产能过剩持续萎缩的同时,消费制造、设备制造的升级开始逐步成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或新的亮点。此外,伴随着产业在省际间的持续迁移,中国已经自然形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雁行矩阵”。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创下2015年四季度以来新高。不过,多数市场人士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仍然的驱动力仍然是基建和房地产,在高层政策收紧的背景下,经济今年会呈现“前高后低”的逻辑。

  不过,长江证券分析称,一季度的经济高点,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后果。一方面有去年同期经济状况非常低迷的原因,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带来商品价格的一路上行,对始于去年中的补库存行为起到了助推作用。

  长江证券认为,从需求来看,汽车链、地产链对全年经济的拖累力量或相对有限,而进出口链、广义财政支出、制造业本身的修复动力等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会明显好于前几年。年内经济表现出来的韧性,或超出部分市场人士的判断。

  “今年中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领域的去杠杆,但不应过度解读其对经济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报告指出,市场人士将工业品生产价格(PPI)同比增速的见顶认作经济顶点的出现,是采用供给侧主驱动的结果推测需求端的变化,存在一定逻辑瑕疵。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对经济产生的短期冲击,并不会改变自然的经济规律,需求端的变化还是应该回归到需求本身来看。

  报告称,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融资结构调整、融资成本上升两个维度传导。债券融资等受到的影响最大,社会融资规模受到的总量冲击有限,决定了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总量冲击相对可控,但由于不同行业融资结构不同,行业层面的分化会较为显著。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