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品牌日”:发展品牌经济,中国品牌崛起正当时

  重庆晚报

  从今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可以看出,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本质意义,是标志着中国品牌将要进行一场变革。而变革的背后是中国亟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提升经济地位。通过打造“中国品牌”发展品牌经济无疑是中国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举措。

  设立中国品牌日,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

  随着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新浪、上海《劳动报》等平台对于网友心中“中国品牌”的问卷调查与投票结果也已揭晓,从行业层面来看,快消、家电、汽车、手机、银行成为网友的关注重点。聚焦到企业层面,华为、海尔、贵州茅台、格力、五粮液、联想等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品牌”的代表。

  而网友选出的“中国品牌”也暗合着中国为了提升国际经济地位,正在改变经济增长形态:增长动力将由外转内、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产出结构也将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世界经济一体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同时中国企业正在试图打破国民对中国品牌的固化认知和廉价的“中国制造”低端形象。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之路愈加顺畅, 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品牌价值与世界知名品牌相比还相差甚远。中国品牌日的设立意味着中国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机遇已经降临,通过构建品牌资产来真正融入国际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王东也表示:“目前我国加快品牌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

  中国品牌在面临挑战的同时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际知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品牌仅华为和联想。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中国有品牌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以国产手机为例,在供应链方面,最重要的手机部件芯片和屏幕极度依赖进口,也就是业内常说的“缺芯少屏”,让处在供应链顶端的日韩大厂具备垄断优势。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一直在产业链端谋求突破,需要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作为原动力推动中国产业加速发展。如今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的自研芯片逐步进入人们视野,标志着“中国芯”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IC自制率也制定了目标,要在2025年达70%。

  而在手机屏幕上,中国品牌也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时机,以苹果向三星下单7000万块OLED屏幕用于搭载iPhone8为分界线,预示着OLED时代的来临。在2016年的《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要注重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相关机构也预测,未来10年,OLED产品有望占到整个显示屏市场总比例的30%至40%。韩国市场调查机构UBI Research最近发布研究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将增长至17亿片,营收金额将达约750亿美元。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扶持下,中国主要屏幕厂商纷纷在OLED领域发力,其中维信诺、京东方、和辉光电等厂商均已布局。当前在投入巨资的显示巨头里,京东方作为LCD屏幕的龙头老大,正在四川成都建设 OLED 面板工厂,正从LCD平缓过渡到OLED,预计将在 2019 年启动量产。

  而维信诺是业内最早实现OLED量产的屏幕厂商,已经进入品牌终端供应链体系,为中兴、努比亚等手机厂商提供AMOLED屏幕,开始收割第一波产业红利。值得一提的是,维信诺的 “180度可对折型AMOLED显示器” 和“0.2mm超薄AMOLED新形态产品“前不久分别获奖。这也标志着在OLED领域中国在“技术的原动力”上突破了日韩核心技术的封锁。以技术的原动力来打造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将成为中国品牌经济的核心凝聚力。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